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实(历史的证据)

史实铁证:李姓先祖李际春出使琉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的真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的真实(历史的证据)

历史的真实

史实铁证:李姓先祖李际春出使琉球

钓鱼岛明朝时就属于中国

李际春生于1536年,卒于1583年,年47岁,字应元,号槐亭,明代杞县青龙岗人(今黄土岗村),20岁考中嘉靖丙辰科进士授职行人司行人。

据明万历中萧崇业《使琉球录》载:〃……初,嘉靖十一年,命吏左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册封中山王尚清,侃述其事为《琉球录》,自为之序,至嘉靖三十七年,又遣世霖与行人司行人李际春册封中山王尚元……〃。

明世宗朱厚熜公元张1507年出生,1521年继位,1566年退位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67年驾崩,在位45年,享年60岁。号嘉靖,史评〃中兴之主〃。从史料记载来看嘉靖年间有两次出使琉球,一是嘉靖十一年,也就是公历1532年,由陈侃和高澄等人出使,一是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历1558年,由世霖与李际春出使。时隔二十六年。

先看第一次出使。据《使琉球录》载:〃四月十八日,舟先发于南台,二十六日余等起行,三司诸君送至南台。五月朔,予等至广石,大舟亦始至。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通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这次陈侃、高澄等人出使单程历时23天。

文中所述,钓鱼屿,黄毛屿,赤屿就是现在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陈侃一行从福州出发,经过作为航标的钓鱼屿,黄毛屿,赤屿,等岛屿后,方进入琉球海域,其标志是见到了古米山,又作米姑山,现为久米山,理由是无论陈侃等明朝官员或同行的琉球夷人,都以见到古米山就回到琉球家中作为见证和标志。当时明朝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钓鱼屿,黄毛屿,赤屿等近岸岛屿是福州沿海渔民经常捕捞的场所,而琉球还是野蛮蛮夷之地,可见,上述三个岛屿及其附近岛屿当属明朝管理。

再看第二次出使。26年后,也就是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郭世(汝)霖和李际春出使琉球。

据《明史》载:〃时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为明朝属国,其君主中山王奏明王朝派员前去册封,因地隔大海,倭奴骚扰,道路艰险,时行人司可当此任的30多人设计推脱,不肯应命,独(际春)公愤慨负命,自告奋勇受命前往。带领随员刚入海,即遭飓风,波涛汹涌,天日无光,船几将摧裂,众随员及行人伏船颤抖,际春镇定自若,端坐船上,处之泰然,待风息浪静,又继续前行,直至目的地,完成使命。国威远扬海外,3年后,还朝复命,嘉靖帝念其忠勤报国,不辱使命之功,先后提升他为尚宝寺丞,通政使司,位列九卿……〃。这两次出使有啥不同呢?从上面资料分析,明嘉靖后期,沿海一带出现了倭奴,海盗,第一次出使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而第二次出使,行人司30多人设计推脱,为啥呢?安全问题。不是船舶的问题,因为明成祖时期(1360~1424年),是第三位皇帝,1402~1424年在位,号永乐。期间1405至1433年派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船舶最多时达二百艘,单船最大载重7500吨。可见到达琉球船舶是没问题的,一百多年后嘉靖时期的造船技术会更加成熟。那么重要问题就是倭奴的出现,可能嘉靖后期已经相当严重。据《使琉球录》载:〃琉球国,在福建泉州之东海岛中,其朝贡,由福建以达于京师,国之沿革未详,汉魏以来不通中华。隋大业中,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其国,语言不通,掠一人以返……唐、宋时未尝朝贡,元遣使招谕之,不从。本朝洪武中,其国分为三,曰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皆遣使朝贡。〃

另据史料载:琉球一直是明、清朝的藩属国,向明、清朝贡,两朝均遣使臣对琉球王册封。

钓鱼岛全称钓鱼群岛,倭人称为尖阁列岛,约4.3平方公里,明朝初,钓鱼屿等岛屿属于明朝版图,1372年,中国人杨载发现钓鱼屿列岛屿,1403年,《顺风相送》航海图曾提及〃钓鱼屿〃。1582年,明朝将钓鱼屿列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清朝乾隆时,林子平绘《三国通览图说琉球国部分图》,图中列有钓鱼岛,说明钓鱼岛不属于琉球。《使琉球录》是1532年嘉靖十一年,陈侃出使册封琉球王归来后,上呈皇帝所书,成书于1534年。而日本所称发现钓鱼岛,是日本吞并琉球后的1884年,距1534年的《使琉球录》已晚了350年。

据杞县《李氏家谱》载:李姓自明初期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喇叭巷迁杞县枣园村,后散居青龙岗,一世祖李遵实,际春是其第七代孙。(待看下期李际春的官职等级及其俸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