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养老保险为什么涨(农村养老保险很多人每月不足200元)

按照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数量为16213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3715亿元,平均每人每月190元。但是确实也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养老金能领到上万元。特别是北京、上海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双双突破11,000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农村的养老保险为什么涨(农村养老保险很多人每月不足200元)(1)

过去我们的退休养老制度是双轨制,后来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正在向一种方向靠拢,但是并没有一蹴而就。

最早的城镇、农村养老双轨制。

前面所说的双轨制,实际上是城镇、农村养老制度的双轨制。

城镇的最早养老制度。从建国开始,我国本身就有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制度。当时的工资待遇制度也非常复杂,又分为供给制和薪给制。1951年国家出台《劳动保险条例》是第1次为企业工人建立起了养老制度。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退休待遇标准。

农村的最早养老制度。农村的养老制度,实际上还是从实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1956年国家出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后来又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所有的有关制度都规定了对老年农民的基本口粮、柴火等分配。毕竟在当时的农村公社粮食是最主要的产出,分配也是以此为主。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1986年,我国首先在国有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1年,我国全面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是,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其他类型的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纳入到了原本只属于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中。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相对于原国有企业的各种福利待遇的覆盖并不全面,后来很多国企还建立了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另外还会发放一些统筹外的待遇

另外,再加上实施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国企以外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很多都是选择最低缴费基数,而且很多是按照15年左右缴费退休地,所以总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开始拉低。人们又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不同称为双轨制。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养老保险计发制度基本上去一致,养老保险制度确实也在推动并轨,但是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养老保险缴费和缴费基数的差距,以及补充养老保险机制的区别,差别不会消除的。

农村的养老保险为什么涨(农村养老保险很多人每月不足200元)(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让农民也能享受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是首先放开了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限制。2014年甚至推动了城乡居民户籍改革,统一实施城乡户籍,消除城乡差距。现在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是相同缴费、相同待遇。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条件和能力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养老问题,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没有相应的强制缴费制度,也没有相应的资金积累,其养老金待遇主要还是以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补贴为主。现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每年政府补贴的费用占90%以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很多人都按每年一两百元的档次缴费,积累不了多少钱。基础养老金现在全国最低标准是93元每月,所以很多人的养老金水平也就是200元以内。

但是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政负担能力,适度提高地方标准。像北京市最低达到了887元,上海市则是达到了1300元。

农村的养老保险为什么涨(农村养老保险很多人每月不足200元)(3)

所以说,两种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本质的渊源不同,待遇相差很大。相对而言,职工养老保险退休老人由于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待遇,反而会相对吃亏一些。

未来两种养老保险制度,或许也能够合并以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基础,附加职工养老保险提高待遇,这样就真正的实现了统一。有点儿像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