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得房率一般是多少,快看看你家的得房率正不正常

我们有没有想过,现在的高层建筑为什么往往是两梯四户而不是两梯三户?为什么高层建筑的得房率在逐年下降?为什么小高层洋房的得房率就是要比高层高不少?这些问题是不是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我们有没有深究过底层的原因,知道这些原因对我们买房有没有帮助?下面就向大家科普一些得房率的秘密。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销售面积的一个比值。

得房率=(房屋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比如说: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00平米,公摊面积30平米,则该房屋得房率为:(100-30)/100=70%。

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直白点儿说就是如果你购买了一套100平米、30000元/平米、得房率70%的房子,其中210万买的是套内建筑面积,90万买的是公摊面积。

所以,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一般来说,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住户住久了会有压抑的感觉。

楼盘的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较高,基本控制在85~90%,小高层得房率约80~85%,高层一般在75~80%,写字楼为55~60%。

房子的得房率一般是多少,快看看你家的得房率正不正常(1)

影响得房率有哪些因素?

1)楼盘形态

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2)房型结构(几梯几户)

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3)物业类型

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面积不能算做公摊面积,如: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