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部分古称(陕西境内最古的文字)

陕西境内最古的文字(包括具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主要有半坡和姜寨陶文、西周甲骨文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挖掘中发现,在属于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有100多例刻划符号,共有50多种。半坡这种仰韶文化陶器符号,在陕西长安、临潼、合阳、铜川、宝鸡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而且具有共同特点。郭沫若研究过半坡的刻划符号,肯定这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孓遗。

陕西各部分古称(陕西境内最古的文字)(1)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仰韶文化陶器符号

姜寨的陶器上也发现有数十种刻划符号,而且符号结构比半坡的更复杂,形状更像文字。比如有的学者从中找出与商代甲骨文“岳”相似的刻划符号,还有的符号笔划看上去与现代文字的“市”、“巾”、“十”非常接近。这些有待破译的符号绝非随意刻划,无疑将为研究我国汉字的起源提供重要依据。它将表明,关中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的诞生地。

比陶文晚出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在龟腹甲和牛肩胛骨上刻划的古文字,既有象形字,也有不少形声字,属于比较成熟的文字。1899年以来,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10万片甲骨文,已确定单字超过5000个。这是殷商甲骨文。陕西境内也出土过甲骨文,是西周时期的。1977年至1979年,在周原宫室基址(岐山凤雏村)西厢房的两个窖穴中,发现了17500多片甲骨,其中有字ト甲293片。以后又在扶风齐家村发掘出带字龟版1块,牛肩胛骨3片,合计总字数600多个,不同单字360多个,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批西周甲骨文,文字形状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文相仿。西周甲骨文中有一种由数字组成的辞。著名学者张政烺认为,这种数字符号就是八卦。这对于探讨《周易》的起源和研究我国文化史、思想史,都有重要价值。

西周甲骨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字体细小,在指甲盖大的一块卜甲上,竟能刻上20-30个字,最小的字直径仅1毫米,小如芝麻,笔道细如毛发,要用5倍放大镜才能看清。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微雕艺术瑰宝。但3000年前,究竟用什么工具能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出微雕,至今还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1986年陕西京镐考古队发掘出土一批属于陕西龙山文化的刻划兽骨和骨器。刻划符号与甲骨文形体结构相似,可解释认读得有人”、“万”、“元”、“二”、“三”、“八”等字。这也许就是从半坡、姜寨陶文向商周甲骨文过渡的早期骨刻文子。

陕西各部分古称(陕西境内最古的文字)(2)

周原出土的甲骨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