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

四四方方的庭院里,有迎风窸窣的各类草木。汩汩之声细微可闻,寻声而去,原来是水流在长长的翠竹中穿过,又轻轻落于下方的蹲踞之中,溅起的细小水滴在阳光下更显灿然。

明媚的阳光不止青睐于庭院,还一寸寸蔓延到了檐下,在窗上映出明昧与亮暗,亦伴着室内咕咕作响的水声,让人嗅见隔窗逸出的清醇茶香。

一方庭院,一盏清茶,这就几乎构成了2018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日日是好日》的全部内容。没有激越的情感铺陈,没有曲折的叙事节奏,甚至没有很多知名的演员上场助阵,这部电影只简简单单地讲述了一个女孩向老师学茶道的故事。从立春到大寒,又从深冬到炎夏,缓慢的叙事节奏一如时光流转,静谧无声。

可就是这样一部清淡到寡淡的电影,却在上映后先后在第43届报知电影奖、第31届日刊体育电影大奖、第4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还在第6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中,和颇负盛名的《小偷家族》一起入选年度十佳日本电影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1)

在长达100分钟不疾不徐的叙事长镜头的剪接之中,我们得到的不是一种爆米花式的应接不暇,反而是一种宁静之感,就像初夏的风从心头轻轻拂过,湮没着喧嚣躁动,抚慰着心底的小小心事。

有人形容,“打开这部电影,就像接过了一杯清茶,在淡淡茶香中,我们能够毫不设防地面对内心,面对那些潦倒或失意,悲痛或欢喜”。事实上,《日日是好日》正体现了一种典型的日式电影风格:擅长用缓慢的节奏和微小的叙事,探寻于内心,耽溺于微小,一方庭院、一盏清茶,优雅闲适的生活背后,其实是日本物哀美学的极致表达。

“物哀”一词的首次提出,见于跟《枕草子》一起合称为平安时代文学双璧的《源氏物语》,后来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将其解释为一种个人的、淡薄的对于人生无常和宿命必然的接纳,更以这种情态对历代文作进行解读,提出了“心有所动,即知物哀”的论断。

随后,物哀的概念被纳入美学框架,其意涵也从一种情感或心理,延宕至更广阔的对“存在”的感悟力。

这种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在电影中直观层面的庭院风景、雨落风起,也体现在女主典子在学茶道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人生琐事,表里相应,共同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清淡舒适的视觉享受。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2)

典子是个有点笨拙木讷的女大学生,凡事似乎都比身边的人慢半拍。当周围的同学都在聊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她却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些什么。

在适当的年纪,似乎应该去做些适当的事情了,可自己却茫然无绪,似乎连自己喜欢做些什么都分辨不了,于是只好原地踌躇,随之增长的是心底越来越多的焦躁和无措。这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抉择时的常态了吧。

在母亲的提议下,她跟表姐美智子一起每周去武田老师家学习茶道。刚到武田老师家时,她们显然有些不适应,这个静谧宽阔、拥有好看的庭院的房间,显然跟外面喧嚣热闹的世界截然不同。

武田老师同样如此,她虽然年纪大了,却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满是优雅的意味,仿佛岁月在她身上流逝而去,却给她留下了随着年龄一同增长的淡然与娴静,让人只是看着,就油然而生一种安宁之感。

典子十分喜欢跟着武田老师学习茶道,尽管她刚开始时笨手笨脚、甚至在被老师提醒后连走路都走不好,但她依然很喜欢在学习的间隙,安静地坐在廊下一边感受庭院里的美好,一边品味老师制作的糕点。在这里,她不需要考虑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工作,不需要为即将到来的踏入社会而担心,只需要专注于眼前的一杯茶,安静地享受缓慢的时光。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3)

在镜头转换中,日本导演青睐有加的审美风格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扑簌的风,清脆的雨,苍翠的绿,甚至质朴雅致的摆件,都成了一种关于美好的倾诉,让观众们随之将目光投诸于微小和自然,在一件件小物件上感悟着一种独特的生活节奏。

然而如何就能够从喝茶中体悟到一种生活方式?想必现实中的我们跟典子一样疑惑而又质疑。

相比于学生们的好奇和热烈,武田老师的清雅闲适更加与茶道相融,而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的纯熟演技,又为武田老师这个角色赋予了更浓厚的意义。仔细梳理又自然放松的白发,布满皱纹却恬淡安宁的面容,细瘦苍老却笔直优雅的背,这种苍老却不颓丧的姿态,正是物哀美学的一个体现

除了颇具禅意的庭院和优雅温和的武田老师,前来求学的女孩子们也都独具日式美,往窗前那青烟袅袅的茶炉前一坐,俨然就是一幅时光静好的画。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4)

尽管影片的更多篇幅都放在了茶道教学之上,但有赖于镜头从始至终的缓慢节奏,围绕着典子工作、恋爱、分离的一系列叙事也不会显得薄弱和突兀。而如果说典子求学茶道的部分为观众形象地展现了日本物哀美学的具体呈现的话,那么她不甚完美的生活则为我们揭示着物哀思潮的重层结构。

我国文化大师叶渭渠先生将物哀分解为了三个层次,由个人到世相再到自然物,由情到理,不断拓展着人们对于这一思潮的认知。

物哀层次之一,是对人的感动,尤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典子在学茶道的过程中,她的生活也在不断继续,甚至谈了男朋友,跨入了一段美好的恋爱。可当她发现男友背叛了自己之后,伤心欲绝,随着镜头里典子悲伤的表情,这种男女恋情的凄哀之感将物哀之美呈现地彻底。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5)

物哀层次之二,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乃至“天下大事”的咏叹上。成年后的典子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每日埋头于创作,连回家都是学完茶道后顺便去匆匆走了一趟。直到某天父亲倒下的噩耗传来,典子匆匆赶去医院,却再也不能见到父亲了。悲伤的她为自己平时没能多陪陪父亲而追悔莫及。

在去学茶道时,武田老师陪着她安静地坐在廊下,淡淡告诉她不要太过苛责自己。而在一次倾盆大雨中,武田老师终止了教学,典子闭眼感受,终于在某一刻顿悟了听雨的寓意。在雨声淅沥中,她见到了去世的父亲,也终于释怀,大声向父亲道谢,也放下对自己的束缚。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6)

物哀层次之三,则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对季节变化带来的无常感的理解。由于地处滨海小国且多自然灾害,日本人生来就有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无常的接纳。也许这种对于自然、无常、残缺的倾慕暂时还未能被我们察觉,但终有一天,这种骨子里的悲悯和浪漫会显现出来。

就如典子所体悟到的那样,“世界上有两种事,一种即刻就能明白,一种则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即刻能明白的事,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行了,但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慢慢消化。”

日式神作茶新口味(这部清淡的日日是好日)(7)

小时候那部她看不懂的《大路》,等长大后再看,才开始慢慢有了不同的感受,且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触。大学时她体会不到的听风听雨看树看花,等到自己一步一步走过25岁年月,才逐渐懂得品味其中况味。

“日日是好日”,是武田老师挂在房间的一幅字,也是日本民族骨子里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态度:

茶道中讲相聚和分离不过是“一期一会”,生活中的种种际遇甚至会是“一生一会”,仅此一次,便就此擦肩而过。所以如果遇到喜欢的人,就用心去爱吧;遇到花开了,就静静欣赏;遇到悲伤,就慢慢领悟感受,专注当下,用心感悟,无论是好是坏,尽皆全盘接受。唯有好好活在当下,才能孕育出自己的人生。

窗外雨声潺潺,室内的典子却嘴角含笑,终于顿悟了“日日是好日”的意味。而那杯她从20岁就开始沏的茶,也终于在二十多年后散发出了清醇的幽香。

茶香氤氲,我们观众亦随着这数十年的光阴辗转,尝到了属于岁月的沉静韵味,并为之触动深深。美好又不失真实,安适又不掩悲痛,这就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最深的触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