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最好的卦(师卦的一点见解)

䷆师贞丈人吉无咎师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师”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由此引申指军队“师”在商周时代属于最大的军队编制,人数众多,故“师”又引申为众人后转指官名,又专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职名称,引申指教师,掌握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还引申指模范、楷模也作动词用,表示效法、学习另外“师”还作尊称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周易最好的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周易最好的卦(师卦的一点见解)

周易最好的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师”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由此引申指军队。“师”在商周时代属于最大的军队编制,人数众多,故“师”又引申为众人。后转指官名,又专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职名称,引申指教师,掌握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还引申指模范、楷模。也作动词用,表示效法、学习。另外“师”还作尊称用。

坤在上为高地,互卦坤为众,坎在下为隐伏,众人隐伏于高地之下,师众之象;又坎为律、坤为均为布,众人均布于高地之下,即师的古字义。坎为加忧、为心病,坤为腹,忧藏腹中,忧心之象。因此《杂卦》‘比乐师忧’。师卦,阐释由争讼终于演变成战争的用兵原则,《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军队必须是正义之师,统帅必须中庸、公正,老成持重,不可好战喜功。战争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战无不胜,《象传》:‘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彖传》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师卦是因为两国争讼,因此聚众出师以解决争端,也是战争、聚众讨伐的意思。 这是师卦的主要精神。“师”指用兵,建议运用恰当时机,采取主动行动和强硬态度,摆脱自己造成的困境。师卦,祇有‘九二’是阳爻,在下卦的中央,被上下五个阴爻围护;所以,九二是统帅,五个阴爻是士兵。九二刚强,在下层,握有实权;‘六五’柔和,高高在上;象征君王任命统帅,以扩张军势。所以,这一卦命名为“师”。内坎险外坤顺,行险而顺,兵出于民,国之大计,必须正义,师出有名。九二阳居中大夫位,应六五柔顺之君,为师卦之主爻。九二受命领众,衔命率兵之象。阳居阴位,有应,居中者,统帅全军者需中庸、公正、老成持重、不好战喜功,才能战无不胜,兵战凶危德者居之。卦序上师卦与比卦为上下相反的一对综卦,是继需讼两卦而来。杨时曰:“《比》则众在内,一阳在上为之主,君象;《师》则众在外,一阳在下为之主,将帅象。”举凡卜到师卦,事情复杂困难而多忧。若是与人事相关的事情,则以选择年老持重而有处事经验或有智慧、谋略的长者最好,比较有成功的可能。若选择年轻而无经验者,则一败涂地的机会大。

李士鉁曰:贞之为言正也。以正伐不正,天下皆望其正己焉。丈人有长人之能,才逾千万人,始足以将千万人。无咎者,宜有咎者也,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幸而胜,已伤天地之和,不幸而败,即贻[yí]宗社之祸,故行师非以贪功,但求无咎而已。

《序卦传》: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杂卦传》:比乐,师忧。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黄寿祺曰:师卦强调用兵之原则,首在谨守正道,此即以仁义之师,毒天下而民从之。其次为慎选将帅,必选用贤明之长者,此乃决定行师胜败之关键。

马振彪曰:古者寓兵于农,即民即兵,兵以卫民,非以残民也;兵以保国,非以乱国也。天下归德谓之王,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民若望云霓[ní],从之如归市,所谓能以众正,乃可以王。

初六,师岀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岀以律,失律凶也。

不当位,不应。处师之始,兵众初岀之象,阴柔失位无应,故诫其必须严明兵众纪律,否则军纪不良,纪律不善必有凶险。初六处下卦坎险及师卦之初爻,即出师之时,因此曰师出以律。爻变后下卦成兑,兑为毁折,因此律法变(失律)则有凶。《九家易》:‘坎爲法律也。’《尔雅》:‘坎,律,铨[quán]也。’否臧凶,纪律不善则凶。臧为善,也可做壮解,‘否臧凶’意思为军队不强壮,因此为凶。那么此爻应该解释为:军队出征,虽然很有纪律,但是不够强大所以为凶。

李士鉁曰:初爻师之方岀,始于严谨,故以律。律,法也。阵伍号令之事,坐作进退之节,整齐严肃,岀师之本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不当位,有应,居中,卦主。阳刚居中阴位,上应六五之君,师卦的主爻,也是军队中带兵的将帅。是为卦辞中之丈人,其带领兵众能持中不偏,稳重不燥,故可获得吉祥而无咎害。有应之君王多次赐予奖赏,委以重任。阴为众,九二阳刚之臣(武臣)在下卦之中与六五之君相应,为将帅受命,亲临军队之中。王三赐命,将帅身负重任,君王一直下命令于他。九二爻动下卦成坤为顺,将帅动而能顺从君命之象。

王弼曰:九二阳刚居中,而应于五,在师而得其中者也,承上之宠,为师之主,任大役重,无功则凶,故吉乃无咎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不当位,不应,乘刚。阴居阳位,以柔处刚,多凶之地,乘凌卦主,近则无应,退无所守,犹如争权贪功,不自量力之将帅,行师败绩,时而载运尸体归来,故有凶险。六三失位,处于多忧之地,又乘九二之主帅,为失律之象。师出以律则吉,失律则凶。六三居于互体震卦之中,动则互体成兑,兑为毁折。另一解释为军队号令不统一,因此为凶。

王弼曰,六三以阴处阳,以柔处刚,近则无应,退无所守。以此用师,宜获舆尸之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当位,不应。柔顺得正,多惧之位,未思进先思退,下无应与,当行师不利时,能审时度势,知难而后退暂处,待时而进,故无咎害。六四为多惧多凶之位,居互体坤卦之中,动而互体成坎有难,贞而不动则为坤有土。因此左次可得无咎。反之,躁动则有咎。左次,退守的意思。次为军队出征时途中停留多日之处,停留一夜的地方叫'舍',二夜为'信',三夜及以上为'次',凡停留三夜以上的地方就要回报,以掌握行军的速度。军尚右,以右为前,左为后,左次即退守而暂停不前进的意思。《道德经》:“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行师右为进左为退。

王弼曰:六四得位而无应,无应则不可以行,得位则可以处,故左次之,而无咎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不当位,有应,居中。坤为地为顺,得应九二坎豕之禽。体柔居中,高居君位,平时教民田猎以讲习武艺,当田猎而有禽获时,则用以宣言教民保家卫国,吊民伐罪,故无所咎害。又六五以柔居尊,未自行统兵,而委任贤能刚正长者的九二可取胜算,若任用无德无位小子的六三将致败绩,会一败涂地,载尸而归,大凶,故戒其应谨守正道以防凶险。由此爻可见,师卦是一个‘多忧’之卦,怎么做都不对,如若守静,则坐以待毙,任人欺凌,贞凶。而若出征,也可能一败涂地,最多也只能免于罪咎。

王弼曰:六五柔非军帅,阴非刚武,故不躬行,必以授也。授不得正,则众不从,故长子帅师可也,弟子之凶,固其宜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当位,不应。居卦之极,宗庙位。当位有得,班师告捷,在宗庙论功行赏,开国宁邦,分封诸侯。然而对于小人只可以施与钱财的奖赏,绝不可授与官爵,否则将危害国家安定。在行师之时,但取材具可用,不必拘泥,不必人皆君子。大君有命,天子拥有天命,或者国君颁布命令。两种解释皆可,都指战争结束的建国之时君王封赏。开国承家,讨伐成功,论功行赏,分封诸侯。上卦坤为地为邦,上爻变为艮为藏,封地之象。诸侯封地曰国,大夫曰家。小人勿用,言论功行赏时,小人不宜有封地或官爵,《象传》‘小人勿用,必乱邦也’,意指小人若赏予封地或爵位,让他从政,则将危害国家安定。另一解释为‘小人’是就占问者身份而言,若占问者为大人或大君,则可用以开国承家之大事,但若为小人,则不可用,不宜有所作为。

孔颖达曰:上六处师之极,是师之终竟也。天子爵命此上六,若其功大,使其开国为诸侯;若其功小,使之承家为卿、大夫;小人勿用者,言开国承家须用君子,勿用小人也。

文多采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