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治理对策(校园欺凌防治复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出版、涉及144个国家调研情况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欺凌。因“发现难”“处置难”“干预难”,如何防治校园欺凌事件,成为困扰全社会的难题。

在2023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赵允,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苏良碧等联合提交了《关于将校园霸凌入法的建议》。

提案指出,目前上海还没有专门关于“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的独立条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发现,现有涉及到校园欺凌内容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等,其中前者第三十二条对校园欺凌作了专门规定,后者则细化了学生欺凌的处置机制。提案指出,现行条例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没有具体的详细条款,操作性不强。国内一些省市为防治校园欺凌治理已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例如天津市在2018年11月就制定了《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

由于校园欺凌治理的复杂性,涉及教委、检察院等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及学校、家长、学生,为便于各部门在校园欺凌治理的统筹操作,提案认为,上海需要立法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条例,完善校园霸凌综合治理手段。具体建议如下:

一、立法部门尽快启动《上海市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条例》的立法程序。

1、条例制定重点:校园欺凌的具体认定标准、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司法机关、第三方保护组织的欺凌预防治理协作内容、校园欺凌预防治理的具体手段、举报者的隐私保护、全市统一举报平台及独立热线建设等。

2、条例条款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参考吸收教育部2021年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中涉及校园欺凌防范和治理的相关规定内容。

3、教委、检察院、公安、法院、民政、网信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数据赋能,分析上海近年来的校园欺凌案例,根据上海人文地域特征,提供适合上海校园欺凌治理的特别规定内容。

二、进一步加强普及校园欺凌的概念,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师生和家长明确什么是校园欺凌及其危害,避免成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冷漠的旁观者;进一步加强防范教育,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有效应对校园欺凌。

三、成立治理校园欺凌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一旦发生涉及校园欺凌事件,调查审议权等归属第三方独立机构,确定为校园欺凌的,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处罚。

四、设立“全市统一独立”的校园欺凌举报平台和专线电话,只负责记录接报内容,不负责判定性质,所有报警信息报送第三方独立机构判定处理。

校园欺凌的治理对策(校园欺凌防治复杂)(1)

白浪 设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