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何当共剪西窗烛(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

苏轼何当共剪西窗烛(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1)

黄庭坚,自号“山谷”、“山谷道人”,是苏东坡门下“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另辟蹊径开创江西诗派。其书、诗、画号称“三绝”,诗与门师东坡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苏黄”。黄庭坚自幼异常的聪颖,五岁就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已经流露人生的达观洞见:“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黄庭坚在22岁时(公元1066年)参加省试就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考试,登进士第,初任余干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主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诏举四京学官,27岁的黄庭坚考得优等,被任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

据《修水县志》记载,黄庭坚有一段“作梦中梦悟身外身”的“前世今生”的奇遇巧会。

公元1080年,36岁的黄庭坚任泰和知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秋天他携家赴任,隔年春抵泰和(据《宋史本黄庭坚传》)。黄庭坚担任泰和知县期间,经常登当地名胜“快阁”游憩。快阁位在县城东侧,始建于唐代干符元年(公元874年)。黄庭坚曾在快阁写下箴言及〈戒石铭〉:“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至今还镶在快阁上。

苏轼何当共剪西窗烛(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2)

据传有一天,当时担任泰和知县的黄庭坚来到快阁休憩,览景赋诗直到月色垂地,恍惚中坠入梦境。他梦见自己步下快阁,走到一个村庄,来到了一户人家前。那家门口摆着香案,案上香炉里点着线香、祭祀着一碗芹菜面,香案后有位白发皤皤的老婆婆,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呼唤着谁。黄庭坚端起香喷喷的面吃下。

醒来后,黄庭坚口中竟有芹菜面余香,而且梦中之事,历历在目,让他百思不解。不仅如此,此后接连两天,午睡中都梦到了相同梦境。

不寻常的梦,让他想探个究竟。于是他循着记忆中的梦中路径寻去,所见情景一如梦中,最后果然见到了梦中的老婆婆正在门口祭拜。

黄庭坚便凑上前问,祭祀的是什么人。老婆婆抬头看到眼前的人文质彬彬,便和他交谈起来。老婆婆告诉他,今日是她女儿的忌日,女儿生前念佛、吃素,非常孝顺,就是不嫁人,到26岁时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死了。她说女儿在庆历五年6月12日巳时去世,每年一到女儿忌日这天,她就煮碗芹菜面喊女儿吃。今天就是女儿的忌日。

黄庭坚一听,不由心中一震,十分惊诧,因为那正是自己的生日,而且同年同月同日同时,一死一生,竟然这么凑巧!而且自己也喜欢芹菜面!

今世的黄庭坚也非常孝顺,即使当了官,每晚还亲自为母亲理便器、倒便溺,细心关注母亲的健康状况。

老婆婆让他进了屋,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女儿在世时非常喜欢读书,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忘了钥匙放到哪儿去了,经年都无法打开。

苏轼何当共剪西窗烛(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3)

黄庭坚小楷《金刚经》拓本

神奇的是,黄庭坚当下竟然想起钥匙放置的地方,并告诉了老婆婆。如他所言,老婆婆真的找到钥匙并打开了木柜。黄庭坚小心翼翼地翻着柜中的书本,看到里面有四书五经,还有一些文字抄本和老婆婆的闺女从前所写的文章。他细看之下,又是惊讶莫名,发现这些文章与他参加科举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一字不差!

黄庭坚诚恳地将婆婆接回府中,奉养余年。其后,黄庭坚在府衙后园植了一片竹林,并建了一座凉亭,命名“滴翠轩”。亭中有黄庭坚的石碑刻像,他自已在刻像上题了赞文道:“似僧有发,似俗脱尘;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