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

关于维生素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补、补哪种、怎么补?很多人都搞错了。

有研究显示,80%以上的中国居民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也非常普遍。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缺乏各种维生素的表现,以及如何补充。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1)

No.1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碘缺乏,一同被认为是世界性三大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全球范围内超过1/3的学龄前儿童缺乏维生素A。

人们在用眼过程中,往往会感觉眼睛干涩、流泪,这除了电子产品引发的眼部不适外,还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结膜干燥及干眼病等。

除此之外,维生素A缺乏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头发枯干、皮肤粗糙、毛囊角化、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等症状。

饮食建议:

- 每月吃动物肝脏1-2次,每次不多于2两即可;

- 每周吃鸡蛋(主要是蛋黄)4个以上;

- 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南瓜、橘子等;

- 每日吃点薯类,占主食的1/3;

- 每日吃半斤以上蔬菜。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2)

No.2 维生素B

现在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精细,粗粮的摄入也越来越少。这并非好事,因为我们很可能因此缺乏维生素B。

维生素B族是所有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维生素B族有12种以上,每一种作用也不同。

比如:维生素B1可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有防治脂溢性皮炎、湿疹、增进皮肤健康之功效;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高同型半氨酸血症、恶性贫血、精神抑郁、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

维生素B族还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当你用脑过度时,体内维生素B也正在被慢慢消耗,导致精力难以恢复、身体疲惫、记忆力下降。

饮食建议:

- 维生素B族属于水溶性维生素,需要每日补充。

- 含有维生素B族的食物有很多,牛奶,蛋黄,动物肝脏,蔬菜,坚果等。

- 每日食用全谷物、杂豆1-3两,瘦猪肉1-2两,牛奶300克,绿色蔬菜半斤以上,少量菌菇类。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3)

No.3 维生素C

不少人口腔溃疡时,第一反应就是缺乏维生素C。其实,目前没有证据直接表明两者之间有关系,但缺乏维生素C确实会引起不少疾病。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前驱症状有全身无力,厌食,胃肠道功能减退,婴幼儿发育缓慢,成人齿龈感染肿胀形成牙龈炎;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出现骨质疏松;全身出血,严重可导致血肿和瘀斑。

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对碱和热不稳定,人体无法合成维生素C,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但摄入过多,会加速胃肠蠕动,某些敏感人群可能出现腹泻;还可能增加男性肾结石风险。所以,在保证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一般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C。

饮食建议:我国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至少吃1斤新鲜蔬菜,半斤新鲜水果。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4)

No.4 维生素D

维生素D作用不小,它和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关,有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系统和调控其他激素系统多效性作用。

维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促进钙吸收和骨骼生长,对成人和儿童都很重要。维生素D在母乳以及各类食物中含量都比较低,因此缺乏维生素D的人不在少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需要400IU维生素D,65岁以上需要600IU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补充,但因为工作时间、天气、生活方式等缘故,晒太阳时间不足,还需要靠食物或是额外服用补剂,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饮食建议:

动物肝脏、蛋黄、深海鱼、木耳、香菇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食物无法满足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时,可以额外补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5)

No.5 维生素E

提到维生素E,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美容。但是维生素E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维生素E在体内发挥强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可以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除此之外,维生素E还有保护肝脏和维持生育的作用。

饮食建议:常吃坚果和豆制品,比如每日一把坚果,1-2杯豆浆。

维生素每天怎么吃(维生素这么多怎么补)(6)

维生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因此好好吃饭才是王道。在没有特殊情况下,食补是第一选择,不建议可以补充复合维生素。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绝经期妇女、2型糖尿病等,导致营养缺乏的人群,需要在医生建议下,额外补充维生素,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

声明:本文版权为禾连健康官方账号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王幽

参考文献:

[1]杨春,杨晓光.中国人群维生素A的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16,22(7):1249-1252.

[2]冯晓婷.维生素B12缺乏与相关疾病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6-99.

[3]苏桂棋,黄和林,蒋娜,等.维生素C的作用及常见不良反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0-125.

[4]苏桂棋,黄和林,蒋娜,等.维生素D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25(4):564-569.

[5]侯文彬,许艳萍.维生素E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2):199-201.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