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

隐喻是人们利用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作间接暗示的比喻,以一个物品的特性来刻画另一个物品的特征。

目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隐喻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关注,文学家注重于隐喻的挖掘和解说,政治学家关注隐喻的运用和引申,心理学家则更关注于对不同隐喻的揭示和论证。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1)

lakoff和johnson则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哲学的角度对隐喻作出了解释:隐喻就是借助于具体概念帮助人们理解无形的抽象概念。

因而,可以发现,隐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关于日常经历和事件的谈论中都离不开隐喻的表达,如,时间就是金钱。隐喻的存在对人类的思维和意识发展至关重要。

“难易”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任务、不同的文化差异下,对“难易”会有不同的看法。

依据概念隐喻理论,抽象概念可以通过具体感觉进行表征,那么为了更好的理解“难易”概念,它也可以通过具体感觉来进行表征。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2)

这种隐喻表征可能是有意识的、明确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晦的,所以我们分别探讨了两个层面难易概念的隐喻表征。

此外,目前为止关于难易概念的隐喻研究仅有一项,探讨的是难易概念与情绪之间的双向隐喻联系。为了扩大难易概念隐喻的维度研究,我们引入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感受到的触觉。

触觉作为人类的基本身体感觉,能够帮助人们操纵和改变社会环境以及获取重要的外部信息,人们又经常将难易与软硬或轻重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主要探讨难易概念的软硬隐喻表征以及轻重隐喻表征。

此外,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任务的难度会对个体的情绪、认知成绩等造成消极影响,那么是否可以借用隐喻的作用减轻这种消极影响呢?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3)

任务难度分为主观任务难度和客观任务难度,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客观任务难度很难改变,而主观任务难度则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具有操控的可能。获得降低主观难度感知的途径,则可以有效减少“难”的畏惧情绪,降低其对任务的消极影响。

故研究从主观任务难度人手,探讨个体的软硬触觉经验和重感是否会对个体的主观任务难度判断造成影响,以寻求减小主观任务难度的方法。

难易概念的软硬隐喻表征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时经常会说“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起初“硬骨头”一词出现在柳青的《铜墙铁壁》中,比喻坚强不屈的人,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后来在的《论持久战》中用来比喻艰巨的任务,并沿用至今。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4)

另外,在英语中“hard”既可以表示坚硬,也有困难的意思。这些都从语言学角度说明了难易概念与软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联系。为了验证难易概念的软硬隐喻不仅仅存在于语言层面,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A和实验2A,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证明了无论是在有意识情况,还是无意识情况下,难易概念都存在软硬隐喻表征。

实验1A采用迫选法,要求被试把难易概念词与软硬物体图片进行匹配,结果表明,被试倾向于把困难词与硬物体图片进行匹配,倾向于把容易词与软物体图片进行匹配。

实验2A采用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进行按键反应,结果发现困难词和硬属性词构成的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快于容易词和硬属性词构成的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5)

另外,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难易概念隐喻的研究相对较少,也从未有心理学研究证明了难易概念的软硬隐喻表征。

但是研究的实验结果依然可以用隐喻一致性效应来解释,隐喻一致性效应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的感知觉经验对个体的概念加工有促进作用,或者是个体的抽象概念加工对感知觉会产生影响。以往有许多研究证明了隐喻一致性效应。

比如:王丛兴等人针对道德概念水平方位隐喻联结的研究发现,在迫选情况下,被试倾向于将道德词放在左边,倾向于将不道德词放在右边。

Ke等人采用干扰范式研究发现,呈现一个目标刺激,同时呈现一个无关刺激,让被试对道德词和不道德词进行按键反应,如果无关刺激在隐喻上与目标刺激相容,就会出现认知一致性倾向并促进对目标刺激的反应。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6)

如果不相容则会干扰对目标刺激的反应,实验结果显示,当道德词放在方形框中时,不道德词放在圆形框中时,被试的反应更快,对两者进行分类更容易,并且研究还发现喜欢方形的人被认为更有正义感,喜欢圆形的人被认为更狡猾。

Yi,Heuvinck和Pandelaere的研究中发现消费者认为较轻的食物与同等分量较重的食物相比更健康。

他们更多的选择较轻的食物进食,因为他们认为轻的食物中含有较少的卡路里,即被试认为轻与健康之间存在隐喻联结,这些研究都证明了隐喻一致性效应。

在研究中,困难概念与“硬”建立联结,容易概念与“软”建立联结也证明了隐喻一致性效应的存在。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7)

个体在进行词汇匹配任务和内隐联想测验时,会受到隐喻一致性自动加工的影响,从而出现困难词多与石头匹配,容易词多与棉花匹配,并且困难词与硬属性词构成的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快于容易词语与硬属性词构成的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

因此研究从行为层面验证了难易概念与软硬之间存在隐喻联结,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假设,也为其提供了具体的实证支撑。上述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软硬这一具身感知觉经验可以帮助个体建构抽象的难易概念。

难易概念轻重隐喻表征

在现实生活中,与完成一项容易的任务相比较,当我们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时就会产生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并且倾向于认为重的任务比轻的任务困难。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8)

我们习惯把重和难联系在一起,轻和易联系在一起,并且在德语中沉重和困难可以用同一个词语来表示。这些都从语言学角度说明了困难和“重”,容易和“轻”存在内隐联系。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逻辑层面说明难易概念与轻重之间存在隐喻联系。

首先,完成困难的任务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重量的增加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认知资源,即处理困难的和重的任务对应到心理层面都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两者有着共同的心理联系。

其次,以往有研究者采用序列启动范式对难易概念的情绪隐喻表征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启动刺激为困难词时,被试对消极情绪的反应时更快,启动刺激为容易词时,被试对积极情绪的反应时更快。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9)

证明了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困难概念与消极情绪存在对应关系,容易概念与积极情绪存在对应关系,另有研究者对情绪概念与重量之间是否存在内隐联系进行了考察,发现与启动重知觉的被试相比,启动轻知觉的被试对积极情绪词的判断更快更容易。

并且研究者把重属性词与消极情绪词、轻属性词与积极情绪词作为一致条件,重属性词与积极情绪词、轻属性词与消极情绪词作为不一致条件,对两者进行了分析。

发现被试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不一致条件时下的反应时,表明情绪概念中蕴含着重量感信息。

即积极情绪与“轻”存在对应关系,消极情绪与“重”存在对应关系,并且人们对重量的感知分为两种,包括身体感受到重量和心理压力的重量,这两个方面都和情绪有关。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10)

这两项研究分别证明了难易概念中蕴含着情绪信息,情绪中蕴含着重量感信息。因此难易概念与重量感之间的隐喻联系。

可能是因为情绪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当一个人面对一项很困难的任务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可能会引起心理压力,让个体感受到的重量增加。无论从语言学角度还是通过以往研究,我们都可以说明难易概念与轻重之间存在隐喻联结。

最后,实验从行为层面证明了难易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为其提供了实证研究证据。

结果发现,困难词放置在天平偏重一侧的个数显著多于偏轻一侧的个数,容易词放置在天平偏轻一侧的个数显著多于偏重一侧的个数,证明了难易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在有意识层面具有心理现实性。

概念隐喻的几种类型(研究难易概念的双重隐喻表征)(11)

实验2B把词对作为启动刺激,两种不同倾斜方向的天平作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在观察启动词后对目标刺激进行反应。

结果发现,启动词对为左难右易时,被试对左重右轻天平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左轻右重天平的反应时,证明了难易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在无意识层面具有心理现实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