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

作为一名咨询师、培训师,一直关注教育培训。孩子上小学了,对教育越发关注。

有个观点,语文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想想有点道理。有些孩子为什么做数学题容易犯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题目没看清楚或者看不懂,这就需要语文功底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重点内容是拼音,很多人认为学好拼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这个拼音让不少学生头痛,家长就会跟着头痛。

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1)

拼音咋一看,也没啥,主要内容就是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但想短时间学准学好,还真不容易。单韵母、复韵母、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等等,这些内容对成年人来说,都有点蒙圈。很多字母的发音也不大好把握,比如“O”到底怎么读(“熬”还是“哦”)?有些复韵母我一直很难读标准,估计有的连语文老师都不好把握。

中国地大物博,语言种类众多,南北差异很大。就说安徽这个神奇的地方吧,在北方人眼里是南方,在南方人眼里是北方,有很多种方言。在方言的影响下,想发音准确就更难了。比如安徽有的地方“n”和“l”不分,有的区域“m”和“f”难以区别。儿化音在北方挺简单,对于南方人来说简直要命,对大多南方的孩子表示无比同情。北京一带和东北人说儿化音感觉特别好听顺耳,其他地方说起来总觉得怪怪的。儿化音本身也是方言,也许不需要如此推广。

一年级学拼音,也许太早了(现在学英语,一般都等过了几年有语感才去学习音标。)。为什么很多孩子很难学好?先不说孩子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识能力是否能跟上,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身体上来看,就颇为不合理。六七岁是孩子换门牙的高峰期。门牙漏风,直接导致不少音节很难发准,比如“f”、“p”等。如果孩子对一些汉字读准了,过几年再学习拼音,自然水到渠成。

拼音表历史并不算长, 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这几十年来,不知道有没有不断完善,目前来看貌似还是有点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专家、老师、或家长意识到汉语拼音的字母和英文26个字母基本类似,只有一个区别,英文字母有“v”,拼音有“ ü”(都知道,在电脑上想打出这个字母挺难)。如果你用手机或电脑拼音打“绿”,怎么打?都知道用“lv”,但课本上或手写必须是“lü”。更令人抓狂的是 “ ü”头上的两个点,有时要,有时又不要。为什么不能把“ ü”直接换成“v”呢?既简单实用,还能与国际接轨。小孩子再也不要背诵“小ü有礼貌,见了jqxy要摘帽 ”这种口诀了。

孩子默写课文《秋天》,写到“落”字的拼音,他写成“lo”,从书本上看是写错了,应该是“luo”。但是如果根据“o”的“正确”发音“哦”,好像“lo”是正确的。我实在不知道和孩子如何解释。

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2)

理不辨不明,其实我们的教育需要更多的争辩。前两天老师布置作业,要求背诵那二十四个字。实在不明白,背诵这个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意义何在?

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3)

前段时间,诺贝尔各项奖项水落石出,日本又有一人获奖。日本在2000年吹了一次牛:日本将要在50年内,培养出30名诺贝尔获奖者。到今年已经完成19个,看来真不是吹牛。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全民对教育的重视态度和方式。据说,日本货币上的人物是世界上唯一用教育家、科学家的国家,由此可见一二。

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4)

怎么就是加不了v(ü能换成v)(5)

翻看孩子的课本,无意中发现语文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书却来自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其他的书暂时不管。两个版本哪个好,无从评判,但一个班级两门最重要的学科搞两家,真不知道怎么解释,莫非其中还能有猫腻?如果有,那真是教育的莫大悲哀了。

陈培松2019年10月31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