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

来源:大象公会(微信ID:idxgh2013)

“交趾”,本是中国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区域。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1)

东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

那么“交趾”究竟是什么意思?

最为通俗的理解,就是脚趾相交。唐代杜佑在《通典》“边防四·南蛮下”条目中写到:“极南之人,雕题交趾。……交趾,谓足大趾开阔,并立相交。”

意思就是,极南的岭南蛮人,脚特别大,大脚趾长得十分开阔,双足并立时两个大脚趾会相交。

这颇像美国人二战时用脚趾形状识别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的脚都比较正常,而日本人在从军穿上军鞋前,穿木屐,所以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开叉大

但这只是杜佑自己训诂功夫不到位造成的误解,实际上中国古人并没有认为古代越南人的脚趾如此骨骼清奇。

杜佑所引“雕题交趾”并非原创,典出《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这段本意是讲天子施政,并非要移风易俗,而是顺俗而化。南方的蛮人的风俗就是“雕题交趾”,有的不吃熟食。

“雕题”,就是纹额,在额头上纹身。而对于“交趾”,历代注疏家的理解也都一致:侧卧时大腿后弯,双脚交于身后。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2)

纹面的台湾泰雅人老奶奶。东南亚南岛民族被认为与上古百越人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东汉时,郑玄在给《礼记》做的注释中就写到:“交趾,足相向然。”唐代孔颖达给郑玄的注作疏时进一步解释道:“趾,足也。言蛮卧时头向外而足在内而相交,故云交趾。”

这只是中国古人对南蛮人卧姿的描述:侧卧时,脸向外,双脚和小腿向后弯曲并勾在一起。

古人侧卧,虽有屈膝,但极少交足。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写道:“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即道家和中医认为,屈膝侧卧的睡姿有助于积攒人体气力。

托名陈抟的《希夷安睡诀》甚至更详细地描述了在这种侧卧:“左侧卧,则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3)

华山脚下陈抟睡仙雕塑。陈抟老祖的卧姿大概与“躺枪”很类似。

上述这种道家侧卧已经带有很强的体操成分,中国人的普通侧卧更像是卧佛那样身体微曲,双足上下并置。

所以越南人的古代祖先们睡觉时双脚弯向身后双脚相交的睡姿,给中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4)

敦煌 158 窟涅槃佛复制品。佛陀涅磐的侧卧像是印度人和中国人通常采用的侧卧睡姿。

杜佑闹出如此误解,实际上是忽略了“趾”字的字义转变。“趾”,原通“止”。《爾雅·釋言》即有“趾(止),足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得更清楚:“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也就是说,“止”的本意就是脚,而不是脚趾。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5)

“象形字典”在线字典详细梳理了“止”的字形演变(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202)

然而,杜佑的误解却在近代被法国传教士印证。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传教士深入越南内地,发现东京(河内)地区大脚趾内翻的畸形足病发病率很高,并用图像记录下来。这可谓真正的“交趾”了。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6)

1894 年法国传教士 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 所绘制的图

越南与交趾(原来越南被叫做)(7)

1896 年在河内所拍摄的大脚趾内翻患者与传教士绘制的各类大脚趾内翻的形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