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1)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2)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3)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4)

东门老街文化广场上的巨型的青铜浮雕《老东门墟市图》,以古朴的青铜为纸,以精湛的浮雕工艺作墨,为后世之人描绘出一幅历史上深圳墟繁华热闹的商贸景象图。那么深圳墟是如何形成的呢?

墟,从何来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5)

“圳”即山沟或河沟,深圳顾名思义就是深深的河沟。

数百年前,有人在这深深的河沟边搭寮建村,至明代,笋岗村、赤磡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向西村、湖贝村、黄贝岭村等大体都已形成。

这些村庄,基本都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居,像笋岗村为何姓,罗湖村为袁姓,赤磡村为蔡姓,张姓族群较大,则分布在隔塘、向西、湖贝、黄贝岭。

明正德年间,来自大江南北的或避战乱灾荒或另谋发展的外地人,在这些村庄中心地带的水塘南面落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多姓氏聚居的南塘村。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6)

有村庄的地方自然有往来交易,“墟”在客家方言里即赶集的小市场,在深圳墟没形成之前,周边已有月岗屯墟、下步墟、沙头墟等。

南塘村因为地理位置恰好在周边这些村庄的中心,住在南塘村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各凭本事谋生,有的做针线缝补,有的摆摊贩卖糕点小吃,养了家禽的和邻村的交换农副产品……

周边村庄的人也开始在这里赶集买卖,摊贩们每月在周围各个墟市流动贩卖,深圳墟的雏形也逐渐显现。

后来南塘村附近又陆续出现了向南村、叶屋村、油炸头村、新屋村,随着乡村人口的增加,这一带也越来越有人气。

罗湖东门壹号在哪里(万象罗湖墟)(7)

清代张氏在这一带族群壮大,财势颇盛,便开始在此建楼,后续其他村庄有财力的家族也开始在这里设铺。墟市里逐渐形成了十几条大大小小的街道,时间一久,墟市有了固定的贸易时间,深圳墟渐成规模。

关于“深圳墟”,目前可考的最早记载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的《新安县志•墟市》中。

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了解深圳墟的形成,就如铺开一幅拥有 300 多年历史的乡村市井风情画卷,必须细品这画卷中的一笔一画,才能感受深圳自古有之的包容四海的城市特质。

————

以上内容节选自《万象罗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