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城市套路深回到农村处处坑(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

都说城市套路深回到农村处处坑(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1)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中,总有一代人要背井离乡,而80后无疑就是这代人的典型代表。

很多在大城市定居的80后都是从偏远的农村过来,为了能在城市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付出了鲜为人知的艰辛。

工作和房子并不是最最艰难的,其实80后们娶妻生子之后,生活的考验才真正来临,父母不愿意到陌生的城市生活看孩子,一个人上班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上有老,下有小,月月有银行的催款单,最终要想成功的迁移城市,需要3代人的共同修行。

老王的一个朋友目前就处于这种纠结之中,老家是某地一个乡村的,生活很贫穷,从小让他奋发图强的不是什么伟大的梦想,而是实在不想下地干活儿了,拔草浇地打药太累了……

大学毕业后,果断留在一线城市,啃过馒头住过地下室,能走路的绝不坐公交,坐公交,绝不选空调车,因为空调车要2块钱,他宁可在高温下多站15分钟,也舍不得多花1块钱……

凭着一股誓死不回农村的坚韧劲儿,终于在城市里谋得一席之地,父母种了一辈子庄稼攒的钱,加上自己几年的储蓄,终于买了小户型,按部就班的娶妻生子,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开始手忙脚乱。

不识字的妈妈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身体又不好,和有洁癖的儿媳也相处的极不和谐,天天嚷嚷着想回老家,妻子如果不上班带孩子,一个人应付家里的开支又有点力不从心。

前几天父亲一个人在家天气太热中暑了,幸好邻居及时发现才没有造成遗憾,父母都说:现在交通便利了,农村生活条件也好了,你要有本事,回老家发展也是一样的,城里有什么好的,房子小的还没有咱家猪圈大,连个院子都没有,一出门谁都不认识,过个马路都要等半天,吃啥啥都贵的要命。

他老家的一个叔叔去年开了一个食品厂,做雪米饼之类的膨化食品,生意很不错,叔叔家只有一个女儿嫁人了,在叔叔的撺掇下,父亲更是催的厉害,朋友纠结了,他如今在一家做太阳能的公司上班,干了8年左右了,已经升到销售总监的职位,月薪税前2万,公司正在谋划着去新三板上市。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到底选择哪条路会更幸福一点,回去就意味着要放弃城市里的一切,不回去父母日渐年迈,身体越来越差,孩子又无人看管,这个梗是无论如何也get不出来了。

其实和老王朋友这样的80后有很多,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没有上一代的积累,他们在城市里混的捉襟见肘,高房价压垮了大家的梦想和远方,苟且在几十平米的小户型中,如蝼蚁般艰难度日。

偶尔回一次老家,看到留在县城的同学住在宽敞的房子里,还是全款,开着七八万的私家车,整天都是想着去哪儿吃好的,去哪儿玩,而交通的便利,让大城市和小县城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朋友问老王:“如果今天是你面临这个选择,你会怎么做?”

老王觉得其实不选择什么,最终你都会后悔的,是不是很负能量,就像是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所以老王也并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说说如何才能让你后悔的少一点,关于这件事,要看你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要的仅仅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仅仅是不想再体力劳动,其实回老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生活压力小,既能陪伴父母也能陪伴孩子,老了儿孙绕膝,一派天伦之乐。

但是往往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这一生不仅仅是为了混吃等死和繁衍后代,总要有一些追求,总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坚持。

就像马云的儿子马元坤就算是天天挥霍无度,估计他爸爸留给他的钱也够花几辈子了,可是他在美国的伯克利大学读书的马元坤,别人对他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勤奋低调。

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这内心的一点光坚守在城市,他们想要的星辰和大海都,在这里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使他无穷快乐。

所以回去还是不回去,问问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象一下20年之后你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老王要说的就是,每个圈子的生活都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来,所以不管做了什么选择,都是河卒,不能悔,无退路,只有前进,一门心思朝前闯。

大家觉得呢?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话,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老王一起探讨,为朋友出谋划策。

猎头老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