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1)

全文1006字,阅读需2分钟

《群书治要·尚书》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2)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只有德行能够感动天地,无论是多远的地方,都会被感动,进而来归附,或者求道。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时”是通假字,通“是”。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

历史也不断验证了“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这个道理。

《群书治要·说苑》记载了周公的故事。“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而所师见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心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也。”

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3)

周公曾摄政七年。在这七年之中,他以拜师之礼所求见的有十个人。“执贽”,“贽”就是礼物的意思。“所友见者十二人”,以朋友的礼节去求见的,有十二个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身为贫寒之士,但是可以优先见到周公的,有四十九个人。“进善者百人”,周公举荐的德才兼备之人,有上百之多。“教士者千人”,“士”就是读书人。他教导了上千读书人。“官朝者万人”,就是他封朝拜的人为官,数量达到了上万之多。如果周公摄天子之位时骄傲吝啬,那么天下来求见他的贤德之士,就很少了。如果没有谦卑的、礼贤下士的心,所感召的也将会是“心贪而尸禄者也”,即有所贪求或是尸位素餐之人。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帮助君主治理天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周公虽然身处高位,但是对于有德行的、有学问的人仍然是谦虚礼敬,因此才感召了这么多人才来到自己身边,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4)

能自得师者,就能够称王天下,建立王道政治。为什么能够得到老师呢?因为对于贤德之人以尊师之礼来恭敬,尊奉他们为师。中国古人讲究尊师重道,拜师之礼非常隆重,要行最重的礼,即三跪九叩之礼。“能自得师”有谦虚的态度,所以贤德之人才愿意指正其过失,助其处理朝政。“谓人莫己若者亡”,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就会灭亡,其原因就在于自高自大。

“满招损”,自满傲慢会招来损害。首先,骄慢之心使自己的德行受到了损害,和自己的性德相违背了。其次,一旦一个人骄慢轻视别人,就会与别人产生对立。被轻视之人,心里会很不舒服,自然也不可能尽心帮助,甚至会故意找麻烦,使得所做之事不能圆满顺利。

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5)

(节选自 海口广播电视台大型人文节目《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二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