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

p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

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传颂至今;

他一世清廉节义,

一夫一妻相伴到老。

杨万里,

一代诗宗

更是堂堂大丈夫。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2)

下了整整一周的暴雨,终于停了!雨过天晴,您最想做点什么呢?

843年前的七月十四日,一场大雨过后,一代诗宗杨万里先生将竹床搬到了常州城的荷桥上,纳凉、赏荷,还即兴赋诗一首。

七月十四日雨后,毗陵郡圃荷桥上纳凉

(宋)杨万里

荷叶迎风听,

荷花过雨看。

移床桥上坐,

堕我镜中寒。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3)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4)

“我说杨万里的诗好在哪,就是不需要翻译。跟李白一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需要翻译。”

说话的学者叫杨巴金,杨万里的28世族孙,现任吉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

生于湴塘村的杨巴金从小就喜欢杨万里的诗,一直致力于杨万里研究。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5)

杨万里,江西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被称为“诚斋先生”。

相传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流传下来的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打开百度,查寻“中国现存古诗最多的诗人排行榜”:南宋诗人陆游排在第一,存诗9300多首;第三名就是杨万里。

杨巴金认真研读过《诚斋集》里所有的作品,细心考证出杨万里的现存诗作:四库全书藏本是4239首,家刻板藏本是4243首,其中与荷花有关的诗192首、词2首,文1篇。

“学杨万里要学什么呢?我觉得,第一要学他的诗文,这个不需要多说;第二要学他的气节。”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6)

湴塘村中心伫立着杨氏忠节总祠,四方造型,青砖黛瓦。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樟树,还有一棵罗汉松,相传是杨万里亲手栽植的。

推开祠堂的大门,仿佛走进历史的时空。

始建于南宋初年的“先贤祠”最初是诚斋先生的故宅,后世子孙将之辑为祠宇,用以祭祀湴塘村开基祖、侍郎公杨辂和杨万里等历代杨氏名贤。

“这个祠堂先后有八九个人作过记,名气最大的是丰城人揭傒斯。”

先贤祠历经五次复建。有八个人先后为修祠作记,他们中有两位鼎鼎有名:一个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辽、金、宋三史”总纂官、江西丰城人揭傒斯,另一个是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主纂编、吉水人解缙。

共和国成立之后至1980年,先贤祠被改造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学堂。杨巴金曾经在这里度过他快乐的四年小学时光。

岁月流逝,先贤祠墙圮椽损,破损不堪。2007年,杨万里诞辰880周年,湴糖杨氏族人决定重修宗祠,从忠襄公杨邦乂、文节公杨万里的谥号中各取一字,合称“杨氏忠节总祠”。杨巴金荣幸地为重建杨氏忠节总祠题写了碑记。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7)

杨邦乂画像

“我们村里还出了一个历史名人,叫做杨邦乂。你肯定看过金庸先生写的《射雕英雄传》吧? 杨过的爷爷、杨康的爸爸,他的名字叫做杨铁心。对。为什么他叫杨铁心?他的人物原型就是我村里头的杨邦乂。”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8)

从湴糖村《忠节杨氏总谱》看,杨邦乂比杨万里高两辈。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9)

杨邦乂,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先后任婺源县尉、蕲州府学教授、溧阳知县、建康府通判等职。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打建康,杨邦乂坚决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完颜宗弼命人剖腹取心。自南宋起,杨邦乂就被列入忠义典范,受历朝仁人志士祭祀尊崇。

“文天祥后来就学他,文天祥写了首诗叫《怀忠襄》,忠襄就是杨邦乂的谥号,他这里头写到他的气节。刽子手伸刀进去,把心脏剜出来,而且把他心吃掉了,这是真实的,这是真实的。”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0)

南京铁心桥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1)

杨邦乂墓照片

作为杨邦乂的族孙,杨万里在1190年底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时,适逢驻扎在南京。工作之余,他曾多次前往南京城内外,寻找杨邦乂的初葬墓址。由于杨邦乂就义于刑场,遗体被金兵草率埋葬,后来又被改葬,致使其初葬墓址无法找到。后来,杨万里只好去雨花台改葬地祭祀,并作《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

“杨邦乂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他的孙子找到杨万里,请杨万里给他写了一个行状。”

淳熙十二年(1185),为纪念杨邦乂诞辰一百周年,杨邦乂侄孙、时年58岁的杨万里撰写了《宋故谥忠襄杨公行状》,详细介绍了杨邦乂的家世、成长经历、就义时的细节。这也是记录杨邦乂生平最为完整的史料。

毫无疑问,杨邦乂对杨万里的影响是巨大的。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2)

从吉水湴塘出发,杨万里中进士、入仕途,历任零陵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太常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直至被封为庐陵郡开国侯。他始终忠于职守、爱国忧民、刚正不阿、清廉为官。

“杨万里这一生,(南宋)四大诗人中就他一个人没有娶小老婆。他一生就是娶了一个老婆。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值得学习? ”

说到金庸,想起《神雕侠侣》,杨巴金忽然脑洞大开,话锋转到了杨万里的婚姻家事,脸上写满了敬佩。

杨万里出身于穷苦家庭,虽幼年丧母,但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即使上顿不接下顿,父亲杨芾都会用仅有的生活费添置书籍,教儿子读书学诗。杨万里虽然年纪轻轻便创作出了大量诗稿,但直到27岁才考中进士,28岁娶了邻县一位15岁的罗姓女子为妻,生了9个孩子。

“4个儿子,5个女儿,全部是自己哺乳。你要想到古代这些有名望的人都是用奶妈奶娘,自己不哺乳的。她品行非常好,晚年的时候,穿戴仅限于银子,金子都不配的。”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3)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4)

南宋文人罗大经写了一篇《诚斋夫人传》,里面记录了一个非常有爱的故事。

“她儿子(杨长孺)在湖州当太守。每到了冷天早上,她都要起来煮粥,给谁吃?给仆人吃。儿子看见后说,老夫人,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做这个粥?他母亲,就是杨万里的老婆说,这些人虽然是奴婢,但也是人家的儿子、女儿,早上一起来要人家做事,吃不消的,所以让他们喝两碗粥,才能够做事。”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5)

虽在朝为官,杨万里却始终视富贵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官时,他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在箱子里,藏于卧室,又告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本该有余钱万缗,但杨万里却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回到家乡湴塘后,闲居乡间15年间,杨万里与夫人罗氏居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粗茶淡饭,粗衣布衫,完全与村中老农无异。

公元1206年农历五月初八,杨万里病逝,享年80岁。

“为什么会那天死掉呢?其中又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

晚年的杨万里虽发誓不再复出政坛,却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那年端午节的第二天,杨万里听在吉安郡城做官的族侄杨士元说起当朝宰相韩侘胄出兵北伐失败,心生焦忧,三天两夜,不食不眠,最后奋笔疾书:“韩侘胄奸臣专权元主,动兵残民,谋危社寝。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落笔而逝。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6)

按照他的遗嘱,家人以极其简朴的方式将杨万里安葬在离湴村800米的莲花岭上。

如今,一代诗宗墓前的石人、石马早已经斑驳,但800多年过去,杨万里先生的墓安好无恙!

也许连盗墓的人也对这位伟大的诗人心存敬仰、不敢轻易惊扰吧!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7)

- THE END -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文字、音频等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期主创

以上内容来自《爱问》节目(江西综合新闻广播 FM104.4 AM729每周日7:30播出)

采访:何灵、王莹、康美权、毛龙辉

播音:凌洁

音频制作:陶清

编辑:陈月珍

微信稿件编排:黄通轩

监制:何灵

来源:江西综合新闻广播

编辑:黄通轩;责编:龚小娟;监制:何灵

万年优选野生稻 大米地标产品

立即加星标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8)

每天看好文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19)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20)

你的N位朋友读过

▶505.3万人受灾!江西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

▶江西一厅级干部晋升一级巡视员

▶无价之你|“邮储银行杯”第六届大创课千帆竞技,完美收官

▶评论头条︱为新职业厚植发展土壤

▶微信、网站上传播淫秽视频,江西2名男子被判刑!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21)

杨万里七言诗全文(爱问杨万里一代诗宗)(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