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

由华熙集团主办的大型文化公益活动“云中家歌”于近日启幕。迈入第九年的华熙国际“云中”系列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富有新意的展览、歌舞音乐会以及美食品尝、公教互动等创新形式,找到非遗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受众对接的最佳途径,解决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难题。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1)

作为“云中家歌”重头戏的“家的维度”主题展览,近日在华熙国际Ÿ北京时代美术馆亮相。展览将目光聚焦家庭主题,划分为“时间之家、时空之家、温度之家”三个单元,以丰富的史料文献、当代艺术作品、公教与互动相结合的展陈方式,集学术与体验一体,重构“家”的概念,试图令观众在美术馆中找到“回家”的感觉。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2)

“时间之家”展示家庭发展简史

展览的第一个单元“时间之家” 以时间轴的形式清晰呈现出中国家庭演变的脉络,细数了从太古至当下的家庭起源与发展,邀请观众怀想古初,尽悉家的深远。

“温度之家”构筑家庭生活图景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3)

展览的第二个单元“温度之家”由北京时代美术馆所坐落的五棵松地区的发展历程、“家的记忆博物馆”及观众互动区三部分组成,通过呈现最朴素的日常细节,勾起观众对“家”的温暖记忆。其中,五棵松发展历程展区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五棵松地区20年来的巨大变化;“家的记忆博物馆”寻得一系列80年代老物件,包括二八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缝纫机等,展示的不仅是生活旧物,也是国人共同走过的光阴;互动区为观众准备了信纸等物,观众可在此为家人写一封家书投进绿色的邮筒中,重温那个靠书信交流的慢年代。另一面墙上的毛线和图钉组成的互动装置,则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观众共织一幅对“家”的印象图鉴。观众漫步展览空间时,可在珍贵的史料里阅读“家”、在当代的视觉语言中感受“家”、在生活的点滴回忆中书写“家”。

“时空之家”遍览社会中大小家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4)

展览第三个单元“时空之家”由“家族的变迁、房屋的变迁、社会的变迁”三个部分展开,通过对重要史实的梳理,让观众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其中,“家族的变迁”通过展示姓氏与民族的变迁,向观众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家族画卷;“房屋的变迁”则展示了艺术家王艺先生收藏的 50 余张邢、潘、邵、王四大家族清朝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地契,一片薄薄的地契承载了土地厚重的历史和独有的文化。

本展览同时邀请到11位当代艺术家,从绘画、摄影、装置、声音、影像、多媒体等介质入手,以艺术家的角度勾勒出家的维度。新华网将分上、中、下三部分介绍这些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带您领略不同艺术家通过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现的对于“家”的独特理解。根据参展艺术家的出生时间,可分为大咖、中生代和青年艺术家。本文作为上篇,将为您介绍饶平如、马宏杰、王劲松三位大咖艺术家及其作品。

饶平如

人物生平简介:

饶平如,1922 年出生于江西南城。幼年家境殷实,喜好读书。18 岁时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八期。1948 年与毛美棠结婚,婚后育有五个子女。解放后转至上海,做过出版社编辑及医院会计。2008 年妻子病逝后,为怀念妻子开始作画记录昔日生活点滴,手绘画作逾300 幅。2013 年出版《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并被译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现与家人居于上海。

代表作品介绍: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手绘图集,2013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5)

饶平如老人自幼生长在三世同堂、严父慈母的大家庭,祖父是清末翰林,官至监察御史。家庭的熏习影响使平如自幼就形成了精忠爱国、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并坚守一生。1946 年经双方父亲牵线与毛美棠订婚并于次年结婚以后,夫妇两人辗转多地,生养五个子女,在时代的动荡与考验中经营家庭、体味人生。通过平如老人手绘画作、家人通信手稿、友人的信件、电视台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讲述饶家祖辈故事、家庭对塑造平如价值观的影响、婚后经营家庭的艰辛与趣味,对妻子的缅怀及其对于个人命运及婚姻家庭的体会与思考。

家的维度艺术解读:

通过在动荡年代里平实的婚姻和经营家庭的辛酸苦辣来让读者充分体味关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与深远影响。

马宏杰

人物生平简介:

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94年武汉大学新闻摄影专业毕业。2004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近三十年来,作品持续记录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生存状况,展现扎根于中国乡土的人物故事,因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独创性和非凡视角,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作品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比赛优秀奖”。作品《家当》参加意大利国际摄影节,并在英国、瑞士、丹麦、挪威等地展出。

代表作品介绍:

《中国人的家当》摄影,2003-2014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6)

从2003年至2014年,艺术家历时十年完成《中国人的家当》全部拍摄。通过一张照片,呈现一个家庭及其所有家当。作品立足于时代转换,捕捉人们生活中的物品,以物的形态去透射寄寓其中的人的内在属性。《中国人的家当》系列作品成为检视中国生活情境的视觉图景。它们不仅是解读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图像文本,也昭示了影像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家的维度艺术解读:

透过中国人家庭物件家具的朴实的变迁来折射社会时代的进步和变化,以及随着外在社会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人物内心的改变。

王劲松

人物生平简介:

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生活于北京和美国洛杉矶。九十年代初,他开始选择以油画作为主要的创作语言,并成为继方力钧、刘炜之后“玩世现实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员。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王劲松擅长多种形式的创作,其作品涉及国画、油画、水彩、摄影等诸多形式。在其多样化的创作形式中,王劲松唯一不变的特征是将自己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扎根于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蕴含在其作品表象之下,具有强烈的反思韵味,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代表作品介绍:

《标准家庭》彩色摄影装置200幅,1996

云中家歌主题音乐会(云中家歌系列报道上篇)(7)

《标准家庭》的创作,立足于特定的现实文化背景,选择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为题材,采用直观的摄影手段,提示这个时代最具大众的样板模式,并对其衣著服饰、职业特点、生活经历、遗传资讯乃至家庭组织形式的现实与未来做多方面的审视与思考,以图确证这个深刻而特定的变革时代。这些作品的延展性并不是单纯的数量、尺寸或展出形式上的变化,而是被呈现的表象之后可以无限深入思考的真实。

家的维度艺术解读:

通过一个独生子女三口之家的家庭为社会单元的模板来印证整个中国社会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的深刻变革,以及对于一个家庭当中几代人人生命运的深远影响。

云中系列展览

家的维度

出品人 赵燕

2019年12月3日-2020年2月23日

*此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开放时间

2019年12月3日-12月14日

10:00-15:00

(每周一闭馆,14:30停止入场)

*特别时段,为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2019年12月15日-2020年2月23日

10:00-22:00

(每周一闭馆,21: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

北京时代美术馆 2-4号厅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东北角)

主办单位

北京时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

华熙国际投资集团

华熙LIVE

支持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时代艺术专项基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