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大棚葡萄种植技术(黄泛区连栋大棚葡萄避雨优质栽培技术)

黄泛区连栋大棚葡萄避雨优质栽培技术

_吕效生等

菏泽地处山东西南部,属于黄泛区,物候期较早,雨季高温高湿,葡萄病虫害特别是霜霉病严重,喷施农药过多造成果品农药超标。 为了减少病虫害,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我们从 2015 年开始通过采用连栋大棚葡萄避雨栽培,创造有利于葡萄生长的良好环境,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农药用量。 同时采用环剥,喷施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果品质量得到提升,增加果农收入, 葡萄避雨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到 300hm 2 ,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 连栋大棚试栽概况

试验地位于菏泽市高庄镇东头村,土壤为潮土,质地以轻壤为主,重壤和粘土较少,地下水位平均为4.9m ,土壤 pH 值 7.0~8.4 ,含盐量 0.1%~0.3% 。 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 13.6℃ ,极端最高温 45℃ 、最低 -20.4℃ , ≥10℃ 积温 4556.8℃ , 年均日照 2579h ,无霜期 212d ,年均地温 15.5℃ 。年均降水量 680.8mm ,最多 987.8mm ,最少 390.0mm 。

该村大棚葡萄种植面积 145hm 2 , 采用避雨栽培。连栋棚结构如图 1 。 支架选用粗 3 cm 的镀锌钢管,单个棚高 3.1~3.5 m 、宽 5.0 m 。 顶部弓形,棚肩高 1.8 m ,

寒冷地区大棚葡萄种植技术(黄泛区连栋大棚葡萄避雨优质栽培技术)(1)

图 1 避雨栽培连栋大棚

弧度部分高 1.3~1.7m 。 覆双层塑料薄膜, 内层膜距离地面 2.3 m 。 外层薄膜厚 4 丝, 内层薄膜厚 2 丝。 薄膜每年更换 1 次。 几个单棚之间内部相通, 形成 1 个连栋大棚。 棚长以 100m 为好, 作业方便。 两个单体棚之间地下设排水沟, 顶部 2 个棚薄膜交接处用压膜线固定, 高温时可以在此处放风降温。 顺行每 6m 设立 1 个水泥立柱, 水泥柱长度根据大棚高度而定, 地下埋入 0.6 m , 地上 2.5~2.9 m 。 葡萄架式采用自由水平架, 根据作业人高, 在 1.7~1.8m 处每 40cm 纵横各拉 1 道铁丝, 形成水平架面。 水泥柱可在整地后栽植前设立 (图 2 )。 秋季 11 月底 12 月初修剪完毕扣棚覆盖塑料薄膜。

寒冷地区大棚葡萄种植技术(黄泛区连栋大棚葡萄避雨优质栽培技术)(2)

图 2 避雨栽培大棚水泥立柱搭建

全村有葡萄连栋大棚 185 个。 主栽品种为 ‘巨峰’ 葡萄, 栽植初始株行距 0.6m×2.5m , 第 1 年结果后,在秋季或春季每隔 1 株移走 1 株,下一年再每隔 1株移走 1 株,变成株行距 2.4m×2.5m 。 这种模式可以提前进入丰产期,第 2 年每 666.7m 2 产 1500kg , 第 3 年产 1 750 kg , 第 4 年产量稳定在 2 000 kg 。 大棚 ‘巨峰’ 成熟期 7 月中旬, 比露地成熟早 20d 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0% 以上。 果品主要销往郑州、 济南等大城市超市。 按每个大棚 666.7m 2 成本计算, 大棚建造费用 1.5 万元, 10 年使用期,每年折旧 1500 元;每年换薄膜费用 500 元,土地租金 1000 元,人工管理费用2500 元,化肥、水费 1500 元。共计 7000 元。 葡萄是绿色无公害果品,平均售价 10.00 元 /kg ,按照每 666.7 m 2产 1900kg ,纯收益 =10.00 元 /kg×1 900 kg-7000 元 =12000 元。 露地种植‘巨峰’葡萄每 666.7m 2 成本 6300 元(肥料 1 500 元、土地租金 1000 元、水电和农药 500 元、人工 2 800 元、套袋 500 元),产果品 3000kg , 平均售价 4.40 元 /kg , 纯收益 =4.40 元 /kg×3 000 kg-6 300 元 =6900 元。 大棚 ‘巨峰’ 葡萄比露地每 666.7m 2 纯收益增加 5100 元。 采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 前期可以增温提早发芽, 果品提早上市 ( 20 d 以上); 后期起到避雨作用, 减少病虫害发生, 达到绿色无公害果品要求; 且建造大棚成本低, 适合家庭农户种植, 每户夫妇 2 人可管理 0.8hm 2 。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定植

选地势高燥、平坦、壤土或中壤土、阳光充足的地段建造大棚,避开地下害虫严重的低洼地段。 栽植前规划好排水设施, 然后进行整地, 南北向顺行开挖栽植沟,沟深、宽均为 60~80 cm ,每 666.7 m 2 施腐熟有机肥3~4m 3 或商品腐熟羊粪 1m 3 、过磷酸钙 50kg 、氮磷钾含量均为 15% 的复合肥 30 kg ,与表土混匀回填,浇水沉实,用行间表土在沟上起垄,垄宽 1.6~1.8m ,高度 30cm ,在垄中心挖穴栽植,垄边封土埂(便于浇水)。 选择抗性强、品质优良的‘巨峰’葡萄。 栽植时间可选秋季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或春季解冻后发芽前。 选择枝条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健壮苗建园,以嫁接苗为好。 栽植前修剪过长的根、伤根和病虫根,露出新根茬,保留根长 15~20cm 。 将苗木浸泡 12~24h ,让其吸足水分,再用 50% 多菌灵 300 倍液蘸根消毒。 初始株行距 0.6m×2.5m ,按株距挖 30cm 见方穴,栽植时苗木深度与苗圃相同,嫁接口在地面以上。 苗木放入穴中填土,提苗(使根舒展),再填土踏实、浇水、平整。 栽后在三四个饱满芽处短截,用愈合剂涂抹伤口。 树盘覆盖黑色地膜,保湿增温除草。

2.2 肥水管理

在葡萄采摘后的 9 月施基肥 , 10 月上旬结束,施肥量占全年的 70% ,每 666.7m 2 施腐熟羊粪 600~1000kg 、发酵大豆 50kg 、 全价矿物肥 50kg 或过磷酸钙 100kg 。

在植株一侧 40~50cm 处挖沟施入, 沟深 30~40cm 、宽20~30cm (下一年在另一侧)。 追肥每年三四次。 发芽前追肥, 水肥一体化冲施, 每 666.7m 2 施蓝能量海藻肥300~500 倍液 5kg ,黄腐酸钾 1kg ,促进根系生长;花前追施(旺树可不追肥)中氮高磷低钾( 10% 、 20% 、 10% )复合肥 5 kg ;果实膨大期(开花后 20 d 左右,葡萄黄豆大时)追施高氮低磷高钾( 20% 、 5% 、 20% )复合肥50 kg ,沟施,深度 10 cm ,也可以耧施;着色期(一般花后 35 d ) 冲施低氮低磷高钾复合肥或硫酸钾水溶肥5~10 kg 。 结合喷药根外追肥, 发芽前喷氨基酸锌硼钙 0.01(- 高芸苔素内脂 2 500 倍液, 打破休眠,发芽整齐;花前过旺树喷 PBO ,控制葡萄上梢;展叶至开花前长势弱的喷施 0.2% 尿素 2 次,间隔 10d ;花序分离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 0.01% 28- 高芸苔素内脂2500 倍液; 坐果至着色期每 10 d 喷施 1 次稀土糖醇钙 海藻钙镁,降低葡萄裂果率。

大棚内土壤湿度不受降水影响,实行萌芽期中水、开花前小水、生理落果后小水、膨果期 2 次小水、着色期中水、秋施基肥后中水、入冬后大水的浇水模式。

2.3 整形修剪

采用自由水平架整形,优点是通风透光好,葡萄顶端优势减弱,营养多供应果实,果品质量好。 萌芽后选择 1 个生长健壮的新梢作主干培养,其余萌芽抹掉,用绳垂直引向架面。 当新梢长至超过架面 5~10cm 时摘心,萌发的副梢在上部选留二三个作主枝培养,其余副梢抹除。 主枝延长枝萌发的副梢,最先端 1 个副梢继续延伸,留 3 叶摘心,以后反复留 3 叶摘心;其余副梢留 1叶摘心。 冬剪对主枝留 30cm 短截。 翌年春季萌芽后,主干上的萌芽抹除;主枝萌芽后进行抹芽定梢,每主枝留三四个芽, 其余抹除。 结果枝花序上留 3~6 片叶摘心,发育枝留 8~12 片叶摘心,‘巨峰’等落花重的品种在开花前 3~5d 在花序前留 3 片叶摘心;主枝延长枝顶部 1 个副梢留 30cm 摘心; 萌发副梢留 3 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 1 叶摘心。一年进行 3 次。前 3 年主要是让葡萄枝条尽早布满棚架, 冬剪时主枝延长枝留 30 cm短截,结果枝留二三个芽短梢修剪。 第 3 年抹芽同第 2年,根据空间留芽,每 20cm 留 1 个结果枝,绑缚新梢,摘心,掐卷须。 第 4 年进入盛果期,要疏除过密枝、病虫枝、粗度小于 0.5cm 的结果枝,保持通风透光。 对主枝延长枝实行单枝和双枝更新,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4 花果管理

葡萄在连栋棚内一般不需套袋, 为确保果品质量应严格控制产量, 盛果期每 666.7m 2 产量 1750~2000kg 。每结果枝留 1 个花序,弱枝不留 ,过旺树的结果枝可部分留 2 个花序。 要疏花疏果和果穗整形, 使每穗重500~700g 。整穗在花前 1 周进行,剪掉花穗基部的大分穗,疏除过密小穗,去穗尖,保留花序中间段。 当果粒黄豆大时疏去过密粒、病虫粒、过小无核粒、畸形粒等, 保证果粒整齐一致。 花期喷 0.3% 硼砂;‘巨峰’系花后 5d 果粒绿豆大时用吡效隆 100 mL 奇宝 (赤霉素) 1.0~1.5g 软梗剂,对水 25~30kg 蘸果穗,不同品种浓度不同。 着色期在主干上环剥,树势强旺的环剥宽度0.8~1.0cm ,深达木质部,不要伤及木质部;树势较弱的不环剥。 ‘巨峰’ 葡萄在着色期将果穗上遮挡光照的 3片老叶摘除,促进上色。

2.5 温度调控

冬季修剪后扣棚覆膜。 春季连栋大棚内温度白天28℃ 以下,夜晚 12℃ 以上 ,葡萄能够正常生长。 第 2年春季 3 月上旬白天室外温度达 15℃ 、棚内 25℃ 以上时, 将棚下部四周塑料膜卷起降温, 晚上将塑料膜拉下;当室外夜间温度 12℃ 以上,晚上不再将四周塑料膜拉下封闭。在落花坐果后,棚内温度 35℃ 以上时将内层薄膜揭掉。 坐果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灼伤植株叶片、嫩梢、幼果。 夏季温度过高时,将两个棚交汇处的棚膜打开,形成天窗降温。

2.6 病虫害防治

大棚葡萄虫害较少,主要有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葡萄穗轴褐枯病、葡萄白腐病、蚜虫、梨木虱、蓟马、绿盲蝽、粉蚧等。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病果、绑枝绳、卷须,刮掉老树皮,集中深埋或运至园外销毁。 加强管理,控制产量,增强树势,合理浇水,控制好棚内温湿度,利用生物防治、悬挂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粘虫板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每年喷药 5次左右。 发芽前至绒球期(不可见青)喷 3~5°Be 石硫合剂,把所有枝干、铁丝、水泥柱、地面均喷 1 遍,不留死角;展叶期(平均 3 叶时)对蚜虫、梨木虱、蓟马、绿盲蝽、叶蝉、 粉蚧等害虫喷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倍、22.4% 螺虫乙酯 3000 倍、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00倍液,粉蚧孵化期喷施 40% 噻嗪酮 2 000 倍 ;在花前3d 和花后对灰霉病喷 40% 咯菌腈水分散粒剂 3000 倍液, 对黑痘病喷 50%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空气潮湿时易发生白粉病,可用 30% 醚菌酯水分散剂 3 000~4 000 倍或 12.5% 烯唑醇水分散粒剂 2 000~2500 倍液防治; 开花后喷 25% 灭幼脲悬浮剂 1500 倍液防控透翅蛾;每 666.7m 2 用 30% 烯酰·甲霜灵水分散粒剂(低毒) 67~100g 喷雾,防控霜霉病。 杀菌剂要交替使用。 选用 37%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3000 倍、 40%百菌清悬浮剂 500 倍、 70% 甲基硫菌灵 800 倍液防治。挂果期不要喷粉剂,以免药液粘在果面上影响美观,最好喷水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