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

撰文 | 尹冠立

插画 | Rose Wang

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小孩,抱着虾条或果冻,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或一小点就会玩电脑游戏时,就有很多感慨,想起自己这一代人的童年,想起那属于八零后的黄金时代。

没有电脑,甚至电视也非常稀有,所以我们的游戏绝大部分是户外游戏,大多都有不小的运动量或是手工创作。对比前者,我认为这类游戏更加健康,时隔二十年看来,依旧魅力不减。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1)

藏老木儿

“藏老木儿”是我们那儿的土名,学名是大名鼎鼎的捉迷藏,八十年代农村都有大片的麦场和柴火垛,为它提供了天然的场地和道具。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2)

摸瞎

摸瞎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作弊,如果用布蒙眼,一般还可以朦胧看到人,如果是自觉闭眼,又会眯缝着眼看大家位置,所以这个游戏常常沦为作弊与反作弊的游戏,大家争吵不休,哈哈一笑了事。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3)

警察抓小偷

警察抓小偷算是木头人的升级版,参与人数更多(一般要在五六人以上,不然不好玩)但其刺激性趣味性也更强。个人认为,迄今为止,都很难找出比木头人和警察抓小偷更好的短跑竞技游戏。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4)

弹玻璃球

在缺乏玩具的乡村,闪闪发光的玻璃球,就可以算是宝贝了。透明的,还可以当火镜(凸透镜聚光发热),不透明的,中间都有几条彩色的花纹,非常好看。

当时玻璃球的价格是两分钱一个,两角钱买十个,就是一大把了。弹玻璃球是一种类似高尔夫和台球的游戏,弹来弹去,各有输赢。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5)

过凳

过凳,有的地方叫跳山羊,形象点说就是人体鞍马,也是男孩热衷的游戏。

玩法一:一人当凳,大家依次助跑、按背、跳过,难度从蹲、弯腰,到挺腰、低脖等依次上升。

玩法二:跨栏型,三四个男孩一字排开当凳,难度依次上升,过关者需从易到难一口气过完全部的凳。

玩法三:连环型,三四个男孩当凳,一人从头到尾过关,待全部跳完后,再在尽头当凳,这时,第一个当凳的再去过关,队伍连环向前,十分壮观。

摔洋牌

我们那儿叫摔洋牌,别的有的地方叫摔四角,有的地方叫摔元宝,等等。道具是一种纸折的四角方牌,薄厚大小不一,洋牌越大越厚,其攻击力和防御性就越强。

摔洋牌的故事很多。比如,有人为了炫耀实力,表示对对方的蔑视,会说:我左手包你!当然对方也不会服软,通常是直接回答:左手就左手!然后,两个人就开始用别扭的左手一决雌雄了。

当然,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学校会突然禁止摔洋牌,现有洋牌全部没收。记得有次学校没收洋牌,恰逢我将所有的精锐都带到学校,心里那种难过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等开批判大会时,看到会台上堆积如山的洋牌,心里稍平衡了一点。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6)

怼拐

怼拐,也叫斗牛,是男孩们展示血性的游戏。

单腿撑地,双手扶着另一只腿的脚踝,将其盘在身前,然后两人弹跳着互相撞击,谁能将对方撞倒或掀翻了,就算取胜。当然怼拐也可以多人一起玩,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在教室外盘拐,一群人怼来怼去,特别热闹。

骑马打仗

两人一组,一个人背着一个人,和另外一组进行各种撕扯撞击,同样是谁能将对方撞倒或掀翻了,就算取胜。

骑马打仗的性质和怼拐类似,玩的时候,通常是大家玩着怼拐,忽然就自发升级为更有群体参与感的骑马打仗,场面当然是各种人仰马翻,回家免不了受“衣裳咋弄咧?腌臜成这样!”的骂。

打陀螺

陀螺的流行不必多言,制作也简单,锯一段木头,用镰刀削一个锥尖,再在尖子上镶嵌一个钢珠,就可以了。如果抹上点颜色的话,陀螺在旋转时就会有各种花圈,好看非常。

赛陀螺一般是两人或多人在同一地面条件下,同时打最后一鞭,然后不再加力,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最长。碰陀螺是两人或多人将自己的陀螺打向别的陀螺,力求将其撞倒,最后活下来的那个,算是胜者。

跳房子

跳房子是特别有趣的一种游戏,既考验体力与身体平衡性,又讲究策略。比如,因为9号房紧挨积分房的原因,大家都会先抢占这个房间,因为一旦归自己所有,那么别人就只能在8号房踢瓦片了。

因为在跳房子时,如果某个房间已有主人,那么对方就要单腿跃过这一房间,所以大家会尽量抢占两三间挨着的房子(5号房和6号房除外,因为它们是横向相连),比如,把2、3号两间房先抢中的话,那么别人就只能从1号房,单腿跳到4号房,这就为对手制造了极大的麻烦。跳房子其乐无穷,是我童年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7)

弹弓和弓箭

弹弓就不用介绍了,但因为它的重要性,必须列出来。无论是八零后,还是现在的孩子,哪个男孩没有玩过弹弓呢?当然,也肯定因为弹弓挨过吵。

与弹弓一个家族的,是各种弓箭。制作一把弓,需要一段柔韧性极强的木材,最好是竹子,但在缺少竹子的北方,男孩做弓时就不得不用其它木材代替。在家乡,男孩做的最多的柳木弓,春天时那种拇指粗的柳条,柔韧性极好,正好砍来弯弓。

而是盛产桑杈的乡里,男孩们不仅可以用桑条做弓,还可以用制作桑杈的火窑来弯弓,可谓占尽地利。箭就好找了一些,只要是光滑轻快的细直木条,就可以当箭,但最好的箭则是高粱梢,光滑无比,天然直,没有一点阻力。背一把柳木弓,再配上一把高粱梢箭,男孩们就有了猎人的威风感觉。

丢沙包

丢沙包是一种充满紧张感的投掷游戏,看似简单,却非常耗费体力,经常玩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道具是一个布缝的小包,说是沙包,但里面往往盛着玉米或麦子。

军官捉打贼

军官捉打贼是一种角色扮演智力游戏,或许是现在流行的“杀人游戏”的原始雏形,当然,这时的角色设定和游戏规则,还相当的简单。

打时,打手要念口诀:“一五一十过金马,问问军官打不打;一五一十过金桥,问问军官饶不饶。”当然,如果打的是军官,就要由贼来决定惩罚的量度了。一般来说,军官打贼,都会从轻发落,随便打几下了事,而一到贼打军官,都会加大力度、不依不饶,应该是大家觉得这样的反转特好玩吧。总之,这是个欢乐的小游戏。

跳步

跳步是一种连续跳远追逐游戏,非常受男孩欢迎。

跳步的挑战性很强,考验点也很多,弹跳力、平衡力、耐力和耐性,小团体合作与策略,都能得到锻炼与发挥,是一种特别好玩也特别有益的体育游戏。

火枪

火枪恐怕是很多男孩童年时制作的最具科技含量的东西了,打火枪当然也是最酷的童年往事之一。只可惜现在几乎失传,现在的小孩,都是直接花钱去买各种玩具枪,当然,现在也没几个家长肯让孩子去玩这种危险的玩具了。

八零后喜欢的游戏绘画 八零后的黄金时代(8)

踢毽子

拔一把鸡鸡毛、找一枚铜钱或中空的钢圈、剪一块破布、找一条用空了的圆珠笔笔芯,就可以做毽子了。毽子好做,几下就可以缝好,最有趣的,是拔鸡鸡毛。

记得冬天流行踢毽子时,大家在上学路上看到公鸡,就会连追带挤地去逮,逮住以后,鸡尾巴上那几根长长的漂亮鸡毛,就成了战利品。当然,如果碰到了鸡的主人,也免不了挨骂。谁的毽子做得好,是很让大家佩服的。

毽子制作简单,形象漂亮,玩起来运动量大,锻炼价值高,实为健身之首选,放松之良药。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就拣这些最经典的写到这里吧,但八零后的童年游戏,还多着呢。比如棋牌类的“挑挑”、“大炮崩小子儿”、“鸡毛屁崩”;手工制作类的手枪、宝塔、飞机等等纸折;就地取材型的拔树叶、做柳笛杨笛、各种草编;还有滚铁环、放风筝、吹泡泡……

对了,还有忘了写的经典游戏老鹰捉小鸡!太多太多了,八零后的童年游戏,是说不尽的。因为这些游戏,八零后的童年,即使不是最有意思的,但也绝对让人向往,让人怀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