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

血橙原产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以及非洲北部,如今在中国也有大量栽培。因其成熟的果肉颜色带有红色血斑或血丝而得名。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1)

血橙,芸香科柑橘属,细分的品种不少。我国最早于1965年从阿尔巴尼亚引入,之后又于1972从意大利引入。引入的血橙品种包括桑吉耐洛(Sanguinello)、马耳(Maltaise)、塔罗科(Tarocco)、路比(Ruby)等,其中塔罗科的栽培比较广泛。

血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果肉颜色变化莫测,与其他柑橘类水果有较大不同。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2)

即便是同一棵树上同一枝头摘下的血橙,其他颜色可能也不尽相同。有些血橙切开后,乍一看,还以为是水果出问题了,其实这是血橙中一种名为花色苷的苷类化合物在起作用。

颜色的秘密

花色苷是由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形式结合而成的苷类化合物。血橙也是柑橘属中唯一含有花青素的品种。

在血橙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花色苷的浓度也一直在变化,正是花色苷赋予了血橙千变万化的颜色。

有研究表明,血橙中花色苷的浓度与果糖、葡萄糖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统分别可达到0.8和0.79。

可能的原因就是果糖、葡萄糖是促进花色苷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刚摘下的血橙通常需要7-15天的脱酸期,需要放一放。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3)

从初熟到成熟再到熟透,整个过程中,血橙的颜色会逐渐发生变化,从少量血丝到血丝渐多,再到最后变成深紫色。此时血橙已熟透,色泽鲜艳,花色苷的浓度达到最高,而口感也最好,已经充分糖化,汁液充足,风味浓郁。

这证明颜色与甜度的正相关性,简单说就是颜色越鲜艳,甜度越高,与研究结果一致。

血橙的营养价值

血橙独特的营养价值一部分也是来自花色苷。有专家表示,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性,增强抗病菌感染能力,控制肥胖以及改善视力。

有一项针对不同健康状况志愿者的研究。这些志愿者摄入富含花色苷的水果后,临床以及生物医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

除此之外,血橙维生素含量是普通柑橘类的两倍。而果肉、果皮、血橙籽中,含有10种常见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钙、镁的含量最高,其他的铁、锌、锰、镍也比较高。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4)

众所周知,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以及机体的新陈代谢有积极的作用。比如铁参与人体内氧的运输和储存,铜则是特殊的催化剂,如果缺少铜,则会影响铁的吸收,产生贫血。血橙中含有丰富的铁、铜,因此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

血橙中还含有较多的锌,锌能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血橙也具有健胃消食、抗病菌感染能力。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5)

不过,你可能想不到,血橙中微量元素最高的部分并非果肉,而是果皮以及果籽。

有一项针对血橙微量元素含量的试验,结果显示,鲜果皮中钙、锌含量是果肉的2倍,锰、镁的含量是果肉的2.6倍,铜含量达到1.7倍,镍为3倍。

而血橙籽中微量元素含量更高,钙为3倍,镁是3.4倍,铜为13倍,锌为7倍,锰为6倍。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6)

当然,这个研究目的不是让我们直接去吃血橙果皮,果籽,只不过可以变废为宝,充分开发利用血橙的资源。

血橙果肉是怎么形成的(甜润可口的血橙)(7)

扶贫果树

总之,血橙全身都是宝。血橙的主要品种塔罗科血橙,成熟期在1月中旬到2月中旬,因较晚成熟,成为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塔罗科血橙细嫩化渣,汁多味浓,有一股玫瑰的香味,原产于意大利,1992年由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引入。

塔罗科的优点网上有很多文章,这里不再啰嗦。来自“天府之国”四川资中的血橙,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成就了不一样的口感。果肉鲜红、甜润多汁,咬上一口,汁水爆入口中,让人久久不能忘。

现在正是血橙的采摘季节,现摘现发货,错过要再等一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