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

虎年趣虎

贵州兴仁市蔡家友

金牛昂首高歌去,白虎迎春喜气来。2021年春节过后即虎年,农历壬寅年。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1)

在十二生肖中,虎是百兽之王,也是最凶猛的动物。虎与狮、豹同属大型猫科动物,原产于欧亚大陆的北训,后向南扩展,经我国、印度直至东南亚地区。虎共有七、八个品种,其中巴里(岛)虎与里海虎已绝迹,爪哇虎、苏门答腊虎、西伯利亚虎、印度虎也属于濒临灭绝的动物。我国的东北虎与华南虎的生态环境也不优越,数量减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2)

在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中,有一些“虎”作偏房的字,识之可广见,彪,原称虎身的斑纹,但也称虎。虒(sī),似虎而有角的兽,当出于古人想象。甝(hán),白虎;虪(shù),黑虎。古代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虎较多,对于人的生活有影响,于是虎就有了众多的别名或异称。大虫,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是指虎,孙二娘绰号母大虫,就是母老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此外又称老虫,老大虫。山君,此称缘于虎为山中之王。《骈雅·释兽》:“山君,虎也。”连类而及,“山王”也作虎的绰号就不足为奇了。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3)

我国少数民族有崇虎的习俗,在东北的赫哲族人、鄂伦春人、达斡尔人都有崇虎的习俗,并流传有许多关于虎的美丽传说。如赫哲人的阿克腾卡氏族,认为其始祖为一赫哲女子与虎成婚后所生,他们不怕虎,也不猎取虎所喜吃的动物,将虎奉为神明,这可能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习俗。朝鲜族人民也有崇虎的习俗,常把虎视为保佑全家的灵物。在我国的西南少数民族中,彝族人与虎的关系最为突出。居住于云南巍山、南涧一带的彝族人自称是虎族,男子自称为“罗颇”,女子自称为“罗罗摩”,统称之为“罗之”或“罗罗”。他们不但以虎自命,其十二兽历法也以虎打头,并视自己为虎族。云南的白族也是崇虎的民族,其民间传说中也有人与虎成婚并蕃衍后代的故事。他们把虎奉为祖先,自称虎儿虎女,供奉白虎为神,甚至认为人被虎食可以成仙。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4)

虎是猛兽,人难以接近,有关虎的掌故传说为古人的想象开辟了天地。在《山海经》中,一些人面虎身的怪兽如马腹、开明兽等等,就是古人对虎的想象产物。其中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形象怪异,它是神山昆仑山的守卫者。在古代传说中,虎变人的故事有很多,唐代诗圣杜甫有《遣兴五首》诗,其中第四首以猛虎遭擒杀为喻,讽刺了那些得势猖狂、为非作歹的奸佞。诗云:“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借题发挥,言志抒情。明代商辂有一首《虎》诗,是题画的七古,其中如:“壮哉於菟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吞牛食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栗。”将虎的勇猛气势写出,很见精神。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5)

清代的文言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几个写虎的名篇,一向脍炙人口。《苗生》写一虎化作伟丈夫,与读书人周旋事。苗生的粗豪率真、朴野鲁莽,正是虎性情的体现;而几位读书人的酸腐可厌与狡诈刻薄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梦狼》是《聊斋志异》中具深刻社会批判内容的篇章。白翁的长子在南方为官,二年不通音信。一次白翁入长子官署,但见群狼当道,又见其长子扑地化为虎,被金甲猛士锤齿而去。白翁放心不下,让次子去看望长子,果见其兄门齿尽脱,乃醉中坠马所折,其时日正是父梦那一天。弟劝兄改行,其兄回答:“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一语道出了专制社会的通病。长子后升官,途中遇盗被刀伤,命虽未绝,头却偏转九十度,能自顾其北,“不复齿人数矣”。蒲松龄就此论道:“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异常深刻。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6)

虎是猛兽,形象威武可畏,古人将虎作为门神,于农历除夕日张贴,以趋吉求福,其风俗由来已久。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云:门上画虎以御凶,在汉代已很盛行,云南丽江纳西族的门神“雷霆白虎之神”,当是古代习俗的遗存。旧时华北各地每逢除夕,喜在正厅悬挂年画《镇宅神虎图》;福建漳州一带则有《五福图》(画五只猛虎,谐音五福)一类的年画;山东潍坊一带的年画则有《神虎图》一类,都可以看作是古人除夕门上画虎习俗的流变。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7)

汉语中有关虎的成语 “虎虎有生”形容事物或事业的兴盛蓬勃,大多给一种“龙腾虎跃”的踊跃感。“虎视鹰扬”则是雄视高翔而甚有威仪之意,多用于褒义。有关虎的一些成语出自《战国策》。如“三人成虎”,见于《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比喻谣言或谎话一再重复,就有可能令人信以为真。又如“狐假虎威”,比喻借他人的威势去吓唬人,与“狗仗人势”意思相同,难以相互替换。“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可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通用,但并不等同。如“如虎添翼”,又作“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生翅”等等;“虎口拔牙”与“虎口扳须”则是同义的成语。然而若讲“为虎傅翼”,就与“如虎傅翼”意义不同了,前者强调力量的增加得到了外力的协助。降龙伏虎,是源于佛典的成语,形容力量强大,可以战胜一切邪恶势力。虎踞龙蟠,也作“虎踞龙盘”,原是形容金陵地势之语,后也用来形容一切地势险要之地。此外,借用老虎的威武雄壮,成语中有“龙腾虎跃”、“虎背熊腰”;有才能的人被人辅助,称为“如虎添翼”、 “龙腾虎跃”等等。

虎虎生威虎年的元素创作理念(虎年趣虎作者蔡家友)(8)

虎年趣虎,虎虎生威,真是:虎步龙骧,一代英才造气势,鹏飞鲲击,千年古国炳新篇。愿祖国“虎添双翼前程远,国展宏图事业新” 愿全民“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鼓虎年虎劲创惊天宏图”、“丑去寅来千里锦,牛奔虎啸九州春” 、“虎跃神州千业旺、春临盛世万民欢”强我中华,富我人民,仍国家之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