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整理(述而篇7.13子之所慎)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整理(述而篇7.13子之所慎)(1)

7.13 子之所慎:齐(斋)、战、疾。

【注释】

▲慎:谨慎细心。

▲齐[zhāi]:同“斋”,斋戒。国家重要祭祀前几日,需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庄敬。

▲战:战争。

▲疾:疾病。

【译文】

孔子对三件事更加慎重对待:斋戒、战争和疾病。

【学而思】

谨慎对待斋戒:

斋戒实则是指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祭祀之前需斋戒。戎,指战争。祭祀和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国语•鲁语•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祭祀是国家的重要礼节制度,而礼节又是行政得以成功的保证。所以应该慎重地制定祭祀礼节作为国家的典章。)

谨慎对待斋戒,可参读《乡党篇》10.7——10.11。

谨慎对待战争:

《述而篇》7.11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颜渊篇》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兵”是发展军备。

《子路篇》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路篇》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教民”是军事训练。

《卫灵公篇》15.1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回答“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通过以上章节,可以了解孔子并非不懂军事,而是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谋求利益。儒家虽然主张为政以德,但也重视国家防御,只是不主动武力侵略而已。当然,如果战争合乎正义,孔子也主张发动战争。《宪问篇》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阵恒弑其君,请讨之。”

中国历朝历代,只要是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的朝代,很少有主动侵略他国的军事活动,大多数战争都是内乱或反侵略战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一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国际上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自始至终严格遵守这一声明,这与“慎战”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曹操集》孙子兵法注解)。”战争无论胜败,受苦的永远都是底层士兵和百姓,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百姓才会享受安宁。

谨慎对待疾病:

一是谨慎对待他人的疾病,古代卫生环境差,常常发生瘟疫,所以疾病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事情。二是谨慎对待自己的疾病,生病了耽误学习、工作。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公冶长篇》5.10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乡党篇》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