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

故事.01

幸运的“不幸者”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是因为我患了直肠癌,且初诊时已是晚期。而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优秀的医生团队,得到了效果很好的治疗。如今,我的病情已趋稳并走向治愈。

  • 一位肿瘤患者的期盼

2013年10月,我怀揣希望,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医,对徐瑞华教授团队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幸运的是,我的祈盼成真了。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过程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徐瑞华教授团队严谨的科学态度。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1)

图源:视觉中国

对待每一位病患,他们均做到了有理论、有研究、有实践,治疗小组对病人每一个细节(指标)进行系统分析,作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优选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回顾我的抗肿瘤治疗之路,也曾历经诸多坎坷——多次复发、药物导致大出血......

幸运的是,徐瑞华教授团队果断出手救治,综合施策,最终我得以转危为安。

三年多的时间,60多次的化疗,初诊晚期的我,经MDT综合治疗后,如今病情趋稳,并走向治愈。

  • 抗癌9年,3句话与癌友共勉

2013年确诊至今,在抗癌这条路上,我已经走过9年了。从这9年的抗癌经历中,我总结出3点经验,希望与癌友们共勉:

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医者父母心,无需无端质疑医生所做的治疗方案;

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哪怕期间多有波折;

家人一定要全力支持和悉心照料,病人要加强营养,努力提高免疫力。

最后,希望国家医保政策对重病救助越来越好,让普通民众能够治得起病,不至于雪上加霜;希望肿瘤防治医学研究成果倍出,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共享美好生活。

故事.02

这点痛,算的了什么?

  • 一次体检,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4年8月的一次体检,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被确诊为了直肠癌。

其实在确诊之前,已经有一些征兆了。

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出现了便血的症状。一开始我以为是痔疮,所以也没放在心上。但后来我的体重越来越轻,身体也越来越疲惫,好像怎么休息,都无法缓解。

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血便或脓血便最常见,大便变细亦需警惕,此外还有便秘、腹泻等;

2.腹痛:多为右侧腹部的钝痛;

3.全身症状:以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多见。

那时候我心里已经有一些疑虑了,但因为没有癌症的家族史,所以总觉得不可能是癌症。但在家人的催促下,我还是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最终确诊为直肠癌。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即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筛查: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

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黏液血便;

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确诊后,我做了手术。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术后我接受了约5个月的化疗。

化疗结束后,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我感觉自己已经没事儿了,加之工作繁忙,所以除了定期的到医院复查,其他时间并没有过多的注意自己的身体。

2017年底,我再一次到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我,肿瘤发生了肺转移。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2)

图源:视觉中国

在亲友的推荐下,我了解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MDT团队是该领域的权威,所以我抱着希望,来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医。

  • 三次手术

第一次手术以后,我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

整整9天,几乎所有的肠胃内容物都从我的口腔内溢出来。那种折磨与恐惧,让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没救了。

医生就我的情况开了病情讨论会,决定再次为我进行手术,并叮嘱我在手术前要多走动,把肠子“走顺了、走通了”。

在我太太的搀扶下,我努力忍着疼痛与不适,在医院的走廊上来来回回的走。最终,在手术的前一天,我的肠道通了。

算下来,前前后后我一共接受了三次手术。

  • 这点痛,算的了什么?

这三次手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但那时的我不断告诉自己,这点痛算的了什么?人活着,可能会面对很多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战胜它。

如今,我做到了。

后来,我曾多次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其他癌友,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即便可能要经历一些波澜和挫折,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

  • 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

回想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就医过程,我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肿瘤患者,医生团队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以及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无一不让我感到安心。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国家,也对很多国家的医疗设施和医疗环境有所了解。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时间里,我真正切身感受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不仅在医疗团队的医术和医疗设施等方面能够与一些发达国家匹敌,甚至在人文关怀、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到了远超其他国家。

在我看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真正做到了想病人所想,供病人所需,即便是细枝末节的地方,也都周全的考虑到了。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3)

图源:视觉中国

举个例子,我曾去过很多家医院,在这些医院里,你常常可以看到等候就医的患者们或蹲或坐在地上,因为医院没有为患者们设置可以坐着休息的椅子。但事实上,患者们,尤其是肿瘤患者的身体因疾病影响,是非常疲乏且需要休息的。而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我看到了几乎所有方便患者停留的地方,都有供患者坐着休息的椅子。

不断更新更为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为满足患者需求而进行全面调整,有医德,有医心,有医技,这就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 5点经验,与癌友共勉

1.肿瘤重在预防和早诊早治,一定要重视肿瘤的筛查,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选择一家好医院,一位好医生。

记得一次化疗回家后,半夜十二点多,我突发身体不适,在云诊室咨询王峰教授,原本没抱希望,但王教授马上回复了我,让我立刻去医院,对我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所以,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一位热心、细心、有责任心的医生是至关重要的。

3.相信医生,遵从医嘱。

4.进行自我管理。生病后,为了身体,你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

以我为例,我有三十多年的“酒龄”,但生病后,我戒了酒,如今滴酒不沾。在饮食方面,我会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少食多餐,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即便是因化疗而没有食欲的时候,我也会努力进食,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5.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今,我的心态很乐观,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我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故事.03

在崩溃中自愈

  • 因为大意,导致我确诊时已是III期

其实在确诊之前,我的身体已经发出了一些异常信号。

我常常头晕、腹泻,但我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所以自己吃了点药,就把这事儿“翻篇”了。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4)

图源:视觉中国

那天我在朋友家喝了酒,第二天一早发现大便是黑色的。联想到之前的一系列症状,我也不免心里犯起了嘀咕。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到医院做了肠镜,最终确诊为直肠癌。

回想起既往的生活习惯,我喜欢吃各种肉食,极少摄入蔬菜瓜果,同时也不喜欢锻炼,每天几乎都要坐十几个小时,而且常常在有便意的时候没有及时排便,我想这些原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2]

1.结直肠癌家族史。

有研究发现,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人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

2.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

3.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于2018年发布的第三版《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简称为“2018年WCRF/AICR报告”)指出,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g,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

4.糖尿病。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38倍和1.20倍。

5.肥胖。

2018年WCRF/AICR报告指出,体质指数每增加5k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6.吸烟。吸烟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

7.大量饮酒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我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只是当时的我选择了忽视。

我时常在想,如果当时我能重视起来,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明确诊断,或许就不会像如今这样,发现时已经进展到III期了。

  • 临床研究带来了更好的疗效

确诊直肠癌后,我一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王峰教授针对我的病情,为我先后悉心制定了数套治疗方案,病情得到了较好控制,没有出现进一步恶化。

我一直期待能有一种药物可以改善我的病情。

一年前,王教授建议我参加一个临床研究治疗,相比之前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开始,我还是比较担心的,担心临床研究方案没有效果。在王教授的详细介绍下,我打消了顾虑,下定决心同意参加。

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治疗效果远超出我的预期,病情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改善,我很感谢王教授建议我参加这个临床研究。

  • 后遗症的折磨,让我一度想放弃治疗

这几年,因为直肠切除手术后遗症,我每天要去卫生间十几次,尤其是晚上,我的睡眠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很多时候,因为无法控制便意,一不小心就会拉到裤子上。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5)

图源:视觉中国

在后期治疗过程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脚麻等症状也让我感到非常痛苦,甚至多次想放弃治疗。

在我绝望之际,是王教授多次为我做心理工作,鼓励我克服困难,坚持治疗。

随着病情得到控制,我也逐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回想起来,我的病情之所以能长期得到有效控制,与王教授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密不可分。

  • 抗癌6年,4点经验与癌友分享

当身体发生异常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

坚持锻炼。这几年,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会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走一万步以上,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

充实生活,放松心态。业余的时间我会看短视频、听小说、歌曲,尽量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时候,我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是个癌症病人。

如今,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的医疗团队为我的健康保驾护航,我相信再活个六年也不是梦。

故事.04

历经波折,最终完全缓解

  • 2年免疫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

2019年对我来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的11月份,我因为腹部疼痛,到医院进行检查,最终确诊了结肠癌。

手术后,我接受了8次化疗。2020年7月份,在一次检查后,医生告诉我肿瘤发生了腹壁转移。在徐瑞华教授的建议下,我接受了免疫治疗。

我很幸运,免疫治疗的疗效很好,达到了完全缓解,而且并没有对我的身体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也没有过多的影响我的生活。

  • 3点抗癌经验,望与癌友共勉

健康生活,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

相信医生。我的疾病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完全缓解,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的精湛医术密不可分。

生病不是生活的全部,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肿瘤无疑会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影响,求医之路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始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抗癌路上可能遇到的坎坷。

或许我们并不能改变一些事情,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去克服困难。

故事.05

副作用让我饱受折磨,但我一定会好起来

2018年一次常规的检查中,医生发现了一个肿块。随后,我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是中期肠癌。

多方面了解后,我怀揣着希望,选择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这家权威医院就医。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主诊医师徐瑞华教授。

徐教授看了我既往的检查报告,并再次对我进行了检查,针对我的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复发转移扩散的区别(复发转移是死亡通知书)(6)

图源:视觉中国

化疗的副作用让我饱受折磨,但我始终相信,配合徐教授的治疗方案,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 第二次手术

2019年5月,肿瘤发生了肺部转移。

经过多学科会诊后,我在徐教授的建议下,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右肺部上肺叶切除术。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我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术前,护士细心教我如何做有效咳嗽等术后康复锻炼;术后护工会每天来到我的病床前帮我拍背排痰和清洁身体;每天医生查房时都会细心观察我身体恢复情况;有事时护士总是随叫随到......

如今,我已经抗癌三年了,情况稳定,每次复查结果都很好。

我想以我的经历告诉和我一样的肿瘤患者们,要信任你的医生,相信如今的医疗水平。同时要坚定信念,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也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也要放平心态,不要思虑太多,努力、乐观的过好每一天。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时常看到很多肿瘤患者在确诊初期就放弃了。他们没有信心去对抗肿瘤,特别是已经发生了转移的患者,可能直接就自己给自己下‘死亡通知书’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感慨道,“事实上,如今很多肿瘤患者,包括一些晚期的患者,都能够获得长期的生存,并且生活质量很高,几乎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少数带瘤生存的晚期患者,生存时间甚至可以超过20年。”

“如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患者总体的治愈和生存情况,已经和美国一些一流医院处于同一水平了”徐瑞华教授说道,“所以希望肿瘤患者们不要放弃希望,肿瘤并不等于‘死亡通知书’。请信任医生,相信多学科会诊下的综合治疗、疾病全程管理以及新药、新方案等,一定能够改写肿瘤患者的结局,为肿瘤患者带来好的预后,以及长期的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2):1691-1698. DOI:10.3760/cma.j.cn112137-20190924-02103.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1):1-28.DOI:10.11735/j.issn.1004-0242.2021.01.A0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