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1)

图:晴报

英女王逝世,香港的恋殖人士如丧考妣,心情复杂。 我对这位女王并无恶感,亦不觉其讨厌,毕竟她是大英王朝及其殖民地的门面,有如挂在墙上的月历女郎,外观总会使人顺眼。 我对以侵略别国为志向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一向反感,偏偏英国却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的源头,当今整个世界190多个国家中,只有22个未曾被英国侵略过,在我至今的整个人生中,女王既然是这个王朝的象征,我实在不可能对她有任何缅怀之念。 不过,她在位期间,英国国力迅速衰落,英国虽间有恶劣行径,例如无根无据便侵略伊拉克,导致生灵涂炭,但英国尚无实力当上首恶,英女王更无权力,所以若把她等同有如日皇裕仁般的战犯,便不公平。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2)

英国国葬 图:香港01

分析任何国家或历史人物,我们应一分为二,看清其辉煌与衰败、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否则便易偏颇。 伊利沙伯二世继位之时,英国早已失去世界一哥的地位。 女王继位前21岁时的公开演说便表明会以服务英联邦为其职志,但英联邦本身正是殖民地历史的余晖,由此可知,她对已逝去的大英帝国的眷恋,剪不断理还乱。 但历史的潮流终不是她阻挡得了,看看数据便知。 据IMF对2022年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的估算,中国世界第1,美国第2,印度第3,日本第4,德国第5,俄国第6,印尼第7,英国第8,她竟被昔日的殖民地印度抛开,连印尼也追不及。 就算用人均GDP(也是用购买力平价计),英国只排26,反观香港,排名夹于排第9与第10的国家之间,又是大幅抛离英国。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3)

图:IMF

印度受英殖民伤害最深

殖民地的作用本便是用来吸纳别人的资源为己所用,二次大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失去殖民地的供奉,自然好景不常。 若论明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之害,中国人民与港人中懂得历史的一群,自然深有体会。 英国人为了要得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但又没有白银付账,竟甘作毒贩,把在她殖民地印度种植的鸦片强行卖给中国,中国不肯买,英国便打了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抢走了香港,第二次后来还火烧圆明园,烧了三天三夜,珍宝不是被掠走(大英博物馆俨然是贼赃馆,诉说着帝国主义的猙獰)便是被毁掉。 正直的人对此等恶行焉能无动于衷? 虽从未听过英女王对殖民地有所反省,但她尚算家山有福,家中出了个知道为英殖民行径感到愧疚的孙儿哈利与孙媳妇梅根,保存了王室的一脉正气。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4)

香港地方志官网截图

若论受害最深的应该是印度。 18世纪中叶以前,印度仍有自己的皇帝,不算英国的殖民地。 据经济史大师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估算,1700年时印度GDP是世界GDP的27%,但到了1947年独立时却只是3%。 此种停滞并非无因,印度学者Tharoor著有一书《不光荣的帝国..英国对印度干了些甚么》,详列出种种苛捐重税,农业税是当时世界最高的税率,税收除了流回英国外,主要用来支付英国的海外军费。 一些贸易数据显示,每年有8%的GDP被转移到英国本土去。 在19世纪末,印度是英国收入最大的来源。 经济以外,英国常会征召印度壮丁到处打仗,侵略其他国家。 在工业上,英国却刻意打压印度的纺织业及造船航运业。 Tharoor写此书的目的是要打开向英国索偿之路,应赔偿多少? 以今天的物价算,起码是英国一年的GDP,但英国肯定不会赔。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5)

那么,殖民时期留下来的东西,有无值得珍惜的部分? 大约20年前麻省理工几位经济学家研究过历史上几百个殖民地历史后,发现殖民者有两策略..假如殖民地不宜久居,死亡率高,殖民者便会以掠夺资源为目的,不会建立长治久安的制度。 但若地理优越,殖民者要长期利用,便会引进一些当时尚算是现代化的管理制度,香港被英国人视为转口港,应属后者。

港公仆制度僵化须改革

客观而言,英国人引入的法制,在英占时期常有偏袒英国人及权贵,但尚有某程度的公正性; 自由市场及资金自由流动都是香港要保留的宝贵遗产; 百多年来没有民主,在离开前几年才引入某些民主选举,匆匆忙忙,恐怕是别有用心。 公务员制度有其优点,但公务员重程序不重实效的制度已不合时宜,需要改革。 我观察香港多年后得到的结论是,在制度上,英国人留下的,并非如有些人所吹的功效神奇,但应保留的还是很多。 世界在进步,英国自己也在面对着巨大的危机,英国制度用得太多,并非妙事,制度改革应是不断进行的。

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战争(雷鼎鸣英女王国葬)(6)

麦士维方程组

最值得珍惜的,倒应是科技及文化上的成果。 英国王朝出过牛顿及麦士维,前者的牛顿力学,后者的麦士维方程组,都是与相对论同一档次的科学基础,这是英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英国不大可能赔偿过去对占领地的伤害,我们从其科技文明中吸收一些积极因素,倒可稍弥补损失。

本文作者:雷鼎鸣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学士,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大学院士。 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系主任,1991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系终身教职。 曾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著有《民主民生的经济解读》、《帮助香港算算账》等十三本作品。 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

本文由作者授权《独家》微信平台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