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

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1)

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的林妹妹,作为《红楼梦》中最让人喜欢的林妹妹,她的结局,一直被红迷们所猜测。

下面,小白也想,从龄官这个角色入手,来谈一谈,我对她最终归宿的一点猜测。

龄官,是贾府之中十二个戏子之一;她的唱戏非常出色,先后得到了贾元春、贾母的认可。

元春省亲那一回中,龄官拒绝贾蔷要求她唱《游园》、《惊梦》一事上,体现出了她无视权贵的性格特征。

宝钗生日时,史湘云更是点出来,龄官活像林黛玉。

龄官与黛玉,不仅外貌相似,性情也是如出一辙。林妹妹有葬花一说,龄官也有画蔷一事;林妹妹与贾宝玉,常常表现出小性儿,时常闹别扭,同样,当宝玉想要听《牡丹亭》,去找龄官时,看到了另一个鲜活的林妹妹。

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2)

作为一个戏子,面对荣国府宝二爷的大驾光临,她不为所动,甚至于,当宝玉坐在她旁边,她会下意识的挪开位置。这同林妹妹,拒绝贾宝玉给她的由北静王赠送的鹡鸰香珠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的龄官,诚然高冷的。

然而,当贾蔷提着特意为她买回来的鹦鹉时,她又变得活泼了起来。对于贾蔷买回来的这只鹦鹉,人人喜欢,唯独她不喜欢,她古怪的性格,更加让宝玉看的呆了。

尤其是,当贾蔷听见,她的病并未好转时,便要去请大夫时,她会立马阻止:如此毒日,你就是请来了,我也不看。可见,龄官对这个让自己画了无数次蔷的男人,是真的充满着关心。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龄官与黛玉,从外貌到性格、从性格到健康,都是极为的相似;甚至于,她与贾蔷的爱情,俨然是贾宝玉与林妹妹二人的缩写版。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龄官身上,包含着与林妹妹有关的线索。

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3)

宫中老太妃去世,王夫人等人商议,将这十二个戏子遣散,而选择留下或是离去,由她们自己而定;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那个同贾蔷爱的如火如荼的龄官,最终选择离开了。

那么,通过龄官主动离开贾府的描述,我们是否能猜测,林妹妹最终也是主动离去的呢?

还别说,这样的可能,还真有。

贾宝玉生日时,众人玩起了拇战的游戏,史湘云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酒令,宝玉一时说不上来,黛玉便替他说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天高过雁哀,恰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接下来,便是酒底: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林妹妹所说的这一句酒令,已被多少朋友们,认可了,这很有可能,是林妹妹最终的写照。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其意思为:灿烂的晚霞与孤鹜在黄昏的天空飞翔,但显然,结合这一句酒令悲哀的氛围,她必定是没有闲心去欣赏如此的美景的。而在这一句的下一句,为“秋水共长天一色”,点明了,此时秋天的时间。

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4)

“风急天高过雁哀”,这一句。诚然是作者杜撰的,原句为“风急天高无过雁”,意思是说,大风的天气下,天空中是不会有大雁飞的。然而,在此,却出了过雁,这无疑说明了,她在离开贾府之时,因悲痛而全然不顾及恶劣的天气。

“恰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说明了她形单影只,并未同宝玉一同前行的凄凉境遇;当然,即使她离开贾府,也不可能是独自一人,至少,那个她从林家带来的奶妈王嬷嬷、丫鬟雪雁,会相伴在她左右。这里的折足雁,更多的指的是,她与宝玉分离的意思。

至于酒底:榛子非关隔远砧,何来万户捣衣声?榛子一词有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疏“榛栗”为“妇人之贽”曰:“盖以‘榛’声近‘砧’,取其虔于事也。”则“榛子”又可暗谐“虔子”,即一片挚诚、忠贞不渝的意思。以捣衣砧声喻怀人愁绪,前已屡见。末句用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想来,这句酒底,表现的是林黛玉离开贾府,独自居住时,情不自禁对宝玉的怀念之情。

林黛玉的《葬花吟》中有一句,“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此句,更是点明了黛玉去世的时间,是在暮春之时。

红楼梦23回黛玉干了什么(从龄官的离去入手)(5)

贾府中秋节时,林黛玉与史湘云联诗,有一句经典的诗句: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联系黛玉葬花,不难看出,此花魂,正指林妹妹本人。

至此,可以猜测出,林黛玉于秋天离开了贾府,在不久的暮春时节的一个晚上,回归太虚。

当然,对于她因何离开贾府,究竟是因何而死?在此就不做讨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