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混乱时期,史称五代十国。公元951年,后汉武将郭威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推翻隐帝刘承祐,建立后周政权。

然而郭威在位三年,便驾鹤西去了。偏偏他的两个儿子均在后汉时丧命于汴梁,于是其养子郭荣继位,是为周世宗。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

郭威其实是郭荣的姑父,而郭荣本姓柴,被收养后改姓郭。郭威柴荣这对“父子”虽无血缘关系,却同样命比纸薄。公元959年,当了六年皇帝的柴荣也追随先帝而去,终年不过39岁。

柴荣死后,其第四子柴宗训被推上了皇位。乱世之中,八岁的柴宗训成了一个傀儡。不过一年时间,从陈桥便传来赵匡胤兵变的消息。

而郭威当初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赵匡胤篡位这招就是跟他学的。并且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曾承诺厚待柴荣家人,后世《水浒》中也有描写,被传为一段佳话。

但直到专家考证才发现,赵匡胤完全是在说谎,柴家人早就断子绝孙了。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2)

赵匡胤偷学一招——“黄袍加身”

赵匡胤本是官宦之后,父亲赵弘殷乃是后汉圣都指挥使。但赵匡胤年轻时却好游荡,向来居无定所。

在襄阳寺借宿期间,有位老和尚见他年纪轻轻却如此落魄,就给了他一笔钱,并嘱咐他只要一路往北走,定能加官进爵。于是赵匡胤就听从老和尚的建议,北上投奔到枢密使郭威的军中。

没多久,郭威就给赵匡胤好好地上了一课。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3)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兵变。后汉隐帝刘承祐得知,杀了郭威一家老小,此举反倒让郭威叛逆之心更加坚决。

结果不到一年,后汉军兵败,郭威入京。皇帝刘承祐在逃跑途中被手下郭允明手刃。

郭威入京后,与刘承祐同宗的徐州节度使刘赟被封为帝,但郭威却将他囚禁在宋州。然后郭威逼着太后李三娘听政,命自己为监国。此时,后汉已经名存实亡了。

广顺元年 (951年)正月,契丹南下。郭威得到消息后,立马率军北上。初五,部队刚到澶州,郭威便黄袍加身。大军回到开封后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为区别于周朝,后世皆称后周)。

而皇帝刘赟被秘密毒死,太后李三娘被囚禁,三年后病死。

显然,赵匡胤作为郭威的手下,也参与其中,这对其日后“黄袍加身”不可谓影响不深。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4)

郭威称帝后,赵匡胤也因作战有功,被封为滑州副指挥使、东西班行首。这两个官职虽然不大,但极为重要,尤其是东西班行首,相当于京师警卫长。而郭威把保卫自己性命的要职交给赵匡胤,也足见对他的信任。

但是,真正让赵匡胤飞黄腾达的,还是柴荣身份的转变。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5)

你这么猛,原来一直让着我

郭威攻入开封时,其子郭侗、郭信均被隐帝所杀,于是郭威就收养柴荣为义子。这就预示着,柴荣很可能就是后周的下一任皇帝,而赵匡胤显然也看出了这点。

广顺三年(953年),柴荣被封为开封府尹,进封晋王,赵匡胤则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马直军使这个官职虽然也不高,但好就好在赵匡胤和柴荣两人都被封在开封,这无疑给了赵匡胤“巴结”柴荣的机会。

于是,赵匡胤和柴荣二人就经常相约出门喝酒,酒酣之际二人还比试武艺,但赵匡胤自然输多赢少。久而久之,柴荣越加赏识和信任赵匡胤。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果真继位。赵匡胤则直接被任命为禁军(中央军)统领,这个官可就不算低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柴荣彻底改变了对赵匡胤的印象。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6)

郭威死后,北汉和契丹就组成联军,趁机攻打后周。柴荣得知消息御驾亲征。双方军队交战于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巴公园。

按理说,皇帝御驾亲征,本应旗开得胜,但谁知后周右路军指挥樊爱能贪生怕死,在战斗中逃跑了。战将临阵脱逃乃兵家大忌,这让后周大军瞬间乱作一团。

结果就在这时,赵匡胤振臂高呼:皇上深陷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于是率部向敌军右侧冲锋陷阵,似有万夫不挡之势。

而大将张永德见状,也从敌军左边的高地以箭矢发动进攻。赵匡胤与张永德通力合作,对敌军形成夹击之势,北汉军被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后来赵匡胤乘胜追击,打至北汉都城太原时,胳膊不幸被箭矢刺中,柴荣心疼他,赶忙下令鸣金收兵。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7)

但经此一战,赵匡胤在战场的勇猛作风,传遍军中。班师回朝后,柴荣论功行赏,赵匡胤被封为殿前都虞侯,并严州刺史,一跃成为殿前司三把手。

之后的几年,赵匡胤在尸山血海中替柴荣奋勇厮杀。西败后蜀,夺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将江北淮南十四州变为后周疆土;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壮大后周疆域。赵匡胤也因功被封殿前都指挥使,晋升为殿前司二把手。

按照这个势头,后周在柴荣的带领下收复中原,一统天下,也未必没有可能。

但是,就在柴荣春风得意之际,意外再次发生了。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8)

一个神秘的牛皮口袋,成就了赵匡胤

在北伐契丹返军路上,柴荣阅读各地所上文书时,收到了一个牛皮口袋,打开一看,里头有块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

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宋史》卷一·本纪·太祖一

这让柴荣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点检指的就是殿前都点检一职,这可是后周禁军的最高首领。

而这块木板出现时,担任点检的正是高平之战中配合赵匡胤的张永德,他是柴荣的表妹夫。这似乎是上天在昭示:张永德有反叛之心。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9)

至于张永德到底有没有反叛之心,柴荣并不清楚。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还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掳了张永德的职位,而将一直只知道打仗,不曾参与官场尔虞我诈的殿前司二把手赵匡胤提拔为点检。

而关于那个木板,后世也是猜测不断。显然这块木板是有人刻意为之,至于是谁干的,也是众说纷纭。

有说是赵匡胤干的,毕竟是他取代了张永德;也有些人说是李重进干的,因为李重进是“侍卫司”的老大,凑巧的是,李重进同张永德二人向来不对付。

但笔者还是更倾向于赵匡胤干的,因为他后来做的一件事似乎验证了这一点。

不过,不管是谁干的,赵匡胤上任点检后,“点检做天子”似乎就预示了他的命运。而柴荣并不知道,自己提拔赵匡胤这一举动,坑了7岁的儿子一把。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0)

赵匡胤:我醉了,你们想咋办就咋办吧

在收到“点检作天子”几天之后,柴荣就病逝了。由于当初郭威叛乱时,汉隐帝杀了郭威一家老小,其中也包括柴荣的前三子柴宗谊,柴宗诚和柴宗諴。

此时柴荣仅存的几个儿子中,就以柴荣的四子柴宗训居长。于是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宗训继位,即周恭帝。

由于柴荣死得突然,未来得及定下辅政大臣,便只能按照惯例由符太后听政,宰相范质辅政。然而符太后一介女流,根本不懂朝政;范质虽为官清廉,但性格急躁,见风使舵,也实在不是合适的辅政人选。

于是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就搞起了小动作。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1)

柴宗诚即位不久,赵匡胤便悄悄地给军中要职来了个大换血。禁军殿前副都检点被赵匡胤换成其少年好友慕容延钊;殿前都虞侯被赵匡胤的布衣故交王审琦所得。赵匡胤其他几个兄弟,也都在军中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官职。

至于李重进侍卫司那边,赵匡胤同样没放过,他同符太后密谋将李重进外放,由其好友韩令坤接任。

至此,整个禁军俨然成为了赵匡胤的私人军。要说赵匡胤没有二心,他那些军营里的兄弟都万万不会相信的。

所有人都静待时机,而时机也悄然而至。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2)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突然谣传出一则消息:契丹将联合北汉进攻后周。

当庭的宰相范质等人尚且没有验证消息真伪,就赶忙让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

当赵匡胤大军行至陈桥驿时,那些追随着赵匡胤的军士露出了一副你懂我也懂的表情。

于此同时,京中小童唱着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歌谣:“出军之日,当立点检做天子”。

再看赵匡胤,此时他佯装大醉,躺在案几上,亲弟弟赵匡义(赵光义)拿出一件不知从何处找来的龙袍,披在了醉酒的赵匡胤身上。

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赵匡胤就这么“被迫”推上了帝位。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3)

按照原计划,已经成为皇帝的赵匡胤该去抵御契丹和北汉联军了,然而,他却转身带兵回了开封。

那时,整个殿前司都已经被赵匡胤收入麾下,只有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负隅顽抗,但他完全没能力顶住赵匡胤大军的侵入。

赵匡胤入朝后,宰相范质临阵投降了,小皇帝柴宗训被逼着颁下退位诏书后,被贬为郑王,同符太后一同住在西宫。

所以这一切也能验证,当初点检做天子的流言,很可能就是赵匡胤干的,让自己日后登位显得那么顺应天命。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4)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承诺善待老东家后周。他于是吩咐部下起草诏令:

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宋史·太祖本纪》

并立碑为誓:

柴氏子孙有罪者,不得加刑……亦不得连坐支属。——陆游《避暑漫抄》

这一招,显然为他留下了极好的名声。乃至后来在小说《水浒传》里,都曾提到柴家后人手上握有太祖赐予的丹书铁券。

但是现如今,根据专家考证,却发现当年赵匡胤耍的一手好阴谋。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5)

我都是平民了,你还不放过我?

史书记载,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当了半年皇帝的柴宗训病逝,死于湖北房县的深山老林,年仅20岁。而按照赵匡胤此前的做法,他怎么也该是死于西宫。

柴宗训死后,赵匡胤闻讯为他素服发哀、辍朝十日,又将柴宗训与柴荣合葬一处,给了个“恭皇帝”的谥号,倒也算得上是厚待了这位前朝亡国皇帝。

但柴家其他的后人,就没这样的结局了。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6)

柴宗训颁布退位诏书时,他还有三位弟弟存世,为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和蕲王柴熙诲。

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先是柴熙谨在北宋建立第二年莫名死去;后是柴熙诲被北宋名将卢琰收为义子,改名卢璇。因此柴熙诲以后就算生了孩子,也再不可承柴姓之宗庙了。

而至于曹王柴熙让,其下落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欧阳修《新五代史》记载,柴熙让、柴熙诲二人均不知所踪。

但后世专家考证,柴熙让可能并未失踪。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7)

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柴熙让因害怕宋太宗赵光义加害,带着家眷南逃到了吉州庐陵彰华镇(现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平民生活。但朝廷还是没打算放过他。

后来官兵追至彰华镇,柴熙让脱下衣服鞋子扔到池塘里,自己则躲藏了起来。官兵看到衣服鞋子后以为柴熙让投河自尽,于是放弃捉拿回京复命了。藤田镇至今有“龙袍塘”,据说就是为了纪念柴熙让的。

柴熙让死里逃生后,投奔当地一宁姓老妇,被收为义子,柴熙让的儿子柴少婴就改名为宁少婴,从此入宁姓族谱。

此事正史未载,但《永丰县志》,《隆尧县人物志》均有载,不过里面民间说法成分较多。并且就算这事是真的,也反映出了两个问题。一、赵氏已经对柴氏下死手了。二、柴熙让若真的活了下来,他和柴熙诲一样已经改姓,不可能再列入柴氏宗庙了。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8)

而柴宗训去世之前留的五子,分别为柴永崎,柴永廉,柴永惠,柴永孝,柴永盛。可是这五人的资料几乎等于空白,因此专家断定,就连柴宗训都未得好死,此五子定然早已不在人世。

至于柴荣另一个后人,杨家将六郎杨延昭之妻柴郡主,其实和柴进一样,完全是小说演义绎杜撰的人物。

因此柴氏一族在赵匡胤,最晚在赵光义之时,就已经断子绝孙了。所谓的丹书铁券,不过是皇帝的老谋深算罢了。

柴荣后人怎么对待赵匡胤 赵匡胤曾承诺厚待柴荣子孙(19)

结语:

赵匡胤黄袍加身这招,学自郭威。但郭威与刘承祐的仇恨不共戴天,相比之下,赵匡胤与柴氏则和睦多了。因此赵匡胤没有像郭威那样,第一时间对先主一家赶尽杀绝。

但其实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始,柴室后人的命运就已经被安排了。毕竟历史上,对于像柴宗训这样的“前朝余孽”,为了江山稳定都会斩草除根。因为赵匡胤太明白,只要宗室血脉一日不除干净,卧榻之上便一日睡不安慰。

所以赵匡胤的做法就是,让柴氏一族留有颜面地慢慢殆尽。虽然卑鄙中留着一丝人情味,但终究还是卑鄙了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