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期货行情今日涨跌表(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

《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

铜作为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商品属性突出,也就是说它的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同时,铜价走势与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因此也被称为“铜博士”(铜已经跨入了电铜时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一百年来铜价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铜的价格变化历史也就是整个社会历史变化的一个小缩影,以后我们会发现,基本上大宗商品的价格起落与社会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读懂铜的价格变迁,也就窥探了历史的鬓角,也就对今天的一些变化看得清淡许多。

1 一战前(xxx----1916

一战前的铜并没有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宗商品。虽然在很多领域有着应用,电气化已经开始,但是由于其范围还有限。世界的科技发展是一个逐步加速的过程,一战之前的铜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铜应用的增速相对比较缓慢。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也扩展到矿产领域,铜矿的开采与供给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所以当铜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时候,铜价并没有发生特别诡异的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一战前铜的应用没有呈现大规模需求的态势,但是其为后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如电气化对铜的需求,战争对铜的需求。同时,铜作为货币的功能已经开始消失。特别是在中国,铜钱已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一战前夕,铜钱已经不再是中国的流通货币,只作为收藏而保存。

2 战火中崛起(1916-1945

世界经历了一战、二战,经济重心由英国向美国逐渐转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铜作为重要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这一点大家可能都会比较认可,据统计,单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均每2万颗子弹才杀一个人,而全世界的死亡人数是数以亿计。而所以的弹壳基本上都是铜制的。所以,铜在军事上的消耗必然是猛增的。

铜期货行情今日涨跌表(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1)

虽然一战与二战把全世界打的稀巴烂,但是并没有阻碍电气化的进程。1916年,在中国,只有少数城市的部分区域有电力供应,而到1946年,基本上所有的大城市居民都可以用上电力。电气化革命没有随着世界大战的炮火而消失,反而在炮火中茁壮成长。

一战开始前,世界铜产量刚刚突破100万吨,二战结束时,世界铜产量已达到500万吨以上。而整体铜价则处300-500美元/吨区间的低迷阶段。

3 战后重建(1946-1972

虽然战后依然发生了局部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但是最主要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苏联、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家的本土并没有爆发战争,而是处在战后重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气化革命继续扮演着决定铜价命运的角色

铜期货行情今日涨跌表(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2)

西方国家战后重建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令全球铜产量和需求双双增长。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驶入快车道,从60年代起大量进口矿石和煤炭等原材料,对国际市场形成影响。这一时期世界铜产量增长率一度达到10%以上,旺盛的需求基本上消化了供应增量,铜价平稳增长。此外,1964年以及1967-1968年,主要生产国分别爆发了两次长时间铜矿罢工运动,刺激铜价两次冲高,最高曾逼近2000元/吨。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电子信息的大发展对使得铜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动向,铜的应用范围再次得到扩大。但是,在此阶段,电力依然是铜消费的主力军,一方面是因为电子信息对铜的单位消耗量相对较小,另外一方面试因为电子技术还不够成熟,使得消费量相对较少。而在2017年,由电子信息所触发的直接需求达到了铜需求的15%以上。

4 石油危机(1973-1986

前面在介绍原油的时候,注重介绍了石油危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而实际上,这样重大的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会只是在原油上,其他重要的商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铜业不能例外。

铜期货行情今日涨跌表(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3)

世界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是: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由此可见,三次石油危机中,最严重的两次就发生在1973-1986年期间。1973年,铜业卡特尔CIPEC抬高铜价以及罢工事件引发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铜价的第一个小高峰出现。但是随后出现的石油危机造成了全球铜需求的减少。经过5年多的休整,铜需求逐步恢复,铜价出现与1973年比肩的第二个小高峰。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叠加两伊战争,西方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铜价重走老路,回吐此前全部涨幅。

5 欧美的经济复苏(1987-1995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西欧、美国轮番登场,经济扩张迅速,对铜的需求快速增长,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1987年1月铜价仅为1346美元/吨,到了1987年12月,铜价已涨至2868美元,翻了一倍不止,此后的8年中铜价一直保持在2000美元以上的水平,并曾在1988年底刷新历史高点至3498美元/吨。

1991年末,苏联解体,大量东欧人口涌入西欧,产生大量住房需求,刺激建筑业的发展,铜的需求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计算机产业兴起并快速发展。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美国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加上美元连续降息,经济持续繁荣,电讯行业发展迅猛,铜价迎来这一时期第二个高峰。

6 六年熊市(1996-2002

1996年5月,住友期铜事件爆发,住友银行交易员滨中泰男无视全球经济即将衰退的大势,在现货市场大量囤积铜制造虚假需求,意图操纵市场拉高期货价格。怎奈一山还有一山高,金融大鳄索罗斯洞悉了铜价与供需基本面的背离,联合基金、矿业两家巨头,与住友银行唱起了反调,最终导致滨中泰男一败涂地,铜价在短短34个交易日跌去30%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国家经济严重衰退,亚洲四小龙失去了往日光彩,对铜的需求大幅减少,铜价再次暴跌,并在随后的5年中一蹶不振。90年代后期,全球铜开采投资大幅下降,产能增长几乎停滞,这也为接下来的大牛市埋下了伏笔。

7 新禧年大牛市(2003-2016

前面在谈到黄金的时候,最近的一次大牛市也是在2000-2014年间,同样地,铜的这次大牛市也是在这个阶段。

随着时间迈入21世纪,中国成为铜需求第一大国,铜价由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转向中国主导。2003年前后开始,中国经济强势崛起,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旺盛,电子通讯和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经济增速连续保持高位,铜的需求量随之水涨船高。这一时期中国铜产量和进口量双双大涨,成为世界铜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2004年起,铜的显性库存在中国需求的推动下快速下降,加上美元处于贬值通道,铜价上涨效果被放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实体经济遭遇重创,铜价受此拖累发生瀑布式暴跌,5个月内就损失了5年来的涨幅。2010年,欧债危机接踵而至。铜价反而绝处逢生,这要感谢各国央行纷纷放水,实行量化宽松,例如美国、欧洲的QE,中国的“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投资需求驱动铜价再次飙升,在2011年达到历史峰值。

铜期货行情今日涨跌表(大宗商品Ⅲ铜的百年价格跌宕与新禧年大牛市)(4)

2016年四季度,铜价迎来转机,放量上涨。一方面,美元再次加息,并给出今后将加快加息步伐的暗示,市场对通胀预期上升;另一方面,铜矿供应放缓,去库存初见成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