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

众所周知,共和国建立初期是我军历史上人才最多的时候,名将辈出,随便一个都是历经战场洗礼,身经百战,拥有卓越指挥才能的指挥员。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初期,毛主席曾询问林彪谁能带兵入朝,林彪答道:如今的新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能打仗的将军。军队将领的人才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其中开国的十大将,更是每个人都是个顶个的人中龙凤。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1)

第一,粟裕大将。

粟裕大将作为大奖排名第一,他的战功估计我们都能如数家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粟裕指挥的第一场经典战役-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以七战七捷闻名。1946年6月,国民党派出李默庵作为司令,要求他进攻苏中和苏北。李默庵手中兵力足足有12万人,而且这些部队中都配备了先进的美式装备,他也指挥过很多战役,被称为“能文能武李默庵”。

粟裕领导手上只有华中野战军3万多人,敌人总兵力有12万人,相当于我军的4倍,当时的粟裕名气还不够响,而且他是自己从士兵一步步打到将军这个位置的,相比黄埔军校出身的李默庵,自然有点看不起这个乡下来的“土小子”。

很快,粟裕这个“无名之辈”在战场上给李默庵打了个懵。13日下午,李默庵突然收到了前线的消息:粟裕准备对第83师发起进攻。要知道,第83师可是自己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粟裕一上来就攻最猛的,兵力还那么少,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但是粟裕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敌人83师虽然战斗力强,装备齐全,但骄兵易败,只要攻其不备就能获得奇效。粟裕一出手,就歼敌83师19旅2个团、1个山炮营和63旅一个营,共计3000多人。李默庵见状,连忙派出49师进行合围,后方宣家堡却报来紧急消息:粟裕主力正在攻击49师!

这叫李默庵极为震惊,想着在战场上来正面对决,没想到对方居然绕道他的后方,还直接打了他的援军,这下是舍了夫人又折兵。其实早在攻打83师的时候,粟裕就计划好了攻打援军49师的的打算,最后被直接被击溃。

李默庵得知战报后震惊不已,马上率领5万人进攻苏中交通枢纽海安,结果粟裕却出人意料放弃了海安,让李默庵占领。但同时粟裕派出一支纵队在海安外围打运动战,吸引敌人注意力,给主力部队争取休整的机会。最后以伤亡2000人的代价争取了4天的时间。

占领海安后,李默庵让第19团驻守李堡,粟裕得知换驻消息后,趁国军换防对李堡展开进攻,第19团损失接近万人。趁着李默庵顾及不上的时候,华野主力南下打丁堰和林梓,共歼敌5000多人。

“新人”粟裕的打法直接把老将李默庵打迷糊了,这是什么打法?自己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打没了,不按套路出牌的粟裕好像能预知他的步骤一样,每一次出手都能准确命中七寸。李默庵又急忙调来65师增援99旅,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粟裕把李默庵的65师和99旅又一次歼灭。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我军七战七捷,共歼敌5.3万人。自此之后,粟裕开始声名鹊起,朱德更是赞扬道: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陈毅元帅评价到: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出。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2)

第二,徐海东大将

徐海东是唯一没有参加解放战争的大将,也是负伤最重的大将,但是他之所以被评为大将,是因为他有一项功绩无人可比,那就是他率领红25军进行的小长征,被国民党围追堵截人数不减反增,成功为我党保留了一只革命精华。

说起他指挥的经典战役,非周家岗战役莫属,1939年,新四军在津浦铁路南段两侧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日军严重不安,决心派兵“清剿”。12月中旬,从南京、蚌埠等地抽调日伪军2000余人,于19、21日由滁县等地出发,分多路对全椒县西部的周家岗、大马厂和古河等地进行“扫荡”,日伪军派出了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纠集南京、明光、蚌埠等地的日伪军两千余人,麇集于滁县、沙河集、全椒等地,分三路从东、南和北面“扫荡”周家岗。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打开皖东的新局面,当时中原局反扫荡战斗由刘少奇直接领导,刘少奇任命徐海东将军指挥战役,即刻奔赴华中,开始反扫荡活动。

刘少奇召集展开了会议,认为这一次敌人出兵多,来势凶猛,需要避其锋芒,在侧面一击,寻找薄弱的环节,但是,徐海东将军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我们这次来到皖东,就是为了给抗战找一个根据地,敌人大动干戈,一定要摧毁它,如果不给他一个下马威,经常扫荡的话,后患无穷,听到这种话,刘少奇点头称是,决定由徐海东将军先头部队进行反抗。

那么,这一场战役究竟如何进行?怎么部署?徐海东一次次的想办法,最终想出了一个经典战术,发现在周家岗与复兴集之间有块狭窄山地,在此埋兵伏击定能出奇制胜,八路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游击战,何不如配合这一次行动?他做出的作战部署是:以第七团三营七连、八连在周家岗西北之常山岭一线占领阵地,防备敌人西犯,保证中原局、指挥部和第四支队司令部的安全;以第九团主力在周家岗以南复兴集、玉屏山一带构筑阵地,先以少量兵力阻击大马厂之敌北进,伪装成第四支队主力,引诱枣岭集和施家集两路日军来夹击,待敌溃退时,主力再出动,乘胜追击;以第七团一营、二营和九连埋伏在周家岗至复兴集之间的一带山地,占据有利地形,构成口袋形伏击区,待日军进入伏击区,狠狠地打击;以若干小分队埋伏在日军可能溃退的路上,袭击逃敌。

12月21日上午,日伪军开始合拢,企图将八路军团团围住,下午4时30分,日军进入第七团一营伏击区。我军指挥员一声令下,顿时枪声、手榴弹声和着四周山鸣谷应响成一片,我军如猛虎下山,将敌人攻势拦腰斩断,重伤敌人。22日,日军果然夺路向复兴集溃逃,当即又遭到我军痛击。敌人连遭打击,士气沮丧,于23日上午全线撤退。第七、第九团随即跟踪追击。经过三昼夜的战斗,七、九两团共毙伤俘敌160余人,徐海东这一个经典战术,击毙了日寇一个团的力量,打破了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谎言。

接管皖东之后,半年之内,革命第四支队、第五支队从原来的的7000余人发展到10000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5000余人,皖东革命根据地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3)

第三,黄克诚大将

黄克诚大将在军队中几乎全部时间都是在担任文职,担任政委是时间最多的,所以他最大的贡献是为我军培养了众多优秀军官,还有就是他提出的八路军时期恢复政委职位的建议和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建议抢占东北地区的人。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4)

第四,陈赓大将

说起陈赓大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了,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早年投身湘军,后考入黄埔1期,深得蒋介石器重,东征背着蒋介石逃离敌人包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央特科工作,在上海滩游刃有余,后带领红军参加长征,屡立战功,抗日战场任386旅旅长,解放战争陈赓先后策应彭德怀元帅、配合刘邓大军、粟裕的华野、林帅的四野。陈赓兵团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转战15个省,行程3万多里,歼敌70余万。建国后去越南抗法,去朝鲜抗美,后来又担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陈赓大将也打过很多经典战役,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指挥一个兵团在广东打大迂回围歼白崇禧集团,陈庚大将的得意之作应该是上党战役,上党战役意义重大,上党战役是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第1个大规模歼灭战,上党战役提高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抗日战争刚结束,阎锡山集团就蠢蠢欲动了,1945年阎锡山派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以受降为名,率兵偷袭了我晋东南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六城,阎锡山的动作比国军中央军都快。

上党战役打响后,陈赓第一个任务是攻打长子县,担任主攻的是原386旅的部队,长子县内守敌是阎锡山集团的挺进第2纵,大概2000左右的晋绥军,陈赓指挥部队利用炸药爆破一举炸开长子县城全歼守军。

史泽波非常顽固,率领晋绥军第19军主力固守在城防坚固的长治城内等待阎锡山的援军。

没有办法阎锡山派出一支2万人左右军队援助史泽波,我军采用老办法围点打援,陈再道指挥部队围攻长治城,陈赓指挥部对打援,

10月左右陈赓率打援解放军部队成功的将阎锡山的援军困在老爷岭、磨盘岭地区的几个山头,陈赓率太岳纵队利用夜色悄悄迂回至敌人后方,切断晋绥军的水源,导致晋绥军缺水缺粮。最后把围攻长治的军队也撤下了一部分组成三路大军,围攻晋绥军的援军,援军没有水源,士气低落,最后支援长治城的敌军2万人被全歼。

史泽波收到援军被全歼的消息后,就弃城逃跑,最后被陈赓追上去,活捉了史泽波,上党战役,我军共歼灭阎锡山集团3万多人,上党战役也成为了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打的最大规模的一个歼灭战,不管是战术运用还是歼敌数量上,上党战役都是一场经典的战役。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5)

第五,谭政大将

谭政大将是陈赓大将的妹夫,早期在湖南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成为毛主席的学弟,之后成为一名教师,后来受到投笔从戎,参加了秋收起义,但是从担任工作以来,一直都是文职,还担任过毛主席的首任秘书,解放战争在东北,谭政相继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为四野政治工作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谭政大将是没有直接指挥过战役的。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6)

第六,肖劲光大将

萧劲光大将是我国的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也打过很多经典战役,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的第12兵团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横扫东北大地,解放战争时期参与指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衡宝战役,围困长春等大型战役,萧劲光大将的得意之作,应该是四保临江。

1946年10月,东北国民党军被歼和起义者已达3个师,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仍调集兵力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南满民主联军,尔后再转兵北上,完成其“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

1946年冬,国民党军继续向南满东北民主联军第 3、第 4纵队等部进攻,将其逼到长白山下的临江、抚松、长白等县的狭小区域内,企图在消灭南满东北民主联军以后,再集中兵力大举向松花江以北推进。为粉碎国民党军这一计划,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陈云决定采取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并与北满民主联军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密切配合的战法,打破国民党军的进攻。

1946年12月17日,东北国民党军除以2个师守备后方外,集中第52军第195、第2师,第71军第91师等部共6个师对临江地区发动首次进攻,企图首先打通通(通化)辑(辑安,今集安)线,尔后围歼南满民主联军于长白山区。

南满民主联军采取内外线相互配合,追敌分散,尔后寻机歼击的作战方针。18日,第4纵队主力由通化轻装插入敌后,在本溪、抚顺、桓仁地区转战10余日,攻克碱厂、田师付等据点20余处,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迫使其从进攻方向调第91师等部回援。担任正面阻击的第3纵队乘机反击,歼第52军一部,并收复通化以南地区。

北满民主联军为配合南满部队作战,集中主力3个纵队和3个独立师,于1947年1月5日向松花江以南出击,首先包围其塔木要点,吸引和歼击国民党援军于张麻子沟、焦家岭等地,同时攻歼其塔木守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新1军2个团和保安团队一部。北满民主联军的这一行动,迫使国民党军停止对临江的进攻,并由南满抽调两个师北援。此时,由于气温聚然降到零下40摄氏度,作战行动受到妨碍,北满民主联军遂撤回江北。

二保临江

国民党军为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急于解决南满问题,于1947年1月30日,又集中暂编第21师、第195师、第2师等部共4个师,再犯临江。2月5日,民主联军第3纵队与第4纵队第10师,对进至高力城子且战斗力较弱的第195师发起反击,歼其2000余人。6日黄昏,新宾之国民党军第207师1个团赶至三源浦增援,被第3纵队主力歼灭大部。与此同时,深入南满国民党军后方的第4纵队一部,在本溪、抚顺、桓仁三角地区攻克据点多处。至此,南满民主联军再次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并吸引其1个师由北满南援。

三保临江

国民党军第2次进攻临江失败未及一周,又于1947年2月13日集结暂21、第91、第2、新22、第195师共5个师的兵力,分4路向临江发动第3次进攻。

南满民主联军第3纵队与第4纵队一部乘其于运动之中,首先于通沟歼其侧翼暂21师1个团,22日又于大北岔地区歼灭第91师1个团,随后乘胜收复辉南、金川、柳河、辑安等地。其间,第4纵队一部,再次向抚顺、本溪间进击,吸引国民党军3个师于自己周围,有力地策应了内线作战。

在国民党军第3次进攻临江时,北满民主联军于2月21日再次越过松花江,向吉、长地区展开进攻。第6纵队主力一举围歼城子街的国民党军新30师1个团,随后转兵北进,与独2师共同围攻德惠。国民党军为解德惠之围,急由南满、西满抽调新22师、第87师等部,会同长春地区的第88师和新1军主力分路并肩北援。由于援军不易割歼,北满民主联军对德惠又久攻不克,乃于3月2日回师江北。

四保临江

1947年3月26日,国民党军调集20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4次进攻。南满民主联军决心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两翼,集中主力歼灭较弱且冒进之中路第89师。4月1日,民主联军以小部兵力且战且退,将第89师诱至主力设伏的三源浦西南红石砬子(今红石镇)地区,趁其立足未稳,突然发起猛攻,全歼第89师等部,其他各路惧歼纷纷撤退,转入防御。国民党军对临江的第4次进攻又以失败而告终。东北民主联军则由被动转入主动,为即将开始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7)

第七,张云逸

要说开国将帅的资历,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起朱德朱老总,因为他早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护法战争时期就跟着蔡锷将军南征北讨了,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我军中的一位大将,资历其实比朱老总还要老,他就是张云逸,为什么说他的资历比朱老总还老呢?因为张云逸早在辛亥革命之前的许多次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起义时期就已经在革命了,那就是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72烈士其中之一就是他!但是他并没有牺牲,而是侥幸活下来了。辛亥革命之后参加过粤军,给许崇智当过旅长,1926年参加北伐,同年加入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之后参加南昌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红军时期担任过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等职,参与研究红军的战略战术,组织参谋人员拟订作战计划。抗日战争时期大人新四军参谋长兼任第三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张云逸大将在解放战争中基本已经退居二线了,他为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他又很多次出色的作战表现,粉碎敌人多次进攻。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8)

第八,罗瑞卿大将

罗瑞卿大将资历老,并不以军事指挥战争出名,但是,罗瑞卿大将参与配合指挥了很多重要战役,长征途中,罗瑞卿虽不是一线军事主管,但也立下了许多战功。1935年初,率一军团保卫局强渡乌江后,又六渡赤水,回师遵义,参加歼灭吴奇伟部的战斗;1935年5月,作为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的罗瑞卿,协助刘帅和聂帅,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强渡大渡河的战斗。

抗战初期,担任“抗大”副校长的罗瑞卿率领5000余名教员和学员深入敌后办学,历时2个半月、行程2500余里,东渡黄河,越过日军封锁线,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罗瑞卿担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百团大战。1942年5月下旬,日军对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进行“铁壁合围”,罗瑞卿镇定自若、多谋善断,率领政治部人员化整为零,分散突围,成功粉碎了日军的阴谋。

解放战争期间,罗瑞卿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即19兵团)政委,参与指挥了正太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初期的新保安战役。清风店战役是我军战史上围点打援的经典战役;解放石家庄,开创了我军城市攻坚战的先例;新保安战役,消灭了傅作义的起家老本35军,取得了平津战役打响后的第一个胜利。随后,罗瑞卿又与杨得志等率领19兵团参加太原战役,同时还担任太原前线司令部副政委。

总之,罗瑞卿虽然不是军事主官,但无论是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参与指挥了许多重大的战役战斗,其战功和那些军事主官相比不是那么显赫,然而,在军队政治、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贡献却不能以战功来体现的。

例如第19兵团,司令员虽然是名将杨得志,参谋长是名将耿飚,但罗瑞卿才是这支部队的主心骨,因为,红军时期罗瑞卿就是他们的老上级了,罗瑞卿在红11师当政委时,杨得志只是他手下的特务连长。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9)

第九,王树声大将

王树声大将也是一位资历很老的将军,红军时期他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和徐帅搭档亦师亦友。曾经参与指挥过很多战斗,最著名应该就是指挥部队在大别山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了。

开国将领最能打仗的六位(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10)

第十,许光达大将

许光达大将的战役指挥能力并没有特比突出的地方,但是有一项功绩他无人能比,那就是他曾经救过党中央,这场战斗,发生在1947年8月17日凌晨,当时,主席和延安的中央机关,处于国民党军刘勘部与钟松部的前后夹击中,形势非常危险。

时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司令员许光达,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往乌龙铺、曹庄一带,在乌龙铺和沙家店之间的当川寺,拼命阻击向北进发的国民党军刘勘部,最终成功掩护了主席和中央机关安全转移,此战叫乌龙铺战役,总理曾评价此战:保卫延安的乌龙铺战役,许光达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不是许光达当时及时增援,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所以,许光达打的这一仗,无人能比,也是他最终被授予大将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开国十大将的经典战役,需要说明的是军衔评定并不是以完全以战功为依据的,而是综合资历、战功还要照顾历史上军内各个方面的荣誉而评定的,所以并不能单纯以评军衔来看待各位大将的功劳。

喜欢请关注点赞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