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

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古人怎么写?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

年龄一大,自觉不自觉就会有怀旧情结,这应该是人生精神世界所必经之历程。这次回老家,把爷爷留存的旧书手抄又重温了一下,发现其中还真有许多宝贝。

其中爷爷编辑手抄的《分类柬帖》,就是旧乡村婚丧嫁娶的应用文大全,现在各大书店都难觅其踪。

这本小册子,是一九五一年重新抄录的,原本被公社领导收走,当封建迷信给销毁了(截留如否也未可知)。

爷爷生前是乡村塾师,难求读书报国路,但留文章应世心,用他自己的话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当多情者,读有用书”。

所以,终其一生,以能为邻里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为责。这样短小的应世文,就是他为乡亲服务的工具书。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3)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4)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5)

因篇幅所限,今天就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婚嫁类的旧式应用文的格式,希望能对喜爱传统文化的朋友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婚嫁喜帖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6)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7)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8)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9)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0)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1)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2)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3)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4)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5)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6)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7)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8)

第二部分“喜幛与祝寿帖”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19)

分类柬帖

一、寿幛通用语

天锡(通假字赐)纯嘏,现寿者相,冈陵晋祝,寿域宏开,海屋添畴,松柏长春,庆衍箕畴(以上男女通用)。

椿荣萱茂,华堂偕老,鸿案相庄,酒介齐眉(以上双寿通用)。

耆英望重,星辉南极,桑弧衍庆,老人星明,鹤寿衍算,寿考康强(以上男寿通用)。

婺星有耀,瑶池春永,朱(这个字我打不出来)凝祥,春永媛(?)庭,兰征庆溢(以上女寿通用)。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0)

寿幛语

二,喜幛通用语

福禄鸳鸯,鸾凤和鸣,百年好合,琴瑟友之,神仙眷属,关睢志喜,嘉偶上曰配(以上婚娶)。

其新孔喜,庆溢鸾胶(续娶),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上嫁女)。

雀屏中选,喜气盈门(以上倒插门)。

佳气充闾,弄璋之喜(生男)。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1)

喜幛语

三、庆姑父寿幛式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2)

诸喜帖样式

四、庆岳父寿幛式,五、贺姑表喜幛式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3)

诸喜帖样式

六、贺同学喜幛式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4)

诸喜帖样式

七、祝寿请酒帖

[附请帖上的称谓]父亲称家严,母亲称家慈,祖父称家祖,祖母称家祖母,于兄则称家兄。这是以晚辈之名代长出请,所以帖子须称“遵某某命”,这是因长辈在堂,不能自寿的的缘故的。关于年龄的称谓,十年为一秩,五十曰五秩,六十曰六秩,其余类推。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5)

诸喜帖样式

八、预祝请酒帖,九、补寿请酒帖,十、双寿请酒帖,十一、祝寿领谢帖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6)

诸喜帖样式

十二、祝寿谢步帖(事后赴客家回拜表示感谢,称“谢步”),十三、子女弥月请酒帖(请喝满月酒),十四、为子分居请酒帖(分家)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7)

诸喜帖样式

十五、为子析产请酒帖(分财),十六、立嗣请酒帖(立嗣俗称“过继”),十三、子女弥月请酒帖(请喝满月酒),十四、为子分居请酒帖(分家)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8)

诸喜帖样式

十九、开市请酒帖(开业大吉),二十、神会请酒店帖(这个现在少见),二十一、会期戏酒请帖(家附近有庙会时,请远近亲朋赴会,并设酒款待之意)

爷爷奶奶墓碑对联(爷爷的手抄书喜帖与寿幛)(29)

诸喜帖样式

作者附记:爷爷谱名恩深,字濬明,号守拙山人,又云仲韬氏。出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要是活到今年,就115岁了。

爷爷年轻时以教书为生,转辗各地私塾。解放后,也被吸收到新的教师队伍,但是,他思想老旧,对当时的很多做法都看不习惯,所以,一恼之下回乡务农。爷爷因行四,所以,老家的老一辈人都尊称他为“四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