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1)

去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破千万,河南一个省便破了百万。众所周知,河南是个高考大省,人口近一亿,却名校资源稀缺,没有一个985大学。能从这样等级的独木桥中杀出重围,进入清华大学,可想而知该有多大的难度。

河南便有个女神童何碧玉,她14岁就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高考的理科状元,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神话。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2)

硬核的河南女神童

何碧玉1985年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是过年时那个硬核喊话村长的故乡,何碧玉的成长经历也十分硬核。1996年,年仅10岁半的何碧玉经历层层选拔之后,幸运地被新乡市一中少儿班,这个河南唯一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选中。她的同学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与她一样,智商超乎常人,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便学完小学六年级到参加高考之间的所有知识。

何碧玉之所以能被选中,和她的父母分不开。她的父母不是高官,也不是CEO,但却是高级工程师。这两个知识分子从小就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导和培养,注重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引导她。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3)

虽然用四年时间完成别人七年的学习任务一听便很苦,可何碧玉却并未学成一个书呆子。她有着超乎常人的智商,这让她不管学什么都很快,当然,她的父母也有条件供她学习那些技能。何碧玉相当擅长琴棋书画,还多次登上学校舞台进行表演,俨然才女一枚。她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十分注重体育锻炼,喜欢用滑旱冰来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何碧玉还相当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会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配合学校的进度。之所以严格要求自己,是因为她早早就立下了考清华的长远志向。正是刻苦的学习给了她底气。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何碧玉参加了河南省高考,考出了标准分750分的好成绩。别忘了那个超常班有三十多个和她情况差不多的高智商孩子,但何碧玉却力挫同学,打败当年那么多比她大的高考考生,一举获得理科状元,也圆了自己的清华梦,实在是英雄出少年。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4)

最初的梦想她实现了吗?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这首歌是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一度成为很多同学的班歌。对于何碧玉来说,她最初的梦想是上清华,但读清华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她一直成绩优异。

2004年,何碧玉从清华生物系毕业,但要从事科研,只有本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继续深造,何碧玉赴美留学。在她出国前,曾立誓等学有所成时必然会回来,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何碧玉在美国依然是那个品学兼优的学生,2009年,何碧玉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基本可以说何碧玉学无可学了。但她并未回国发展,而是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因着何碧玉的优异表现,美国纽约大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2016年,她成为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习的助理教授。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5)

相信评论中会出现这样的字眼:“清华北大是在为国外培养人才”。确实,高端人才的流失一度让国人非常心痛,祖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师资条件不是让他们报效外国的。人们一直很关注著名高校、尤其是Top2的毕业生的去向。

在得知何碧玉成了美国的助理教授后,人们纷纷坐不住了,痛斥何碧玉崇洋媚外,贪图在美国的好生活。有人索性直接问何碧玉,什么时候回国。其实,这样的担忧她的清华导师也明确表示过。在何碧玉留美之前,导师与其恳切交谈,希望她能早日回国效力。何碧玉当场表示,一定会回来。

十几年过去了,何碧玉都读完博士了,为何还没回来呢?她表示祖国的栽培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当初的誓言她没有忘,在美国只是暂时的,她也一定会回来报效祖国。之所以现在还留在美国,仅仅因为美国的科研环境更有利于她进行科研。她当时表明,学有所成时会回来,可她在专业领域还没有取得较大突破,因此归期未定。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6)

中国的人才流失

现代社会全球化,各国之间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是中国学生会去外国留学,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也不在少数。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光是留学并不代表崇洋媚外。但留学后不回来便很严重了,改换国籍更是我国国人心目中不可触碰的底线。

很多人称留学生毕业后并未第一时间回国,而是留在外国工作为人才流失。《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曾表明,从恢复高考到2018年,我国出国人员累计近600万,但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只占总群体的85%左右。人们为这种情况痛心,说是为他国做了嫁衣。

但是外媒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福布斯》报道称:中国日益成为吸引全球人才的中心。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就回国,中国还推出优厚的待遇,吸引外籍人才来中国发展。杨卫曾表示,相比十年前,中国人才流失几乎已经结束。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7)

事实表明,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中国人才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的关键力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为“美国梦”,而是为了“中国梦”奋斗。因此,国人实在不必为了一些人毕业后并未第一时间回国而神经过于敏感。当然,对于已经改换国籍的那些人除外

hr们中也有这样一个观点,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生是“大海归”,一毕业就回国的是“小海归”或者“洗澡蟹”。而两者在国内的待遇是有着差别的。世人无利不起早,为了不成为“洗澡蟹”,很多留学人员会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的资源之后才回来工作,但这样的人却被贴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

人们有所不知,钱学森这位火箭之王也是清华大学的留美学生之一,还是公费生。他在美国待了20年,从一名学生,做到了教授。20年后,他学有所成,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使我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至少20年。

何碧玉的情况与钱学森的情况有本质差别吗?她只是在等学有所成而已,也并未改换国籍,但世人却急吼吼地为其贴上“崇洋媚外”和“忘本”的标签。为何世人能原谅钱学森,却不肯再等等何碧玉呢?

河南14岁神童考上清华(河南女神童14岁考进清华)(8)

总之,何碧玉这位14岁考上清华的河南女神童还未回国,她确实在留学毕业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国发展,但这不代表她就彻底留在国外不回来了。对于她究竟是如钱学森一般,还是忘本者的事,世人不妨等等再议。

对于留学的高端人才,国人也不是不让他们出国,但出了国必须得回来,不能忘了最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有些人不就是想学有所成再荣归故里?中国等得起,更不会因为一两个忘本者便停下飞速发展的步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