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李白和杜甫)

#冬季打卡生活季#​#河洛文化#​#郑州#​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丰碑,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李白属于写意派,杜甫属于写实派,李白比杜甫大十几岁,杜甫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后人有“李杜优劣”之争,若从作品反应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杜甫要强过李白,不愧为千古诗坛第一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种传说他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一种传说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至绵州的昌陇县(今四川江油市)。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他的诞生地真相大白,即定事实是巩义站街镇南瑶湾村,有学者说是康店岭杜甫墓不远处的康店村。

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李白和杜甫)(1)

李白年轻时喜欢读书作赋,尤其喜欢道教的神仙传说,他的蜀中游历和自己崇尚神仙传说,让李白年轻时就形成了一种狂妄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这为他以后的浪漫主义诗风奠定了基础。

杜甫少年聪明好学,先祖杜预激励着他将来要“致君尧舜上”,唐朝由盛转衰让杜甫成为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寄希望于“干谒”诗来推销自己(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自荐信),杜甫则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和撰写赋颂和治国方略投进延恩匦(武则天时的一种搜集民意的方式)以求仕进。

李白和杜甫的政治抱负都以失败告终,他们人生都有几次漫游,怀才不遇和壮丽河山都足以让他们坚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写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古代都不给文人写史吗?文人都那么喜欢当官吗?

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李白和杜甫)(2)

李白和杜甫的死因都是一个迷,传说李白是因为醉酒后想要捞起水中明月溺水而亡,杜甫好像是在孤江之上吃了县令赠他的牛肉撑死的(有学者认为是糖尿病复发导致)。

李白和杜甫临终都写了遗作,六十出头的李白抱病返回金陵,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李白在病榻上把手稿交李阳冰,赋《临终歌》与世长辞,杜甫则强撑病体,用颤巍巍的手写下了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字字泣血,其中最打动人的是那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写完这首诗后,杜甫缓缓地躺下身子,始终饱含热泪,他知道他的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仕途受挫,不是默默无闻,而是不能亲眼看到他所深爱的百姓享受太平盛世。原创@书画大冒险​

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李白和杜甫)(3)

唐朝人对李白的评价更高一些,宋朝文人更推崇杜甫,李白和杜甫都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个怀才不遇的中年人,一个心灰意冷的老年人。

天宝三年(744年)的夏天,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会面了,唯一不同的是,李白的诗文已名扬全国,而杜甫虽然风华正茂,却依然默默无闻。

李白没有在杜甫面前居功自傲,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杜甫给李白写诗15首(李白和杜甫)(4)

其后,李白杜甫总共相约见面了三次,从杜甫作《春日忆李白》、《冬日怀李白》、《梦李白》中可以看出,杜甫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李白,他对李白的深情,让人感动。

杜甫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传统,同时对儒家思想又有批判,他对儒家入世思想和“仁政”“民本”思想的执着信奉,使他创作出了一部思想恢宏的“诗史”,也是他唯一能代表中国中世纪诗坛加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的重要原因。

这一切也让后来的两位大诗人白居易、元稹(世称元白)疯狂崇拜杜甫,以至于元白成为了三十年难兄难弟。

杜甫和他的诗句早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凝聚民族之魂的精神,这种精神之光将带领我们穿越任何艰难险阻,达到理想彼岸!#杜甫故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