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的一个故事:居延汉简的故事

作者:李学通

引言:1930年,由中瑞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并把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故宫大库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42年后,中国考古界又在居延地区进行了为期4年的集中考察,共发掘出土汉简2万余枚。这是我国历来发现简牍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居延汉简”从此成为考古界耀眼的名字。

1927年5月9日,一趟开往包头的专列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出发。徐炳昶、袁复礼、黄文弼、丁道衡等中国学者与瑞典大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开始了长达6年的旅程。这支考察队的初衷是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开辟经新疆通往内地的航线搜集气象资料,因此斯文•赫定给西北科学考查团选定的路线是:由北京西直门乘火车到达京绥线的终点包头,然后组织庞大的驼队,沿着一条古老的商道——居延古道一直向西而行。

从汉代开始直至唐代,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主干线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即从长安出发经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经敦煌出玉门关通往西域诸国。其实,还有一条今天已鲜为人知的商道,那就是居延古道。这是一条沿阴山南北两侧一直向西,穿过茫茫戈壁大漠,经居延绿洲趋向天山南北麓的通道。

秦末汉初的一个故事:居延汉简的故事(1)

秦末汉初的一个故事:居延汉简的故事(2)

秦末汉初的一个故事:居延汉简的故事(3)

秦末汉初的一个故事:居延汉简的故事(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