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历史名字大全(都代表着常州的一段辉煌)

常州历史名字大全(都代表着常州的一段辉煌)(1)

延陵

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毗陵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置毗陵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并统诸县,到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张家港西部)、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毗陵驿就设于此。

晋陵(兰陵)

常州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统县。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为望、升路、称府、立市,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唐武宗会昌四年(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宋常州属两浙西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常州路,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晋陵县、武进县,领晋陵、武进二县和宜兴、无锡二州。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置长春府,同年更名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武进

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1912年,民国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

常州历史名字大全(都代表着常州的一段辉煌)(2)

(武进太湖湾)

常州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区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区领导。1959年9月,常州专区改名镇江专区,专区由常州市迁驻镇江市。1962年,常州市复改为省辖市。1983年3月,原镇江地区被撤销,其所辖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入常州市管辖。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县级市,成立武进市、金坛市、溧阳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15年,江常州市下辖的戚墅堰区、武进区合并为武进区,金坛市撤市设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