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自行车盛宴(马媒自行车王国)

据马新社北京9月19日刊登哈斯娜·朱西德的报道,报道称“智能技术让中国的自行车文化焕发新活力”,全文编译如下:

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马路上的骑行大军是该国的标志性画面。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人们会成群结队骑车去上班或消遣。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促进汽车生产,骑行不再是民众的主要交通方式。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北京的自行车出行比例约为63%,但2014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7.8%。

不过,自从近几年无桩共享单车出现以来,中国大城市居民对自行车的兴趣逐渐回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和杭州,骑行有望成为更受欢迎的交通方式。

共享单车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发现和解锁自行车,并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等进行支付。

目前,中国有数十家企业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笔者日前在北京参加一个亚太新闻交流项目,决定体验一把共享单车,并发现在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站和购物中心等繁华地点附近可以找到很多。从市中心的建国门至数公里外的天安门广场,骑行往返的费用只需要几块钱。

当局为骑车者提供了专门的基础设施,包括宽阔的自行车专用道和包含自行车标志的交通信号灯。还有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和调度自行车道上的交通。

笔者在交流项目中结识了30岁的南非青年恩齐凯莱洛·戈约,他说自己在抵达北京后的三天内学会了骑自行车。

他表示,自行车在南非的马路上并不常见,但在北京,你可以在马路上发现成千上万辆自行车。骑车比步行更快,而且还便宜。

共享单车也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帮助用户更快地抵达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在北京的地铁站外,通常会停放着一排排共享单车,通勤者可以骑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在北京居住了5年的马来西亚人舒克里·阿兹米表示,比起购买汽车,他更愿意骑自行车或坐地铁,因为公共交通更便宜、更快捷,也更高效。

骑车是一种几乎无污染的交通方式。不像汽车,自行车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导致气候变化的气体。

鼓励更多人骑车也符合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同样前来参加交流项目的马来西亚记者张嘉伟(音)说,他发现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四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

王国自行车盛宴(马媒自行车王国)(1)

图说:6月6日,在北京,人们从地铁站出站后扫描共享单车出行。(新华社)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