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

篆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属于中国国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庄重高古的篆刻作品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相映衬,共同叙写了中国国石文化的独特之美。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国石印章,一直深受广大收藏家和国石爱好者的青睐。那么,一方方仪止端庄、温润可人的国石印章,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本文将解密国石印章的制作历程。

一、开料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1)

青田封门红花冻方章

开料就是把石料切割成章料。切割的工具有机器无齿盘锯特制手锯小钢锯。一般批量生产用机器锯或特制手锯,切割省时省力,但锯口大、耗石多。开料前先相石,根据石料的质地、色彩、花纹、形状、断裂诸因素,精心筹划,以保证重点,充分利用。开料时先将石料切成厚片,再切成条、块而成章坯。

二、磨料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2)

青田封门青组章

将章坯铲平磨方正。磨制印章的主要工具有砂板角尺量规。砂板用一块长35厘米、宽30厘米的厚玻璃两面各贴上粗细不同的铁砂布制成。角尺可买小铁角尺,用以校正石章角度,量规用来刻画石章各面间的距离。磨制时先将章坯平正的一面用阔凿铲正,在砂板上磨平,作为基准面。然后用量规或雕塑刀将手指扣紧所需规格的刻度划出相对一面的两条基准线,按线铲正磨平。相对的两面磨平后,再磨另外两面,并用角尺校正其是否互相垂直。圆章、椭圆章则是在方章、扁章的基础上用削角圆顺而成。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3)

寿山荔枝冻随形章

随形章的形状要以石料的自然形态、质地、色泽、花纹为依据,以美观为准则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显得浑厚而不笨拙,灵巧而不怪诞。此类章虽无定形,而要造出优美的形来却并非易事。随形章基本上用凿铲形、刨光,最后用细砂布打磨。

三、打光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4)

昌化鸡血石对章

石章与石雕不同,许多石章不以石雕艺术为主体,而是以显示石质本身的天然美为己任,因此打光就显得尤为重要。打光要用砂纸由粗至细逐步磨光。磨时将水砂纸贴在厚玻璃板上,斜放在水盆中磨。一般石章最后用粒度600至800号的水砂纸打磨,去尽粗痕即可。石质特佳的冻石类石章用800至1000号水砂纸快速轻磨,再用1200号以上水砂纸轻轻滑磨,使划痕尽去

四、上蜡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5)

青田封门蓝星素章

最后是上蜡。先将石章加温,方法有置铁板上烘烤,称火热法;可浸水中煮,称水热法;用电吹风烘,称电热法加热须缓慢适度,以防炸裂、变色变质,一般在80C左右,能使蜂蜡溶化渗入石质即可。所涂蜡层须匀薄。待石温下降尚有余热时,用细软绸缎、绒布猛擦,使印石光泽显现。亦有将印章磨光后不加温,直接抹上抛光蜡,用布猛擦出硬光。以上形成光亮层的办法称“人工包浆”。此种包浆办法简单实用,光亮耐看,较耐久。

国石印章100幅(四个步骤打造出光洁粹美的国石印章)(6)

青田封门青素章

还有一种自然包浆,是石章历经长期摩掌把玩,油脂汗液逐渐渗入,通过氧化作用,在石章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的光泽,且经久不褪,十分古朴滋润,向为人珍重。

——本文文字内容摘自夏法起先生主编《青田石文化》


往期回顾

如何挑选印石?把好这三重关!

印雕技法浅析(下):浮雕、平刻

中国印钮雕刻艺术发展源流(下)

版权声明:

编辑单位:深圳市金石文化研究院

出品:东方国石文化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部分图片或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金石文化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