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兄弟(李约热骄傲的亲戚)

作者:李约热

来源:当代广西网

李约兄弟(李约热骄傲的亲戚)(1)

李约热。作者供图

她有一副孤傲的面孔。

孤,世界以远,她是被造物主遗落在天边的宝物;傲,山势雄奇,草木葱茏,流水、飞瀑,既决绝又肃穆,跟一种叫冷艳的东西只隔了一层砂纸……

写下开头的文字,我发现,我好像不是在写环江的山水,好像是在写珠穆朗玛或者泰山、华山、庐山、九寨沟。是的,世间的美景万万千,像我这样的文人,很多时候真的很难用文字来区别,什么是泰山之美;什么是华山之美;什么是珠穆朗玛之美;什么是——

环江之美。

看见环江,心底的那一份感觉既真实又虚幻,文章开头的这种概括,难免流俗,难免不及物,但是没有办法,最好的文章是无言,而无言又被人看作愚笨,再说,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来写一写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致。

大巴车在高速路上奔驰,不停有巨型广告牌掠过,其中有一条:世界自然遗产——大美环江欢迎您。

环江是世界的。

长期以来,我们说到世界的时候,好像那个叫“世界”的地方不属于我们,“世界”属于美国,属于中东,属于太平洋;属于北京、上海、广州。是的,“世界”什么时候属于过我们,小时候的广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就是最好的明证。现在好了,“世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环江——那个离我的老家都安拉烈镇差不多两百公里的地方,这确实让人欢欣鼓舞,连我都觉得脸上有光。

以前可不是这样。

以前,环江和都安,是一对穷兄弟,他们有时候觉得很亲,推杯把盏,兄弟好啊兄弟好;有时候互相挤兑,说对方的短处,看谁比谁更穷。那时候都穷,天然穷。就是穷都要分出一二三等,难免五十步笑百步。(为什么我们怕别人笑话,是因为内心都渴望被尊重,都怕被人瞧不起。像环江和都安这样的穷地方,都是因为穷而出名,都是因为穷而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如果是二十年前写环江,首先跳出来的肯定是伤心的往事。

好在这篇文章晚写了二十年,这二十年,工业化功德圆满,信息化闪亮登场,这二十年,世界一路狂奔,为谁辛苦为谁忙?战争、贫穷、疾病、污染……这些词如影随形,不曾消失。和这些词相对应,高山、森林、河流、沃土……越来越变得奢侈和稀缺。环江,是伤痕累累的世界留给我们的慰藉——在遥远的中国南方,世界遗落有宝物。

——离都安拉烈镇不到二百公里的环江,世界遗落有宝物,我们自然成为这个拥有宝物的地方的——骄傲的亲戚。

这个时候,作为骄傲的亲戚,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合适的。我内心充满喜悦。

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我查资料,才知道,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一、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二、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

三、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四、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所以环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我觉得2007年的时候环江就应该列入这个名录,因为那一年,环江隔壁的贵州荔波县成功列入,这个错误,到7年后的2014年才得以修正。世界喀斯特专家保罗•威廉姆斯曾在《环江提名地报告》一文中指出,环江喀斯特与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然连成一体,保存了从高原喀斯特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喀斯特构成的完整形态谱系,其间展布了峰丛、峰林、洼地、谷地、洞穴等类型的喀斯特景观,反映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演化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环江终于搭上世遗的班车。环江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三月。空气中飘着香气,通往贵州荔波的古道潮湿绵滑,这是一条通往古代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你不要掉以轻心,不要把它当成你们小区快步走的便捷小道,你最好化身侠客,打起精神,准备下一场狭路相逢的战斗。我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环江政协的文友谭自安说:“不好意思,你们辛苦了,为了保持原貌,路不能再修,要动一块石头,必须报告联合国。”这遗产,果然名不虚传。这是我这次到环江最难忘的一次行走和听到的最难忘的一句话。

我们观了飞瀑,环江的瀑布太奢侈了,奢侈得奋不顾身,它太长、太响,我的心脏,是水里的那块石头,被飞瀑击打,喘不过气。

我们进了毛南族村寨,吃肉喝酒:

亲爱的朋友

尝一尝我们的饭菜

喝一喝我们的土酒

看到你们能吃能喝

我们心里就高兴

毛南族兄弟姐妹的山歌真是朴素得很。像我这样一喝酒就喜欢发到朋友圈加以炫耀的人,这样的山歌真唱到了心坎上。

熟悉吗,这样的场景很熟悉。陌生吗?这样的场景也很陌生,在环江短短的两天,我这个骄傲的亲戚,经常有踏入陌生的错觉,这是我以前脑海中的环江吗?

就像一堆素材成为诗歌,就像景致成为视频画面,此时此刻我深信,我脑中的环江只是素材,眼前的环江才是诗歌,同样,我脑中的环江只是景致,而眼前的环江才是视频画面。

(作者介绍:李约热,《广西文学》杂志副主编,小说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