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融让梨为题的作文800字(解开思想的束缚)

解开思想的束缚

——孔融让梨新论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来看,孔融让梨,确实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究尊老爱幼,是社会的正能量。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分析,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结论。“孔融让梨”也是如此,我们需要辩证地多角度看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才不至于跌入片面的桎梏。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传统的认知里,无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道德模范事例,教育小朋友遵循公序良俗。在孔融存在的那个时代,古人十分重视道德礼教,对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幼时的孔融,自发的作出让梨的行为自然受到高度的评价:懂得谦让、为他人着想。

但从另一角度:孔融将大的梨子留给哥哥,可能是:一、他对梨子并不十分喜爱,以至于不想吃那么多,从而挑选了小的;二、源于对兄长力量的惧怕导致的服从,他害怕哥哥的训斥而主动将大的梨子留给哥哥。

当家长刻意的问一对兄弟,你们想要大的水果还是小的水果时,仿佛下了一个“圈套”。第一次也许有用,但后来这些孩子便懂得了“套路”。因为他们知道“选择小的”会受到表扬或奖励。进而使这一行为变成虚伪的作秀。如此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圆滑世故。故事的本来意义就变了味儿,教育的目的也成了南辕北辙。

“孔融让梨”的教育价值有多少,暂且不论,因为在千百年的社会认知里,孔融就是一个榜样。“孔融让梨”的故事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我们没有结合当时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忽视了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因此,应该从心灵上培养孩子懂得谦让、懂得为他人着想的个人意识。形成了正确的意识,才拥有了美德,继而自发作出正确的行为。这样,家长再给予肯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一行为。只有如此,才是正面的道德教育,而不是培养虚伪作秀、圆滑世故的“美德”。

有人看问题,只看到看到了行为的表面现象,就马上去歌颂和赞美它。在迫不及待的赞扬声中,我们是否应该停顿一下,去思考。思考这一行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个本质,我们才做到了全面看待问题。

以孔融让梨为题的作文800字(解开思想的束缚)(1)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材料内容,对给出的材料细心研究,分析观点,在材料中寻找写作思路,明确作文主题。本作文要先确定你要写的作文的中心论点、主题,再理清思路,简单拟写提纲,落笔。

分析材料,材料中讲的是关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这是谦让、是美德。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故事,提出孔融为什么不给其他的兄弟表现谦让机会。还有人认为孔融让梨可能只是他自己喜欢吃小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应从多方面去思考,解开思想束缚,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定下观点后,分层来论述即可。注意围绕中心主题展开论述,表达清晰,语言流畅,结尾总结升华。

以孔融让梨为题的作文800字(解开思想的束缚)(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