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合肥应该去哪玩(爱自由爱蓝天记者走进合肥)

据安徽商报报道:前段时间,95后翼装飞行女孩香消玉殒的消息让众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高空极限运动的关注。而在合肥也有这么一个追逐蓝天的群体,他们有30人左右,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因对滑翔伞的热爱、对蓝天的向往而聚在一起。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经过多日采访,走近了这群“玩风之人”。

追风人

他们是群 爱自由爱蓝天的“鸟人”

合肥市牛角大圩旁一处偏远空地上,随着一阵马达轰鸣声,两名滑翔伞伞友在一段助跑后依次升空,五颜六色的滑翔伞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曲线。老合肥人张德林就是其中一位。

张德林是安徽接触滑翔伞较早的人。他是一名职业摄影工作者,10多年前他在高山上摄影时,心想着要是能飞到山的另一端拍摄就好了,从此,他开始接触研究滑翔伞。当时他知道皖北有飞动力滑翔伞的人,张德林便前往“拜师学艺”。飞了10来年,张德林现在已经成了合肥滑翔伞爱好者群体的前辈和老大哥,并带动了合肥当时一批滑翔伞爱好者。

据他介绍,现在合肥的伞友群体有30人左右,主要以充满激情的中青年为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因对天空的热爱、对飞行的着迷而聚在一起。

夏天在合肥应该去哪玩(爱自由爱蓝天记者走进合肥)(1)

“玩这项运动,得有业余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张德林称,相对于平常的运动,滑翔伞毕竟是空中运动,还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因此在这个圈子内,大家很少会主动邀请他人一起飞行,“当一名伞友想要飞行时,往往会在群里公布自己的计划,有兴趣的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一起去飞。”

近年来,滑翔伞运动逐步走向规范,而合肥的滑翔伞爱好者基本都是持证飞行,持有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颁发的“航空运动飞行驾驶员执照”。

初学者要在相关俱乐部等有资质的机构培训下,学习地面控伞、溜小坡、小山到大山放飞、理论知识等一系列的程序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才能取得执照。滑翔伞飞行执照可以分为:A级低高度飞行、B级高度飞行、C级山坡动力气流飞行、D级热力气流飞行、E级长途飞行5个级别,目前省内飞行大多以休闲飞行、定点飞行、竞速飞行、越野飞行4种方式为主。

张德林说,他们平常主要以休闲飞行为主,在滑翔伞的圈子里大家都称自己为“鸟人”,这一称呼可以体现大家对于天空的向往。

飞天梦

3根腰椎骨摔骨折 出院后继续飞

张德林记得,他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地面控伞训练后,10年前在肥东实现了首飞,他也是省内取得飞行执照较早的一批人。

“无动力伞要从山上起飞,靠对风的把握能力,飞行场地要求高一些,合肥能适合飞无动力伞的场地较少。动力伞有发动机和螺旋桨,场地需要是远离人群的空旷地。”

夏天在合肥应该去哪玩(爱自由爱蓝天记者走进合肥)(2)

四五年前,张德林也曾因为一次飞行意外造成3根腰椎骨骨折,当时是在泾县的一次飞行,由于天气的变化造成能见度不够,来不及躲避障碍物,他在紧急避让降落时摔伤。在同行人员将其送医路上,张德林甚至担心会瘫痪而无缘蓝天。经过一年的休养后,他对翱翔天空的憧憬没有丝毫动摇。伤养好后,张德林又开始了他的追梦之路,并多次参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举办的各类赛事。“只需穿戴相关设备就可以实现像鸟儿一般在空中滑翔。这种充满激情、崇尚自由、享受生活的态度便是这群伞友的共性。”今年40多岁的孙斌家住肥东县,一直都有着对于天空的向往。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斌看到了正在飞行的张德林,怀揣飞行梦想的孙斌开始主动认识了这位良师益友。经过1年多的培训,拿到滑翔伞飞行执照的孙斌不久前实现了飞天梦。

女飞人

“安徽第一女伞人”还是名老师

2015年接触滑翔伞的解玉梅,今年35岁,在安徽昭阳主持语言培训学院做老师并兼主持人,被圈内称之为“安徽第一女伞人”,她是这个群体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因为飞在空中身轻如羽毛,大家都叫她“阿羽”。十几岁的时候,她从电视上了解到滑翔伞这个运动,飞行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望在她年幼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经常梦到翱翔在天空、穿梭于城镇。”

解玉梅第一次飞行是在4年前的浮槎山上,第一次飞行体验,她并没有因高度而产生丝毫的恐惧,她认为这就是自己童年所向往的事情。因为身体比较瘦小,解玉梅更加偏爱相对便捷的无动力滑翔伞。解玉梅坦言,当初购买装备和滑翔练习时一直都是瞒着家人的。后来的一次机会,她在专门的场地带领家人体验了一场飞行,家人才逐渐支持了她的这项爱好。

合肥的滑翔伞爱好者中,女性伞友屈指可数,“其实也有不少女生接触滑翔伞,但都没有坚持下来。”

她开玩笑地说,对于女伞友而言,飞行可以当做一项减肥运动,在去往山丘选定起点的路途中需要徒步,背上几十斤的装备,是一种体能锻炼。

说安全

多种因素都可能给飞行带来变数

据了解,因为飞滑翔伞出重大意外的,省内也曾发生过,因此其危险性不言而喻,突变的天气、风向风速的改变、能见度、高压线、无人拍摄机等这些都是危险因素。

不过,记者从一些滑翔伞爱好者口中得知,滑翔伞虽然具有一定风险,但是危险性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在确保气象、地域、空域适合的情况下,飞行是相对安全的。最大的不安全性还是人为因素。有些爱炫技能,不按操作规范飞行,危险就随之而来了。”一伞友称,起飞和降落是最考验技术的时候,尤其是落地时对速度、高度、落点都有要求,受一些皮外伤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经过严格培训,按照规范飞行,是主管部门给滑翔伞运动“投保”的最有效保险。

记者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官网看到一份教练员名单,安徽的孟先生名列其中,据他介绍,安徽目前有两家正规培训滑翔伞俱乐部,分别在九华山和合肥,想学滑翔伞的市民可以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查询教练员名单,内有联系方式。

实习生 邹晨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文 刘职伟/摄 周继龙/图

(解玉梅图片由其本人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