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

名字是个有趣的东西,每个人从一出生就会有自己的名字。通常名字除了好听之外,还寄托着起名者的祝福和期待。

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1)

“子”字的演变

在古代,有个奇怪的现象,古人的名、字里面大多都会带个“子”字。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等。除了先贤圣人以外,普通文人士子也喜欢起个带“子”的字,比如张良字子房、曹植字子健、赵云字子龙、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

古人对“子”字似乎格外情有独钟,那么“子”字究竟有什么魅力?

“子”名源远流长

以“子”取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那个时期的卜辞和金文中就已经大量出现了类似“子 X”的人名,且大多都和贵族王室有关系,因此“子”名其实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2)

私学创立者、大教育家孔丘,被后人尊称为孔子

同时,商周时期的教育权利掌握在贵族手里,基本上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因此,“子”名也代表着这个人接受过教育,因而也成为代表文化的一种方式,到后来就演变成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的一种美称或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等人,就是因为有着大思想、大学问才被人所尊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天子实力衰退,礼崩乐坏,士大夫阶层崛起,教育不再成为贵族的专权,各位先贤圣人到处讲学,传播思想的同时,也使得普通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孔子,讲求有教无类,创立私学,教育权从官府转移到了民间。

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3)

孔门弟子

作为文化代表之一的以“子”起名自然也就被新崛起的文化阶层——士大夫青睐。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孔子收徒三千,其中优秀者有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都起了个带“子”的字。如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贡、曾参字子舆……

发扬家司马迁

用“子”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流行,后来取字虽然多样化了,但以“子”取字依旧很受欢迎。比如汉朝司马迁字子长,刘宇字子政;三国时期鲁肃字子敬,张昭字子布,吕蒙字子明,典韦字子满,曹仁字子孝;两晋南北朝王献之字子敬,陈庆之字子云;唐朝王勃字子安,柳宗元字子厚;宋朝赵孟頫字子昂,苏辙字子由;明朝唐寅唐伯虎字子畏;清朝袁枚字子才。

虽然看似相同,但是后世以“子”表字和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有些不同的。

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4)

白马银枪赵云,字子龙

其一,春秋时期字里面“子”字是可以省略的,比如颜回字子渊,但一般都是称他为颜渊,春秋之后则一般不能省略,比如赵子龙不能称为赵龙,杜子美也不能称为杜美。

其二,有时会把“子”放在字后。比如东汉著名地理学家张衡字平子,唐朝著名画家吴道玄,字道子。

后者相对较少,前者则成为了一种固定式的表字格式。之所以会这样,和史学家司马迁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讲述史实。

给孩子起名赵子龙(赵子龙苏子瞻古人取名和字的时候为何喜欢带个)(5)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在每一篇传记里都清楚、明了的交代所写人物的名、字、号和家庭、时代背景,而且在通篇叙事过程前后名、字、号都相同,使得故事清楚明白的同时,也方面了读者阅读,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这一方式不仅简化了古人的称谓,而且保留了大量的以“子”表字的样式。

后来这一习惯被后世的史学家学习和继承,从而使得以“子”取字渐渐成为了一种固定格式,并逐渐被后人所喜爱、接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