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的起势和收功(站桩的撑拔时间和挂力)

站桩,撑拔是关键,时间是保证,挂力是技巧。撑拔,持以时间的积累,才能悟到挂力的奥妙;时间,只有在撑拔的基础上,辅以挂力的技巧,才可产生叠加的效果;挂力,只有经历长时间规范的撑拔练习,才能体会到松、紧转换之间的无穷意境。

站桩的起势和收功(站桩的撑拔时间和挂力)(1)


【撑拔】包括站桩前完整的“撑筋拔骨”练习,以及在站桩过程中对桩架进行上领下坠,左右横撑,前后抵靠的六面对挣力的练习。只有经历规范系统的撑拔练习,才能更充分疏通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方能更顺畅,才可更有效实现排湿排毒,去淤化堵的练习效果。
“筋长一寸,命增十年”。通过桩前撑筋拔骨的练习,以及在桩中对“六面劲”的规范练习,可以有效强健周身筋膜,升腾体内阳气,使站桩练习的过程中充满通透酣畅的淋漓,让机体具备矫健轻盈的体感。
需要强调的是:撑拔,是由内而外的。在桩前“撑筋拔骨”的练习中,要细细体会肌腱韧带如皮筋般拉伸的体感,想象着各个关节腔周围的肌肉有如冰雪融化的舒畅;在对桩架的调整中,比如双臂的撑抱,可以先由胛骨的撑开为起点带动肘的旋撑,肘如拉着丝网一般带动肋骨各个骨缝的松开……如此,才可逐渐达到胸空、腋空状态,降气的目标方能自然实现。
【时间】站桩的时间不仅指单次练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不懈坚持的时光积累。当然,有时也特指站桩的时间段。
以气血在体内运行一周的时间来衡量,站桩单次练习的时间最好能达40分钟以上。但对于初练者,对桩架的规范要求和对身体客观条件的正视远比单纯追求时间的长短更加重要。作为师父,要根据不同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引导,站桩是为了养,假如脱离了实际情况而去追逐目标,则容易产生“耗”,容易适得其反。

站桩的起势和收功(站桩的撑拔时间和挂力)(2)

站桩,不同的练习阶段有不同的相应练习要求,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感受“一步一景”的美丽。而要让站桩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终身,所练习的功法体系必须完整而系统。否则,练习就很难深入,桩中所赋予的营养也会渐渐枯竭。否则,在同样的五年时间里,有的人站了五年桩,而有的人只是把一年的桩重复了四年。
对于初练者来说,站桩的时间段不需要刻意要求,只需做到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练习即可。随着练习的持续深入,身体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会逐渐增加,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练习时间段。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子时练功可以获得功效的叠加,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练习进度,不可盲目效仿,否则容易让身体在“熬”而不是在“养”。

站桩的起势和收功(站桩的撑拔时间和挂力)(3)


【挂力】桩架的松沉由撑拔的练习而获得,只有经历“紧中求紧”的撑拔练习,才能有效处理好肌腱韧带拉伸的“紧”与相应部位肌肉的“松”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紧”中求得“松”,方为真松。
挂力练习,主要是体现在对“松”与“紧”的把控,建立力感对本机体的驾驭能力,这是功法训练的核心要求,否则就很难有丰厚的练习效果。
比如:要实现“圆裆落胯”的练功状态,只有经历撑筋拔骨练习中松髋关节骨缝的专项练习,在桩架中才能有效把髋关节撑开,以实现“圆裆”,裆撑圆了,胯才能实现“落下”,身体重量方可顺畅地由涌泉穴沉入地下,并同时能获得地力的反向传导,从而实现整体的通透。
同样的,在“调息”练习特别是强化丹田功能的“哼哈”练习中,必须对横膈膜的松紧震颤,丹田的松紧转换能熟练把握,才能进一步增进丹田的功能,再通过整体的束展练习,让先天的元精元气可以更好地温煦蒸腾,从而能更充分滋养筋膜和各个组织器官,达到提升生活质量,提纯生命能量的练习目的。

作者:鲍雪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