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

来了您呐(点上方)里面请~

有时候

一扇门就是一道风景

它时而引人遐想

时而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小编想和您聊聊颐和园里的那些门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

提起门,无论是皇家园林亦或私家园林,其造型总是千变万化。但总体说来,有这么几类,小编以颐和园为例,来给您说说。

殿宇式

殿宇式大门在皇家园林中,是重要建筑群的正门。它那自成一派的恢弘气势,似乎时时刻刻彰显着皇室的尊贵与威严!

东宫门

在颐和园还被称作“清漪园”的时候,东宫门那时候叫“大宫门”。作为颐和园的正门,它建于汉白玉高台之上,灰色筒瓦,歇山顶,顶上有吻兽。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2)

说到它的门,这六扇朱红色的大门上整齐的排列着九行九列镀金的圆钉(门钉是有等级之分的)“九”乃奇数中最大,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其次是七行七列,最少的是五行五列。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3)

三门中,中间一门叫“御路门”,属皇帝特供。门前有一块刻有“两龙戏珠”的丹陛石(或云龙石),石上的龙纹雕刻的栩栩如生。它是乾隆年间的遗物,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4)

门楣和檐下用油彩绘有精美的图案,檐中间挂有光绪帝亲书的“颐和园”三字匾额,这块匾叫“骚青底九龙雕漆金字匾”,骚青底是指它的颜色呈兰青色。在它的金色边框上雕有九条龙,代表着匾额的最高等级,是颐和园的独一份儿,可谓“园内第一匾”!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5)

门前有两座铜狮,北侧是雄狮,狮爪下踩一绣球,名曰:“狮子滚绣球”。南侧是雌狮,狮爪下是一只仰面的小狮,称作“太师少师”。这两只铜狮可是颐和园名副其实的守护神呢!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6)

总之如果您想看殿宇式大门的最高等级,直接来看颐和园的东宫门就OK啦。

北宫门

北宫门曾是“清漪园”的正门,和东宫门的单层不同,它呈两层小楼状,歇山顶,又叫“北楼门”。如果您细心留意,便会发现北宫门上螺纹图样的门钉是画上去的。为什么要画成螺纹呢?这要追溯到殷商时期。商人认为螺盖易闭合,将螺纹画于门上,暗示有杜绝门外的种种污秽之意。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7)

门前有副对联,上联书:雉扇开时娲簧喜奏齐天乐;下联书:凤韶谱处舜琯偕陈益地图。楣檐下的匾额分为前后两块,前檐是由慈禧手书的“凤策扬辉”匾,后檐是“兰馨菊秀”匾。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8)

进了北宫门,就到了苏州街,再往前就是四大部洲,您且放慢了脚步,边赏边尽情的拍照吧~~

排云门

排云门也同样是殿宇式的,歇山顶,门檐上的匾额是“满汉文合璧”,门前的两只铜狮,左雄右雌,传说是从吴三桂府上搬来的。在离门不远处,有座园内最大的“云辉玉宇”牌楼和12块奇形怪状的“十二生肖石”(也叫“排衙石”),这些都值得您一并赏玩~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9)

排云门这排云两字出自郭璞的《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意寓此殿是神仙降临之所。您在这儿优哉游哉地逛上一番,说不准也有种飘飘欲仙之感呢。

垂花式

垂花式大门多为殿宇的侧门、后门或是庭院的正门。有的作为园中园的出入口,有的连接在游廊之间。

邀月门

位于乐寿堂西侧的邀月门,匾额上的题字出自光绪御笔。您看这个匾呈竖型,很像古代量谷物用的斗,因而又称“斗匾”。但凡使用“斗匾”之处,往往表示这地方地位很高。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0)

当您走进邀月门,便见颐和园长廊现于眼际。每到月亮升起时,月光都会直抵长廊深处。据说乾隆当年正是于此处“举杯邀明月”,感物寄兴,真是风雅得很呐。另外邀月门前的玉兰也是沁人心脾,您嗅着花香,可别忘了仔细瞅瞅身后雅致的垂花门啊。

无尽意轩

位于养云轩西边的无尽意轩,您先听听其名,是不是想到了避暑山庄的“有真意轩”?它取意为湖山景色意味无穷,由乾隆所提。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1)

轩门呈悬山式,楣檐上画有苏式彩画,这彩画源于苏杭一代,是明永乐年间传入北方的。您看这垂花门,它分为前后门檐,挨着绿柱的是前檐,有两扇对开的攒边门,又叫棋盘门。门前摆着两个方抱鼓石门墩,后檐是四扇屏门。无尽意轩与荷塘相临,这景致,怎一个幽寂了得。

介寿堂

读过《诗经》的话您对介寿堂肯定不陌生,所谓“以此春酒,以介眉寿。”介寿乃祝寿之意。这里原本是一座叫“慈福楼”的佛堂,在光绪年间重新改了名。要说让介寿堂声名大噪的还要属门前呈“介”字型的四株柏树,透着几分神秘。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2)

堂口处的垂花门同样是悬山顶,绘有苏式彩画。前檐是两扇攒边门,门前有两座石抱鼓门墩。不同于无尽意轩的屏门,这儿的后檐是四扇实榻门。石榻门又分有门框和无门框,您猜猜此处有门框吗?

清华轩

清华轩的门脸并不很起眼,很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多半是因为周总理曾在此住过。它的得名取自谢混《游西池》中“水木堪清华”一语,颇具诗意。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3)

很显然清华轩垂花门的前檐是没有门框的实榻门,后檐是屏门。相传清华轩里曾住过不少名人,当您迈进此门,沿着两边的抄手游廊行进时,试着去找找已故斯人的足迹呗。

什锦式

什锦门是一种直接嵌在墙里的门,需要在墙上凿出各种形状的什锦框,且门框边缘还装饰有纹理细腻的砖雕,较之前两种式样而言,这一类显得更具特色。

月亮门

月亮门在颐和园里有多处,南湖岛上是一处。因其圆圆的外型宛如一轮圆月,因而得名。它看起来虽然简约,却自带一份柔顺。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4)

上图是寄澜堂的月亮门,和两侧的太湖石搭配起来怎么看都有点儿像是油条 油饼 油条的搭配。除了这里,您在清华轩、石丈亭、丁香院、苏州街、南湖岛......也都能看见月亮门的身影。看来颐和园的门很是钟爱“圆脸”呢~

六角门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5)

六角门在颐和园里并不常见,永寿斋这扇您留意过吗?

其它式样

如意门

如意门一般多被作为四合院的院门,门簪上雕刻有“如意”的字样。顾名思义,这两字包含着人们对于万事皆可如意的美好愿景。

颐和园的各个门的分布图(颐和园的门还有这么多说道)(16)

如意门在装饰上走的是“随意风”,可简约,可精致。精致起来可能无比华美,简约起来往往是不加雕饰。像是颐和园的南如意门,应是属于质朴型的。看了南边的,何不顺便去看看北如意门呢?

有关颐和园的门,小编就给您说到这儿了。既然一扇门就是一道风景,那您下次不妨在这道风景前,停下来多欣赏一会儿,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当然啦,您也可以留言给我们,将这些门不为人知的故事讲给大伙儿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