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

公元前1085年,由于内忧外患,埃及新王国时代走向终结。在这之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埃及的分裂与衰落,外来民族涌入埃及。深受埃及文化熏陶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先后被尊为法老。公元前671年,亚述军队攻陷孟菲斯和底比斯。在与亚洲各国对抗了2000多年后,埃及终于遇到强劲对手,招架不住,沦为亚述帝国的傀儡。

公元前655年,亚述帝国因四面树敌而陷入困境。被亚述委派为埃及总督的利比亚人普萨美提克一世趁机宣布独立。在希腊雇佣军的助力下,普萨美提克一世带领埃及人民赶跑了亚述占领军,恢复了埃及的统一和秩序,古埃及文明由此进入晚期阶段。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1)

普萨美提克一世

环行非洲

公元前610年,普萨美提克一世的儿子尼科二世成为新的法老。在希腊工匠的帮助下,他在地中海和红海各建立了一支希腊式的海军舰队。为了便于在战时进行部队机动,他首先试图恢复曾经在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期间所开掘的沟通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但因为这段运河淤塞严重,一时之间难以疏通,于是他想到了另一种方法。他请来一批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腓尼基水手驾驶船只从红海出发,始终将非洲陆地置于船只行进方向的右侧。经过三年艰苦航行,他们真的从海上来到了尼罗河口,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行非洲,为2000年后欧洲人环球航行开了先河。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2)

尼科二世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3)

古希腊地理学家米利都的赫卡塔埃乌斯制作于前6世纪末的世界地图

从古埃及晚期到托勒密王朝

普萨美提克一世和尼科二世所开创的中兴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时间。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朝相继入侵埃及,尽管埃及曾短暂独立,但异国皇帝成为法老后,古埃及文明的最后时刻即将到来。

菲莱的伊西斯神庙

为了使希腊人建立的新政权更能被当地人所接受,托勒密王朝继承了埃及人的古老风俗以及修造神庙的传统。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4)

菲莱岛平面图(H.G.Lyons和W.E.Garstin作于1899年)

公元前250年在尼罗河上游菲莱岛建造的伊西斯神庙是托勒密时期最重要的朝拜圣地之一。这座神庙规模不大,其祭祀的对象是伊西斯神和她的丈夫奥西里斯神。小岛的入口位于神庙的南面,码头上有一个小凉亭,接着是一段两侧有柱廊的广场。神庙的第一道大门有点不同寻常,在它左侧开了一个门,通向里面的“降生神堂”。这个神堂坐落在第一道门和第二道门之间的庭院西侧。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5)

菲莱的伊西斯神庙大门前的柱廊庭院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6)

菲莱的伊西斯神庙多柱大殿(作者:D.Roberts)

在第二道门里面是多柱大殿和神堂。大殿里十根柱子的柱头做成好几种不同的植物样式,雕刻十分精美。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7)

菲莱的伊西斯神庙

1902年第一座阿斯旺水坝建成后,这座神庙就浸泡在尼罗河水中。1960年,新的阿斯旺水坝又开工建设,为了避免神庙被水库彻底吞没,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这座神庙也像阿布·辛拜勒神庙那样被整体搬迁到邻近一座地势较高的小岛上。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8)

河沙掩埋下的荷鲁斯神庙(D.Roberts作于1838年)

埃德夫的荷鲁斯神庙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9)

荷鲁斯神庙的神堂

公元前237年在埃德夫建造的荷鲁斯神庙因为后来被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河沙埋没,直到18世纪才被发现,因而得以逃过后世的人为摧残,成为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埃及神庙。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

埃及王朝时代(埃及挽歌最后的王朝)(10)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公元前30年,以“埃及艳后”闻名于世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与罗马作战失败后自杀身亡,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行省。从此以后,至少有一千年的时间,在这片土地上都没有出现独立政权。已经持续了三千年的古埃及王朝史到此终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