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1)

影像展昨日开展。■摄影 展翔

■张锐杰

昨日,上海市总工会会同中国商飞公司共同策划举办“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中国C919大型客机研制群英谱影像展”,自10月7日至11月6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展出。

影像展以职工为主体,讲大飞机“人”的故事;以历史为线索,讲大飞机“史”的故事;以精神为灵魂,讲大飞机“魂”的故事;以发展为导向,讲大飞机“梦”的故事。

艰难历程、梦想起航、匠心独运、一飞冲天、追冰逐日、圆梦蓝天、大国展翅、继往开来、再铸辉煌——9个篇章里,以视频、音频、图片、实物、模型等内容,聚焦了C919大型客机从立项到取证的十五年历程,汇聚了123位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业绩突出、具备一定荣誉基础的劳模先进。他们的生动故事,讲述了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继往开来、毫不动摇推进大飞机事业的创新创业创造故事。

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一次次亲历失速试飞的副总设计师赵克良、飞机适航取证外场的“老黄牛”王海、为取证日夜攻坚的戚学锋、“一拍定音”的韩克岑、用双手缔造大飞机最美弧线的大国工匠王伟、探索试飞“无人区”的吴鑫、心系航空的“铿锵玫瑰”姜丽萍、42年如一日的航空“手艺人”胡双钱……9位劳模人物的经历,是国产大飞机15年攻坚克难的缩影,也见证了国产大飞机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振翅高飞的筑梦之旅。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2)

吴光辉

让中国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专项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

吴光辉作为大型客机设计师系统的领军人物,始终瞄准世界航空的尖端技术,时刻掌握世界先进民机研制方向,提出设计理念与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理解飞行员的想法,将其融入到飞机设计中,为了成为飞行员和设计员之间桥梁,2008年,48岁的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和年轻人一起学习了难度极大的飞行驾驶。2014年,他获得第一本飞行驾照;2016年,56岁的他拿到商用驾驶员飞机执照。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3)

韩克岑

勤勤恳恳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 爱岗敬业 不负重托

■中国商飞科技委常委,二级专家, C919飞机基本型总设计师

有难事,找老韩,有一次,试飞员反馈 C919飞机试飞期间时常出现“嗡嗡”声,韩克岑临时改变去西安的行程,远赴敦煌登机排故。时间有限,在敦煌回西安的路上,韩克岑还在反复研究“嗡嗡”声的音源,终于在一段不经意间录制的视频中发现,缝翼密封件随着气流有规律振动,而振动与“嗡嗡”声出现的时间高度重合。这段排故的经历后来被戏称为“一拍定音”。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4)

吴 鑫

修吾翱翔之业 从吾报国初心

■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运行党总部支书记,试飞运行部副部长

作为“云端上的追梦人”,在取证试飞阶段,吴鑫作为机长完成或参与了FTD、高温专项、负加速度等绝大多数高难度科目,主导完成了多个高效的空地协同方案,其中,大型民用电传飞机执行负加速度试飞在国内还是首次,试飞的要求、可能的风险都是试飞探索“无人区”。他带领飞行机组在祖国的版图之上捕捉试飞资源,成功拓展了飞机包线,点亮了“试飞版图”。吴鑫所执飞的架机,无论执行效率还是飞行强度,均打破了多个记录,创下了十多个第一,对缩短C919取证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5)

戚学锋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商飞公司 C919项目团队总经理、C919外场试验队队长

作为C919项目总经理以来,戚学锋数年如一日,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投身到异常艰苦的外场试验试飞和型号研制攻坚中。2022年以来,在C919大型客机项目取证冲刺的最后阶段,戚学锋组织 C919项目团队核心骨干一百多人,克服严重疫情影响,先后转战西安阎良,上海张江、紫竹园区及浙江嘉兴等地实施战时集中办公,连续200多天日夜攻坚、节假无休,每晚八点坚持召开战时集中办公日例会200余次,每天工作到深夜,组织攻克影响取证的重大技术问题近 20项,编制符合性报告6000多份,关闭适航条款490余项,提前近半个月完成全部取证前任务,为国产 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6)

赵克良

摒弃侥幸之念 必取百炼成钢

厚积分秒之功 始得一鸣惊人

■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副队长,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

赵克良是C919试飞取证当之无愧的关键先生,C919总共需要经过数百个科目的试飞,其中四分之一的试飞科目由他负责。赵克良带领的飞行技术集成团队,负责气动设计、结冰、飞行载荷、飞行性能、操稳、驾驶舱设计、内饰内设、试飞规划与试飞支持等专业,110项符合性条款和专用条件,承担着37份试飞大纲、800余架次试飞任务。作为一名“60后”,他一次次登上处于一类高风险等级失速试飞阶段的C919,虽然要求颇高,体验也并不“美好”,但他的回答简洁却有力。“我的飞机我负责,我为飞机负全责。只有亲身登上飞机,你才会有最直观的感受。咱们作为设计师,需要这样一手的宝贵资料,才能做出好的设计产品。”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7)

王 海

因为热爱而投入 因为投入愈加坚定

■中国商飞 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队长助理,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C919事业部党总支书记、副主任

1986 年进入上飞,王海参与麦道飞机、 ARJ21飞机、 C919飞机等机型的制造和管理工作。C919飞机项目启动之初,扎根外场多年的他当仁不让担起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队长助理之职,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先后带队挺进东营、阎良、吐鲁番、南昌等地,总里程超过24 万公里,推进几十项重大改装和近千项优化任务,走完了大型商用飞机试飞取证的全流程,填补了国内空白。2020年初,疫情席卷而来。2月10日,王海从组织手中接过上海市第一张出省复工的证明,带上一支近20人的队伍奔赴外场,连续3个月扎根在外场,攻克系列重大改装任务,同时悉心做好关爱保障,实现驻外人员零感染、零疑似。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8)

王 伟

天道酬勤 精益求精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钣金车间特级技师、钣金七组组长

“天道酬勤”“精益求精”,是身为大国工匠的王伟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这些年来,经过王伟及其团队校形的机身蒙皮合格率达100%,近 4000项零件保质保量完成研制。王伟坚持潜心研究钣金加工成形理论知识,身边经常会带着一块废弃的金属板,在闲暇的时候练习钣金功夫,精确掌控击锤落点和力度,对钣金材料做到“收放”自如。C919飞机蒙皮零件研制期间,车间接到一次制造任务:为长达3米大尺寸厚度蒙皮校形,该蒙皮为新材料铝锂合金,加工误差要求在0.25毫米,王伟从摸清成形性能入手,经过连续多日奋战,王伟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连0.09毫米的塞尺都无法通过,圆满完成 C919飞机首架机蒙皮攻关任务。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9)

姜丽萍

志在民机翱九天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总师

从一名普通设计员成长为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厂的女性总工程师,姜丽萍把大飞机当作自己的孩子呵护成长。她组织策划了C919项目研制制造技术总方案并成功实施,成功构建了C919项目工艺规范体系,在国内民机研制中推行“并行工程”,实现了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制造、自动化装配、集成测试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2012年到2015年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她一边顾及各大部段生产,一边组织5条先进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建设。每天,她都要看一眼生产现场,“看一眼就安心,看不到很难受。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2017年5月5日,当“孩子”首飞成功,她由衷欣慰。

大飞机起飞不了(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10)

胡双钱

确保每个飞机零件的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原上飞公司零件加工中心数控车间特级技师、钳工一组组长

1980年进入上飞,胡双钱42年始终坚守在民机生产一线,加工数十万个零件,无一次品,带领团队先后完成C919大型客机各类特制件特急件加工任务,全面保障C919飞机总装下线、首飞和试飞取证工作,被誉为航空“手艺人”。2014年5月,他所在的钳工一组接到一个价值上百万元钛合金特制件的特急任务,36个尺寸各异的孔,孔径精度0.024毫米,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一半。这样的“苛求”没有难倒胡双钱,在他的反复探索和稳重操作下,仅凭一双巧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就完成了加工,产品一次性通过检验,成为当之无愧的0.024毫米的传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