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

经常有粉丝朋友在后台留言:“家里的电子血压计不准,每次测的数值不一样是为什么?”。

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1)

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血压是动态的数值,电子血压计相比于传统的水银血压计,用起来更敏感,读取数值更准确直接。

但不排除一种情况,即是血压计用久了或是操作不当,会出现数值不准的问题,严重了会影响血压控制及用药。比如上面那位粉丝,家里老人的电子血压计用了8年之久,出现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不能忽略的一点是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异常问题,也是极有可能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的。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指出:心律失常尤其心房颤动时,脉搏触诊、电子血压计或动态血压测量均可能造成误差,建议患者在使用家庭自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同时记录心率。而且检查心电图还能够及时发现人们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损伤,或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以此来诊断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高血压情况选择最佳的药物。

那么也有朋友会问,血压计自身问题及操作不当具体是怎么回事?

给大家分别展开讲一讲,先说最常见的操作不当的问题。

正如刚刚提到的,电子血压计非常敏感,所以每次测量血压时可能得到的数据都不太一样,很多人就以为血压计不准。

另外我们测量人在兴奋、紧张、运动后、喝酒、吸烟时血压都不一样,若此时测量血压所获得的结果肯定与平时测量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使用方法不得当,影响了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也要注意测量时间。

在排除因干扰引起的不准确因素后,应考虑最易被忽略的血压计本身的原因。

首要的是血压计用太久该换了:像前文提到的使用8年之久的粉丝,有可能是使用时间过长、芯片老化、电池电压不足、袖带变形等问题。

这里引申一个问题,我们在家如何判断血压计准不准?

两种方式,首先最基本的可以使用水银血压计参考判断误差是否大,差小于5 mm Hg即可;

其次,很多朋友也遇到问题,不妨直接寻求医生,尤其是多年高血压的中老年朋友,定期体检的同时,一定要找医生帮忙判断血压计准确情况,最好随身带到医院,医生都会帮忙检查的。

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2)

如何选择血压计产品?

在产品选择方面,选择电子血压计时器时,要多次地测量自己的血压值,以确定血压计的重复性是否良好;通常,这种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大小,差小于5 mm Hg就更好了[1]。

值得注意的是血压计属于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国产和进口都有。同一品牌的电子血压计价格也不等。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的血压计一定要有明确的医疗器械许可证,从生产上保证安全。

专门考察有一些权威认证可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如:美国 FDA认证;美国医疗器械认证;英国/欧洲高血压协会认证等。像正规生产的血压计应有明显的位置上的标识,包括型号和标准文号等信息。

觉得麻烦的朋友不妨直接考虑一些大品牌,像乐普BP2心电血压计,这类作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推荐,也同时获得中国NMPA 、美国FDA、欧盟CE权威认证的人工智能心电产品,就不用担心安全认证问题,对比自身需求及价格选用就好。

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3)

乐普BP2心电血压计,作为当前国内首款上臂一体式心电血压计,涵盖心电血压双重检测,可同时满足许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测心率的需求,操作也比较简单,可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对心电监测分析诊断准确率高达95.2%以上,智能识别心脏异常。且小巧便携,像日常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时都可随时监测。

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4)

血压报告 数据可观

而且BP2心电血压计绑定手机APP后,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可通过多种社交平台分享至其他家人或医生处,帮助监测者直截了当的了解患者的心电及血压状况,进一步提出保养或治疗建议。

最后附上电子血压计正确的使用方式[2]:

1、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摆正姿势,保持精神和肌肉放松,测量的时候不能说话,更不能活动;

2、在刚做过运动或兴奋紧张情绪之后,要多休息10分钟,这样才能保持安静。

为什么老是测不准血压(为何在家测血压总不准)(5)

3、袖带的高度与心脏高度相同,测量时手臂裸露,如穿较厚的上衣,在测量时不要卷起长袖,应将上衣脱去,尽可能地贴身进行测量;

4、测量两次血压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而且部位、体位都要固定,通常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早上测量在起床后1个小时内、排空小便后、进早餐和服降压药前,晚上测量在睡觉前。

参考文献:

[1]陈爱萍,莎茹拉.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准确性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03):128-129.

[2]林芝兰,陈小梅,林晖.电子血压计与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01(03):14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