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意志是最强的武器(永不卷刃的血性胆魄)

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本源。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

踏遍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熔铸苦难辉煌,回望人民军队走过的90年历程,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凭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创造了革命史上的无数奇迹,彰显了人民军队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这不仅是这支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永远值得我们弘扬,也将永远激励我们向前。

(一)

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来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克劳塞维茨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战争的法则比钢铁还冰冷,胜利从来只偏爱千锤百炼、英勇顽强的军人。战斗精神是军人信念、勇气、意志、情感的集中反映,是战争中无坚不摧、锋利无比的精神利刃。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我军历经90年的风雨战斗历程,磨砺锻造出来的英勇战斗精神,是人民军队最为闪耀的精神之花,历经风雨而灿烂,历经苦难而深挚,历经磨炼而不衰。

1932年7月7日,红25军教导团在旷继勋军长的指挥下,在安徽省霍邱县阻击敌徐庭瑶部,官兵们据城与敌激战5昼夜。敌人凭借飞机、大炮的掩护,于12日拂晓攻破北门。面对蜂拥而入的敌人,红军官兵毫无惧色,上前与敌人展开巷战,进行逐屋争夺。旷继勋手持大刀,与指战员一起奋勇拼杀,身边4名警卫员均壮烈牺牲。守城部队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用牙咬,誓死不让半步。有的为了不当俘虏投井自尽;有的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拼死拖住敌人的脚步,直到牺牲后也掰不开其紧紧缠住的手臂;有的负伤后被俘,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高唱《国际歌》,宁死不屈、英勇赴死。最后,守城部队撤到西城墙下,上千人拥在一处狭小地段。在敌人机枪的猛烈扫射下,前面的人手挽手拉起一道人墙,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撤退。其情景英勇壮烈,可歌可泣,连国民党军的官兵也被震惊。

如此这般英勇战斗的场景,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从有如神兵天降的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到血战刘老庄的82名勇士,从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到奋不顾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人民军队的历史版图上矗立起最为巍峨的精神丰碑。

(二)

指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人民军队用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党的信任、人民赞誉,也赢得了世界尊敬。”

1935年7月,苏联《真理报》先后发表了《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司令员朱德》《中国红军的顺利推进》等文章,报道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英勇作战,突破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进军的消息,盛赞长征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也正是这一系列报道,改变了共产国际对红军的看法,在召开共产国际七大之前,与会各国代表高度赞扬中国红军为坚持革命斗争进行长征而取得的伟大业绩,大会执委会书记曼努逸斯基称赞长征“证明了红军具有中国任何军阀所不能击破的高度觉悟性、超人的坚韧性和战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是英勇斗争的楷模”。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对于八路军、新四军的勇敢顽强感到吃惊和敬佩,他们在《中共军内幕分析》一文中指出:“共军的境遇是极其艰苦的,要克服物质上的缺乏,对抗恶劣的环境,必须有超乎常人之外的坚强意志与严密组织。”“共军在这方面的运用可算登峰造极,发挥无遗……共军善于运用它的兵力和坚强政治力量所造成的非常高涨的战斗情绪,因而视之为神通广大,莫测高深……”不少日军士兵在战场上为我军勇敢顽强之精神而发出“男儿之泣”,深感“中国难以战胜”。

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衣衫褴褛却在冰天雪地里“像原木在移动”的志愿军战士,以“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让世界为之震惊,为泱泱中华于国门之外重新找回了失落百年的民族尊严。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国军队是他见过最坚强而最凶残的敌人,他们经常不顾伤亡地发动无数次进攻,而他们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他们从不会杀死受伤或者被遗弃的伤员。

人民军队在喋血战场的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显示出令敌闻风丧胆的坚毅与血性,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坚硬如钢和凛然不可侵犯,使整个中国在当代世界面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可以说,一代又一代官兵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战斗精神,筑起了整个中国的精神长城,成为一张通行世界的精神名片。

(三)

血性胆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一点一滴地培育,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没有经历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考验,这既是我们的民族之福,却也潜藏着军事之忧。军人一旦丧失忧患意识、血性精神,沉迷于盛世太平、享乐自足,就等于自毁长城。

马克思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战斗精神培育和保持,不能单纯靠“狼来了”的情况刺激来产生,归根结底要靠官兵积极的自我构建。战斗精神是知与行的统一,面对战争咄咄逼人的恐惧,面对生死考验面前的艰难抉择,能否保持民族复兴的初心不渝,始终保持战斗血性的锋刃不卷,并非一件易事。关键在于,要紧紧抓住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个根本,积极打造强军文化,不断铸牢战斗精神培育的价值认知基础,引导一代又一代的官兵深刻认识和平年代的军人一是不能忘战、忘战必危,二是不能懈怠、懈怠必败,不断强化带兵打仗、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使命感,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一个永记烈士、不忘传统的民族,一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一个厚待军人、倾心国防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勇士辈出的民族。军队的战斗精神培育,离不开融化于生活中的崇尚英雄、敬仰烈士的社会风尚,离不开深入到每个人心灵中的关心国防、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战斗精神的培育和保持,不能仅靠部队的思想引导,还必须把部队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共育,不断培养官兵突破“和平积弊”的英雄气概、战胜“致命诱惑”的清醒自觉和支撑“打赢制胜”的使命担当。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战斗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实践的磨练和锤炼,既要强调“为谁打仗”,还要注重“跟谁打仗”,不断强化对手意识,加强实战化训练,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摔打部队,培养官兵生死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劲、强敌面前硬得起来的狠劲、困难面前挺得起来的韧劲,砥砺指战员的意志品质。

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现实的威胁无时不在。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厚植官兵横刀立马的豪气、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和宁死不屈的骨气,让人民军队90年铸就的血性胆魄在备战打仗中永不卷刃、令敌胆寒。

顽强意志是最强的武器(永不卷刃的血性胆魄)(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