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民间谚语50句(不可不知的民俗精华)

实用民间谚语50句(不可不知的民俗精华)(1)

(作者:孙常胜)

601、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出廉洁的生活作风。

602、大懒使小懒,小懒翻白眼。

原意是指两个人都非常懒惰。

现多批评那些上级单位将工作层层“批发”给下级单位,下级单位又将工作转嫁给基层单位的现象。

与谚语“大懒使小懒,小懒使门槛,门槛一伸腿,你懒我也懒”是一个意思。

603、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上甜。

意思是说人只有吃得千辛万苦,才能得到更幸福的生活。

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知乐上乐”意思一致。

604、芝麻开花节节高。

原意是指进入成熟期的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接着再开花,然后再继续拔高。现多比喻人的生活好上加好。

与“甘蔗到梢节节甜”意思相近。

605、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跟个“步撵”的。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越了后面的,是甘居中游、满足现状的意思。也指为人处事要知足常乐。

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意思一致。

(注:步撵,邳州方言,指徒步行走。)

60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辈们栽下的树木,要经过几辈人之后 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后辈人才能在树下乘凉,说明树木生长需要较长时间。现多比喻目前从事的工作或事业可能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给后人带来好处。这句话出自清代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607、清贫常乐,富有多忧。

穷人虽然没有多少财富,但是他们却拥有很多快乐和幸福;富人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是他们的生活可能过得并不幸福。

与谚语“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意思相近。

608、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这句谚语具有很深的佛学哲理。意思是说人在享受美好快乐生活的时候,要用一颗反省之心,谨慎之心,回报之心,感恩之心来对待,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否则,不仅不能很好地享福,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甚至造成生命的缩短,所以说对待享福是有一定先决条件的。

受罪本身就是磨炼自己,惩罚自己,克制自己,这样在受罪的同时不由自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修行了自己、历练了自己,如果能正确把受罪看成是修行、磨炼,勇于接受,那么决定宿命的道德因素就会增加,这样就不会引来灾难,有时受罪还会破除灾难。所以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受不了的罪,而且常常还会出现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因此,能把受罪看作是享福的人常常会笑到最后,因祸得福。

609、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有福气的人即使不用奔波,福气也会降临到他(她)的身上;没有福气的人即使再怎样劳累,福气也不会光临到他(她)的身上的。

610、天上不会掉馅饼。

世上本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就如同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遇到“好事”要仔细甄别,千万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611、身在福中不知福。

明明生活在幸福之中,却并不感到幸福。形容人对富裕生活的不满足。

612、一俊遮百丑。

一个人有很多缺点,但是如果有一个大的优点,也就遮盖了他所有的缺点,使得人们只记住了他的好处或优点,而不计较他的不足。

613、穷人无灾就是福。

家境贫穷的人经不起折腾,家中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幸福。

614、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居家过日子,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购买和支出要有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生活有连贯性。

615、节约好比燕街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勤俭节约就像燕子衔泥垒窝一样靠一点一滴积累,才能聚少成多;而铺张浪费就好比大河决堤一样迅速,再好的基础也转眼就化为乌有。

616、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

老百姓家中做一件新衣服往往要穿好多年,直到不能再缝补为止。这句谚语诞生在我国60年代初,那时我国资源极为匮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差。

现多比喻过日子要例行节俭。

617、家有万贯不如日进分文。

意思是说家中有很多财富,如果不会理财,只能会坐吃山空,一点一点减少;而对于那些虽然没有甚多积蓄却能天天赚点小钱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希望。

618、若要富,鸡叫三遍离床铺;若要穷,天天睡到日头红。

意思是说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经过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幸福生活;凡是贪图安逸、怕吃苦、怕受罪的人,他们的家庭生活一般不会幸福。

619、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娘恩。

原意是指不成家立业不知道生活的艰难,不生儿育女无法理解做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

比喻要节俭过日子,懂得孝敬父母。

620、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比喻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连的,集体或者家庭好比是一条大河,个人好比多条小河,大河里的水多了,小河里的水就不会干枯。集体或者家庭的经济实力壮大了,这个集体或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也相对富裕,如果集体或家庭经济实力衰弱,而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621、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说起这句谚语,还有一个凄惨的故事呢。

传说汉朝时期,在下邳城北岠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姓赵,人称赵老汉,一家三口,老伴和儿子赵影,相依为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赵老汉是个勤快人,一天到晚忙在田间劳作,不仅将几亩薄地打理得五谷丰登,而且种了半亩菜园子,一年四季既有粮吃也有菜吃,是个难得的“田把式”。赵老汉的老婆贤惠持家,织布纺纱,把小日子料理得井井有条,吃穿不愁。周围的百姓都羡慕赵老汉家庭幸福,然而赵老汉却心事重重。原来,儿子赵影年近十八,虽说长得五大三粗,却出奇地懒,既不帮助爹爹种田管理菜园,也不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是睡到日头三杆,就是和一帮狐朋狗友胡吃乱喝,不问家事。

不久,赵老汉为儿子娶了个媳妇贾如花。本想让媳妇管一管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哪知这儿媳妇也跟儿子一样,油瓶倒了也不扶,叼吃憨喝,就是不问家务事。气得赵老汉夫妇要多伤心有多伤心。这一年秋天,赵老汉和老太婆把儿子、媳妇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说:“爹娘老了,爹娘养儿能养小,不能养老,你们也老大不小了,俗话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这几年我们老公俩就是靠勤俭节约才有今天的安稳日子,你们从此以后要‘鸡叫三遍离床铺’,男的耕作,女的织布,这样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小两口口头答应,心里却不在乎,还是一天到晚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就没把老公俩的话放到心上。

过了两年,赵老汉夫妇见儿子和媳妇还是横草不竖,竖草不横,他们又气又恨,先后过世了。

赵老汉夫妇去世后,赵影和贾如花吃喝着老公俩留下来的家产,几亩良田也不耕作,半亩菜园也不种菜,小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到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夫妻俩连件棉衣都置不起,房子也摇摇欲坠,一场雪雨袭来,房子塌了,赵影和贾如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后人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将这个故事讲给年轻人听,从此“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通过这个故事,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勤俭持家,幸福生活才能代代相传,否则,日子会越过越差,甚至穷困潦倒。

622、打盆理盆,打罐理罐。

指双双在争吵过程中,要一码归一码,就这件事解决这件事,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扯进来。

623、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无论家中有多少人口,都要有一个人来管理家事。现引申为办事拿主意要依靠核心人物。

与谚语“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意思一致。

624、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不要等到了悬崖边上再收住马的缰绳,船到了江心再补漏水的船洞,这时已经晚了。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再采取补救措施已经来不及。

625、大江大浪都过去,小河沟里翻了船。

大的江河湖泊都航行正常,到了小的河沟里却翻了船。

比喻粗心大意导致事情办砸了。

62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经历过一次挫折或打击之后就变得胆小怕事了。

现在引申为一旦受到过伤害见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与“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致。

627、秦桧也有“三个相好”的。

人活一生,大都有几个相处得比较亲近的朋友,即使像秦桧这样的奸臣,也会有三个能在一起说真话的朋友。

(注:三个相好,是指秦桧的妻子王氏,张俊和万俟呙,他们合谋,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

628、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也说“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意思是说诚信的人说话算数,只要话一说出口,即使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

629、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虽然走了,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给别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就像大雁飞去,留下了一路的鸣叫声一样。

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该做一些有益于后人的好事,留传给后代。

63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有志向、有理想、做事能成功的人不在年龄大小;没有志向、没有理想的人即使年龄再大也是虚度光阴,白活一辈子。

631、吃了不疼撒了疼,算计不到要受穷。

告诫人们居家过日子要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同时还提示人们做事要有计划,不要随便开支花销。

632、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越是贪玩越不想劳动,越是经常吃好东西越贪食。也说“人越习越懒”。

与谚语“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意思相近。

(注:嬉,就是玩的意思。)

633、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

亲戚朋友之间要相互走动,经常见面,相互拜访,这样才能关系融洽,感情真挚。如果亲戚、朋友之间长时间不见面,缺乏沟通和联系,再亲近的亲戚、朋友也会感情疏远,没有了共同语言,就会形同陌路之人。

634、亲戚换箢,邻居换碗。

亲戚或邻居之间应该经常走动、来往,你送我一碗肉,我送你一碗鱼;你给我一箢子米,我给你一斗面,这样才能相互联系,越走动越亲切,否则即使是再亲近的亲戚、朋友,多年不走动,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陌生或疏远了。

箢,读音:[yuān],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635、走满天下端着碗,光喜勤快不喜懒。

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喜欢多做事少说话、勤快的员工,不喜欢光说话、不做事的懒汉。

636、寒冬腊月,冻死懒汉。

劳动可以抵御风寒。

与谚语“十冬腊月,冻死懒汉”、“饿死穷鬼,冻死懒汉”意思一致。

637、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说起这句谚语,还有一个传说呢。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是习武之人,由于有勇有谋,年轻时在军中就被士兵们称作英雄,但他外出时常常不带银两在身,要么骗吃溜喝,要么讹诈百姓。

有一次,赵匡胤一人在外身无分文,天气炎热,又饥又渴,来到一个西瓜园前,见一位老汉在田头卖瓜,赵匡胤想白吃西瓜,打算先吃完再问价,然后就说西瓜价钱太贵,没打算付钱。于是,赵匡胤一口气要了十几个西瓜,吃饱喝足后问老汉:“老头,你这西瓜多少钱一斤?”老汉伸出一个指头,赵匡胤以为他会说一筒子钱,心中暗暗高兴,刚想讹诈老汉嫌贵,没想到老汉却说:“你吃的这堆西瓜我只要一文钱”。这下可把赵匡胤难坏了,天底下没有比一文钱再少的钱了,即使是一文钱,赵匡胤身上也没有,原来打算讹诈骗吃的计划破灭了,赵匡胤彻底被难倒了,老汉见赵匡胤连一文钱也拿不出来,就笑着说:“这位将爷,我就知道你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做人要诚实,不能有坑人之心,今天你虽然拿不出一文钱,我老汉也会白送你西瓜吃的,只是以后你再也不能做这种骗吃溜喝的事了。”一席话说得赵匡胤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脸上红一块,紫一块,本想发作,可自己身上确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怎么再和别人理论?只好低着头任老汉数落。

从此,赵匡胤彻底洗心革面,潜心读书修行,习武健身,诚信处事,再也不做那些骗吃溜喝的事了,最后在陈桥驿站发生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推拥他做皇帝。这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的来历。

现多引申为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却被一个小问题难倒。

638、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话说古时候邳州有个赵员外,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青山,长得聪明伶俐,小儿子叫红山,长得憨厚质朴。赵员外手下有两片山岗,山上长满了树木,一生靠烧木炭为生。

这一年秋天,赵员外感觉自己快不久于人世,就将两个儿子叫到了跟前,把东山岗分给了青山,把西山岗分给了红山,然后就撒手归西了。父亲去世后,弟兄俩人各自成家,做起了父亲留下的祖传手艺烧木炭的营生。由于西山岗树木茂盛,能烧出很好的木炭,加上红山人很勤快,因此小日子过得很富足。但是红山只知道采伐木材,不知道如何保护山林,五年之后,树木便被他采光了。西山岗变成了秃山岗,红山于是在山岗上种起了庄稼,不料一场暴雨将他的庄稼全部冲走,红山没有了生活来源,便投靠哥哥青山。当他来到哥哥的东山岗却发现,哥哥的生活过得十分富有,一打听原来哥哥是这样经营的:东山岗原来树木稀少,青山便将能烧炭的木材砍伐,烧炭维持家庭生活,在砍伐后的半山坡重新种下小树苗,他在山坡下开荒种田,饲养牛羊,前几年的生活虽然很拮据,但是等过了五年之后,岗上树木全部变成了成片林,岗下庄稼连成了片,饲养的牛羊也成了群,暴雨袭来,由于山上有防护林,所以山下的庄稼一点也没有损失。红山见哥哥的东山岗山青水秀,便非常奇怪地问哥哥其中的缘因,青山深有感悟地告诉了红山:“你靠山吃山,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投入,当然只会坐吃山空喽。”红山听后,若有所思。决心学习哥哥的经营之道,重新在西山岗上栽树造林,重操旧业。后来,人们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现多指做事要有长远规划,不要因眼前利益而丢掉传统的东西,只要留着,将来就有希望。

639、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原意是指在舞台上表演哪怕只有三分钟的时间,但为了这台上三分钟,可能要需要付出十年的努力才能成功。

比喻只有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640、庄户老头不识货,上来先捡大的摸。

讽刺人的眼界不开阔,不论什么东西,都认为个头大的就是好东西。

与“识货不识货,先捡大的摸”、“赚钱不赚钱,先赚个肚儿圆”意思差不多。

641、庄户老头生得怪,越贵越不卖。

由于广大农民朋友对商品价格信息把握不准,越是价格上涨,越有惜售心理,惟恐出售之后价格还会上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实这种惜售心理往往会给广大农民朋友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只有抓住商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642、要想人前嫌贵,必得人后受罪。

一个人要想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或优越的生活,那么他(她)一定得在背后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643、干活不随东,累死也无功。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作主张,一切都要听东家的安排,按照东家的意思和设想去做,这样才能会令东家满意。否则,哪怕你做得再多,做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俗称“出力不讨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也可以理解为做事要找准目标,不能盲目瞎干。

(注:东,指东家,古时候长工对雇佣自己的人的一种称呼。现多指老板、主人的意思。)

644、为听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

“拉魂腔”,也叫肘鼓子,俗称柳琴戏,是流传于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一种地方戏曲,主要曲目有《孟姜女哭长城》、《喝面叶》、《王三姐住寒窑》等。由于邳州人喜欢听拉魂腔,因为听拉魂腔入迷闹出的故事数不胜数。这句谚语其实就是一个与“拉魂腔”有关的故事。

话说艾山脚下半店村有位大嫂叫莲花,打小为闺女时就喜欢听“拉魂腔”,庄上只要有来唱戏的,她就是不吃饭也要去听戏,因为爱听戏,不知被父母骂过多少次,但莲花就是改不了这个习惯。转眼到了出嫁的年龄,莲花嫁到了连防街,不到一年便生了胖小子。

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邻村涧沟庄来个戏班子,唱的是“拉魂腔”《喝面叶》,莲花听说后,胡乱扒拉了几口饭,从床上抱起儿子,便上涧沟庄走去,由于走得急,也没仔细看看孩子,赶到戏场,找了个麦瓤垛,坐下想哄哄孩子,一看怀里抱的是个枕头,原来,莲花光想着听戏,到床上错把枕头当儿子抱来了。听戏的人听说这事后个个都笑得前仰后合。

从此,“为听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的故事便在邳州四邻八乡流传开了。

“为听拉魂腔,摸黑十里不算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645、刀子嘴豆腐心。

比喻人说话特别尖利、刻薄,像刀子一样锋利,但是心眼却特别善良,宽厚仁慈。

646、嘛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不要错过机会的意思。与“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意思一致。

647、提着裤子骂光腚。

意思是说大家都光着身子,你还刚刚提起来裤子,就指责别人不雅。

与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意思差不多。

648、宁舍一顿饭,也要把“竹马”看。

邳州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表演者腰上系挂着“竹马”、或“麒麟”,手挚马头、麒麟头,身穿古戏服,着彩妆,扮演历史人物,表演出各种跑马阵势,是邳州传统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原邳州滩上乡文化站站长屈绍金被评为邳州跑竹马项目传承人。

这句谚语是说邳州人喜爱看“跑竹马”这种舞蹈的意思。

与谚语“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是一个道理。

650、屋搭山,地邻边。

房屋与房屋紧挨着一道山墙,土地与土地连着地边。

比喻两家或两地之间关系非常近,关系密切的意思。

(插图17、过的桥比走的路多)

651、不经厨子手,烂酱气。

原意是说没有经过厨师做的菜,味道就不太好吃。现多引申为没有经过专业人士操办的事情,难免会有缺陷或不足。

与谚语“不经厨师手,难得五味香”意思一致。

652、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日子过得好,生活富足安逸,就容易起淫念之心;家境贫寒,饥肠辘辘,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很容易让人升起盗窃的心思。

653、远水难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原意指远处的水不能立即解决口渴的问题,远道的亲戚不如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忙。

现多引申为慢的办法救不了燃眉之急,还是眼前的办法有用。

654、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此语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是说幸运的事情不会连续来到,而不好的事情却会接二连三地到来。

655、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指人的事业,十分之三是上天注定的,七分是要靠自己努力得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改变当前不利因素,抓住事物发展的基本要素,使事物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成功。

656、大意失荆州。

荆州(在湖北省)是三国时期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会点上的一座城市。赤壁之战后,曹操失败而归,刘备从东吴国主孙权手中借走了荆州,并无归还之意,因此吴国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蜀国丞相诸葛亮启用关羽据守荆州,可以理解为刘备已将蜀国的半壁江山都托付给了关羽。孙权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欲娶关羽的女儿做儿媳,这本是巧妙的政治联姻,此时关羽本应以大局为重,权衡利弊,即使不同意与孙权做亲家,也应该婉言回绝。可是关羽缺乏远见卓识,不仅当面辱骂了东吴来使,更说出“吾虎女岂配犬子”这样的气话,如此行为,使关羽与东吴的关系自然水火不相容。然而关羽又在下属面前,骄横无比,导致其下属表面上听从关羽的指令,而实际却对他恨之入骨。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趁虚而入,袭击了荆州,导致荆州失陷。这就是“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现在多比喻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造成重大损失。

657、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议论别人和被别人议论都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千万不要过分计较,度量要大;听了别人在背后的议论自己也不要生气,想想自己不也是经常在背后议论别人吗?

658、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原意是指一个画家画龙画虎画得再像,也很难以画出它们的骨头构架,对一个人的了解再详细也很难知道他的心理想什么。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在相信对方的同时,也要防备对方一手,以防吃亏上当。

659、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

原意是指不要殴打没有娘的孩子,不要谩骂正在向你赔礼道歉的人。

现多引申为为人处事要心地善良,待人接物要宽厚仁慈。

660、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天气长时间干旱,田地里的庄稼要干枯了,这时正巧下了一场大雨,正是及时雨,是庄稼人天大的喜事,此谓第一喜。

独自外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忽然见到老乡或老朋友真是喜从天降,既高兴又激动,此谓第二喜。

经过多方磨难,终于找到意中人,有幸结为良缘,这是人生的第三喜。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坐了十年冷板凳,终于有一天考取了功名,在皇榜上发现了自己的姓名,这是何等的惊喜?这是四喜。

综上所述,这四句谚语称之为人生“四大喜事”。

661、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少年的时候,母亲去世,没娘的孩子像根草,任人践踏,受历千般苦难。

中年的时候,妻子去世,留下孩子无人照料,既当爹,又当娘,苦不堪言。

老年时本来指望儿子养老,没想到儿子突然离世,意外身亡,撇下一对孤苦伶仃的老年人无人照料,生不如死。

这是人世间最不幸的“三大难事 ”。

662、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小儿。

皇帝喜欢长子,是需要把他当作接班人培养,他的江山需要长子来继承。而平民百姓没有多大的家业也需要儿子来继承,很自然喜欢把小儿子带在身边宠爱玩耍。

663、让他三尺又何妨。

这是一个真实的典故。话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在朝为官,他的家人居住在桐城县城,有一年家中建房和邻居吴某因为宅基地地界发生纠纷,张英的家人连夜修书一封,请张英为家里撑腰,张英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回信道:“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信后,主动将墙基让了三尺。吴氏深为感动,也主动将自家的宅基地院墙退让了三尺,从此,两家之间就出现一个六尺的巷道。消息传遍大江南北,许多百姓深为感动,经常拿这句谚语来教育子孙后代,后人也把这个巷道叫做六尺巷,现在这个“六尺巷”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664、亲戚不交财,交财断往来。

亲戚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经济或金钱上的交往,否则,双方会因为纠扯不清的钱财关系而疏远了亲情、友情、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665、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老年人本身就阅历丰富,再经常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素有计谋的书,很容易勾心斗角,不利于静养,更不利于身体健康。少年气盛,如果经常阅读《水浒传》,就会过早地染上其中的蛮横、冲撞、无理、打打杀杀等劣习,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666、有钱不买半年闲。

原意是指居家过日子,即使家中有钱也不要购买闲置半年都不用的东西,因为那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占用家中财产。现在多指购买的物品得不到利充分用,放在那里“沉淀”,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消耗了资源。

667、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生穷。

居家过日子,不怕吃饭,不怕穿衣,就怕不会理财,消费无计划。

668、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个和尚没有选择,只能自己挑水吃;两个和尚为了互相不吃亏,平分劳动,就只能抬水吃;三个和尚就不好分配了,一人挑,肯定不干,两人抬,旁边还有一个没事可干的,让他闲着?大家会觉得不公平,所以三个和尚只能没水吃。

当然,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健全分配机制,在充分民主监督的制度下,三个人一起打水吃,肯定比两个人更有劲。

669、得势的狸猫欢如虎,去势的凤凰不如鸡。

原意是指猫咪虽然弱小,但是如果得势,就会像老虎一样凶猛。凤凰如果落错了地方,可能它的处境连鸡都不如。

现多引申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一旦有权有势,就会上蹿下跳,欢欣鼓舞;如果失去了权势,其下场还是可悲的,处境会无比痛苦。

与“虎落平原被犬欺”意思一致。

670、“看二行”不嫌局大。

意思是说看热闹的人一边围观一边煽风点火,惟恐事情闹得不大。

(注:看二行(音xing),邳州方言,看热闹。)

671、三句话不离本行

从前,在邳州距山脚下,有个大王庄,庄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庄上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他们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一个是使船的。谁家有个矛盾或纠纷,都请他们前去说事。

这一天,村里王大锤弟兄俩分家,由于人多口杂,分了三天也没有分清,于是,请四人前往说事。四个人觉得这事复杂,就在厨师家里开了个“碰头会”。

厨师先说;“依我看,不如快刀斩乱麻,别锅碗瓢勺分不清!”

裁缝接着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要让针过的去,线也过的去才行。”

赶车的接过话茬说:“嗨,以前咱也不是没有处理过这种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使船的听了不耐烦地说:“咱别在这里磨叽了,依我看,到了他家再见风使舵吧。”

厨师的媳妇听了,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真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啊!”

她的话刚一落地,大伙儿全都乐了,原来,厨师的老婆是个做小买卖的。

从此,“三句话不离本行”就流传开了。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什么人随便说上几句话,都可能与自己的职业有关系。

672、人靠衣裳马靠鞍,母猪搽粉赛天仙。

一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就能体现出他的个人品位及内涵;一匹马配上什么样的马鞍骑乘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即使是丑陋的母猪只要给它打扮打扮,也会像仙女一样漂亮。

现多引申为包装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与谚语“人靠衣装马靠鞍,狗配铃铛跑的欢”、“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意思一致。

673、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

男子汉要帅美最好穿一身黑色的服装才能显得其庄重典雅;女孩子要娇俏艳丽最好穿戴一些素白色的衣裳,才能显得楚楚动人。

674、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钱多了什么事都可能办到,形容金钱万能。说起这句谚语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众所周知,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人是东汉人蔡伦。起初,蔡伦造出的纸张堆积如山,可是由于人们不了解纸张的用途,因此长期无人问津。头脑敏捷的蔡伦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事先蔡伦和母亲商议好,先放出风去,就说蔡伦暴病而死,死后将蔡伦头朝南脚朝北放在堂屋中间,脸上盖着蒙脸纸,然后将家中的纸张铰成钱状,天天烧纸,还得暗地里给蔡伦喂饭,烧到七天后,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吊孝,到时他再复活,复活后他自有一套理论告诉大家,到那时他的纸张就不愁卖不出去了。为了能将纸张销售出去,母亲只好按照蔡伦的计谋行事。

就这样,母亲按照蔡伦说的,天天为蔡伦烧纸,还暗地里给儿子喂饭,到了第七天,正当亲朋好友到齐后准备送殡时,蔡伦却复活了。大家吃惊地问蔡伦:“你死了七天,为什么能够复活呢?”蔡伦看了看亲朋好友,又瞅了瞅母亲为他烧的纸灰,非常认真地说:“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我死后,多亏了母亲为我烧纸送钱。”说着,指了指地上一盆纸灰说:“我到了阴间,鬼卒将我带到十八层地狱,安排我做推磨鬼,我的母亲在我死后,天天给我烧纸,到了阴间就是金钱,我拿着母亲送给我的钱,偷偷塞给一个小鬼,让他替我推磨,然后,我又用金钱去打点各级鬼官,直到买通判官和阎王爷。他们一查我的阳寿,才发现有鬼把我抓错了,所以才将我放了回来,我才有机会复活,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大家一听,信以为真,从此,只要有人死去,就到蔡伦那里购买纸张,用纸盖上人的面部,在死者头前放上三碗饭,并不住地烧纸,停尸三天或七天,希望人能够复活。打那以后,蔡伦造的纸张供不应求,再也没有积压过,这就是纸张最初的用途。

676、多问路,少走路。

经常问路的人就不会多走冤枉路。

677、门里出身,不会也通三分。

生长在有手艺(如传统的铁匠、木匠、泥瓦匠等)的家庭里,即使做出的工艺活不是很专业,却也很像样子。

678、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做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去尝试,如果不愿意去实践,是永远学不到真本领的。也指光有理论没有实践达不到最佳效果。

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干一干”意思相近。

67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把唐诗三百首熟读背诵,即使不会作诗也能胡诌几句。

现多引申为熟能生巧的道理。

680、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句话原出于宋朝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原意是指靠近楼台的地方最先能得到月光的照射。

现多引申为由于靠得近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681、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买东西的顾客都没有商家精明。

682、吃过黄连苦,才知蜜饯甜。

意思是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知道幸福的滋味。

683、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女人在一起就十分热闹,像唱戏一样精彩。

684、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指心急办不成大事。也指欲速则不达。

685、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句谚语出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意思是说,再公正、清廉的官员也很难理清家庭纠纷。

686、人多乱,龙多旱,老婆多了吃不上饭。

指互相推诿扯皮,最后大家都没有好下场。

与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个意思。

687、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有比较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688、酒香不怕巷子深。

原意指好酒的香味哪怕巷子再深也能闻到。

现多指形容好的东西总会被发现,不会被埋没。

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相近。

689、猪不替羊死。

原意是指逢年过节的时候,主人家既想吃猪肉(杀猪),还要吃羊肉(杀羊),猪和羊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厄运,谁也代替不了谁。

现可以理解为当两个人同时落难的时候,双方相互诋毁,相互揭发,最终的下场是一致的,谁也难逃死亡的厄运。

690、省了盐,瞎了酱。

为了节省少部分开支,结果受了更大的损失。

691、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指没有一定的本领就不要逞能。

与谚语“没有那么多头发,就别窝那卷”意思相近。

692、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世间的人为了追求金钱连性命都能搭上,鸟儿为了吃到食物有时会不顾一切,最后可能也会丧失生命。

69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形容性情相同的人聚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而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即使聚在一起也没有话可说。

694、多一碟子淌一碗

比喻占一点小便宜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695、阳光是个宝,越晒人越好。

经常晒晒太阳,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钙、磷等物质,而且还可以延缓人的衰老。

“太阳是个宝,常晒身体好”也是这个意思。

696、贵人不穿棉,冻死怨天寒。

所谓的有钱人、“贵人”为了亮俏,冬天不穿棉衣,却抱怨天气寒冷。

697、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

经常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尤其到开花较多的环境中锻炼,人是可以健康长寿的。

据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往往很少得癌症,而且平均寿命比一般人长。这是因为花卉除了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之外,或浓或淡的花香还是一剂保健良药,使人怡情、醒脑、安神和祛病。如水仙花含丁香油酚、苯甲醛、栓皮醇等挥发油,常闻可祛风除热;芍药花含芍药甙等,其气味有助于平抑肝阳,缓和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杜鹃花含花色甙、黄醇酮类,是缓解老年支气管炎的天然“保健品”;茉莉花芳香化浊,有助开窍,其气味能减轻头晕、目眩、头痛、鼻塞等症;菊花含有龙脑等挥发性香物,对头痛、头晕者有益……

698、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意思是说,做事要遵守客观规律,做事要实事求是。

与谚语“扑鱼要下水,伐木要入林”意思一致。

699、家鸡打得团团转转,野鸡不打漫天飞。

意思是说,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哪怕再吵、再闹、再打,孩子都不会轻易离开家庭;而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作为家长则不敢过分指责。

700、天下的弓都是弯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比喻所有正确的道理都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没有私心、感情作用,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