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

西安人走在路上都能捡到独孤信的印,塌个房也是一地的宝贝。西安祖上有多富?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

1981年,陕西省旬阳县一名中学生在旬河流入汉江的河滩地上捡到了一枚印信,随后被上交博物馆。

经专家鉴定,印信主人为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官员独孤信,陈乔恩、陈晓主演的电视剧《独孤皇后》的原型就是独孤信的嫡女伽罗。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

▲独孤信印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唯一一枚楷书印

独孤信印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唯一一枚楷书印,也是印面最多的印信,足有26面。这枚印信的主人独孤信(503-557)是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鲜卑族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被封为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后,因此他本人也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

无独有偶,1986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宝塔坍塌,居然塌出了4枚佛指舍利以及2000余件唐代秘宝,囊括金银器、琉璃器、瓷器、珠宝、石质文物、漆木器、丝织品等。

法门寺宝塔坍塌,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

陕西扶风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146-189),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誉中外。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

▲陕西扶风法门寺外景

1986年,经过地震与大雨的双重冲击后,法门寺中传说供奉着佛祖舍利的宝塔在震后修复时从中轴处轰然坍塌。然而,法门寺的这场灾难竟然引出考古界的一次重大发现!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4)

▲1987年4月发掘的法门寺唐代地宫遗址

次年,封闭千年的法门寺地宫在塔基被发掘清理后正式开启,随之出土的还有4枚佛指舍利以及2000余件精美的唐代宫廷文物;

包括消失千年的秘色瓷、做工考究的金银茶具、来自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等瑰宝,其中许多器物在当时都是闻所未闻,佛教文化、宫廷文化、异域文化交织相融的大唐气象扑面而来。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5)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茶具

灵指再现,世界佛教界的一大幸事

“见舍利如见佛祖”,作为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佛指舍利在法门寺地宫重现世间,受到全世界佛教信众的关注。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6)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

地宫大门被正式开启后,考古学家先后在八重宝函、汉白玉双檐灵帐、秘龛(kān)和阿育王塔中发现了4枚佛指舍利。

经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鉴定,秘龛内的为灵骨,即佛祖真身,其余三枚为影骨。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7)

▲第一枚佛骨舍利面世时的场景,后经鉴别此为影骨。影骨即佛祖真骨的仿制品。

法门寺最初因舍利置塔,因塔建寺,原名阿育王寺,在唐代就是皇家寺院以及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

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566-635)赐名“法门寺”,每30年开塔一次,将佛指舍利送至长安或洛阳由皇帝亲自供奉,先后有8位唐朝皇帝供奉过佛指舍利。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8)

▲鎏金铜浮屠。

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其中。

公元874年,唐王朝完成最后一次供奉后,佛指舍利连同数千件唐皇室稀世珍宝一同被封入地宫。

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表示,佛祖真身舍利被分散到世界各处供奉后,绝大部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知所终。

而法门寺的佛指舍利从北魏时期(386-534)就有记载,近年来的研究已基本摸清舍利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它的真实性、唯一性奠定了在佛教界无可比拟的地位。

据了解,自法门寺地宫文物出土以来,法门寺佛指舍利先后赴泰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供奉瞻礼,所到之处,四方信众无不叩首恭迎,顶礼膜拜。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9)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炉之下

据统计,除佛骨外,法门寺地宫还出土了以下文物:金银器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7件,珠宝等400件(颗),石质文物12件,漆木器及杂件19项,丝织品及衣物700多件,以及数万枚铜钱。

在地宫甬道内发现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石碑,详细地记录了封存物品的名称、物主、规格、材质等。

秘色瓷问世,破解我国陶瓷上的千年谜题

得益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近年来我国在茶文化、香文化、秘色瓷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其中,秘色瓷的出土破解了我国陶瓷史上的千古谜题。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0)

▲唐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1)

▲唐 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相传在唐代有一种“秘色瓷”,釉色润泽如玉、盈透似水,只有皇室才有权享用。秘色瓷之所以名为“秘色”,从古至今都没有定论。

一种说法是古代“秘”与“碧”同音,都读“bi”,秘色意为“碧色”,特指一种色泽莹润的青绿色。还有一种观点是秘色代表秘密等级,专指供奉的御用瓷器。

甚至有人认为“秘”的本字为“祕”,《说文解字》解为“神也”,因此秘色意为神奇之色,是青瓷中的极品釉色。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2)

▲唐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3)

▲唐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后来由于战乱,秘色瓷消失了上千年,后世只能在古人诗赋中想象它的神采。

唐人陆龟蒙(?-约881年)《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一句,曾引起考古学家的关注。

他们认为如果秘器就是秘色瓷,那么越窑就应当是它的产地,但始终探寻无果。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4)

▲唐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直到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法门寺地宫的“衣物帐”碑上看到了对秘色瓷的明确记录——“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

并在文物中找出了这13件宝贵的瓷器以及1件也被认定为是秘色瓷的八棱净水瓶,失踪千年的秘色瓷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5)

▲《监送真身时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拓片

法门寺的考古发掘成果,为秘色瓷的判断建立了标准。随后,考古学家发现在吴越钱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北宋周王赵祐墓、辽陈国公主墓、辽圣宗贵妃墓等皇室墓葬中都有秘色瓷出土。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6)

▲唐 侈口秘色瓷碗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7)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为《物账碑》记载秘色瓷之“遗漏之物”

秘色瓷以青釉为主,黄釉次之,且青釉之中又以湖绿为上,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非一般青瓷所能及,是越窑青瓷的极品。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8)

▲唐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精致茶具,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法门寺地宫还出土了121件(组)金银器,其中有一套闪闪发光的金茶具,包括茶碾子、茶笼、茶罗、茶匙、盐台等等,展现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

这些茶具大多采用鎏金工艺或金丝编织而成,纹样精细繁复,金银光泽锃亮,件件都精美绝伦。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19)

▲贮茶器 鎏金银龟盒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0)

▲鎏金双狮纹菱弧形圈足银盒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1)

▲飞鸿毬路鎏纹银笼子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2)

▲碾罗器 鎏金鸿雁纹云纹茶碾子、鎏金团花银锅轴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3)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茶罗子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4)

▲鎏金流云纹长柄银匙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5)

▲贮盐器 鎏金摩羯纹银盐台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6)

▲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7)

▲鎏金十字折枝花小银碟

法门寺地宫出土其他珍宝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8)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29)

▲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0)

▲鎏金仰莲瓣圈足银碗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1)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炉台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2)

▲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3)

▲素面淡黄绿色琉璃茶盏、托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4)

▲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5)

▲紫红罗地蹙金绣裙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6)

▲紫红罗地蹙金绣拜垫

法门寺出土文物重量(法门寺塌房塌出2000件唐代秘宝)(37)

▲唐玳瑁开元通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