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决策方式(不决策也是一种决策)

不靠谱的决策方式(不决策也是一种决策)(1)

不靠谱的决策方式(不决策也是一种决策)(2)

政策调整影响难以预测

最近全国多地都在调整房地产限购、限售政策,结果却是各不相同。

有的地方如泥牛入海,比如廊坊的取消限购;还有的地方狠狠地冒了一个泡,比如在昆山,一天就卖了1041套,有点儿小小井喷的意思。

虽然如昆山一般效果明显的,但仍然有人给出了理性判断:不会有长性,很快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最终效果还是一般般。

网传的一个段子

网上的一个关于市场预期的段子,大致的意思是进退失据,涨价不是、降价不是、维持原价不动还不是。

看了这个段子,简直让人觉得无奈:这可如何是好?没路可走怎么行?

哈佛哲学公开课中有一种“公正,该如何是好?”,里面讲述了若干难题。

其中一讲,说的是著名的电车迷题:“一辆有轨电车失去了控制,司机看见前方的轨道上有五个人。司机可以任凭电车继续前行,这样一来,这五人一定都会被撞死(这五个人不知何故都无法离开轨道,不是讨论的要点);司机也可以将电车转向,开到一条岔道上,而这样只会撞死另一个人。那么,司机是否应当把电车开到人少的轨道上,撞死一个人,而不是五个人呢?“

面对如此难题,有多种解决方法,事实是最受赞同的解决方法是:不改变原有的、既定路线——毕竟现实中,没有谁知道拐弯就是死人少的路线。

不决策也是一种决策

有了多种选择可能,才是实施决策的基础——当只有唯一选择是,绝对不能决策的。

面对多选难题,没有一种概率、推断可以给出明确的改善、提升,维持原状是一个方法,也是一个决策。

现在地产形势就摆在那里,绝对不是简单施策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多地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上策是切一刀——微调总是要的、可以的,可以持续做起;中策是维持原判、认真观察,静待时机出现。

不是所有的主动干预都是好的,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也是好的——这不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吗?

谋定而后动是策略,谋不定暂不动也是一种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