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

因为喜欢,所以专注

博易地理

2020.4.20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也是高考原理类题目常考的地方。其循环过程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自然要素和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PS:高考自然地理的原理类主要有热力环流、水循环、整体性3大类。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1)


水循环常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水循环环节

如下图所示,A 蒸发 ,C 水汽输送 ,E 地表径流,G 地下径流,H下渗。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2)

水循环示意图

二.水循环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3)

水循环类型

三.水循坏的影响因素:

(1)自然影响因素

3.1 蒸发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4)

3.2 水汽输送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风:季风、信风、西风等,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

3.3 降水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5)

3.4 地表径流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6)

3.5 下渗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7)

3.6 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主要受地表径流和下渗。如喀斯特地区地下溶洞和地下暗河多,地下水含量较多,而地表水较少。

(2)人为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表现有:植被破坏(保护)、围湖造田、水利工程(调水工程、水库、大坝等)

四、水循环的意义和作用

(1)分析湖泊性质

湖泊根据湖水性质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从水循环过程看,注入湖泊的河水从陆地上带来盐分,如果没有河水或者地下水的排盐作用,经过强烈的湖水蒸发之后就是咸水湖;如果有河水或者地下水常年流出,起到排盐作用,就属于淡水湖。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8)

(2)分析水土流失强弱

水土流失强弱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有着直接关系。受地表植被、地形坡度、降水量的大小等影响,如果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就重,相反就轻。如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减小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9)

(3)分析沼泽湿地的形成

影响沼泽湿地的环节有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例如高纬地区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包括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河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的汇入,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存在地下冻土不易下渗,蒸发量小等。

高考地理专题图文精解(高考地理微专题)(10)

这是这一期的高考地理微专题,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