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1)

导语:味精是常用调味品,你在外面餐馆吃得“鲜美”,多半也离不开她们的功劳。如果你想在吃饭时装装逼格的话,也可以叫它谷氨酸二钠。然而味精在各种说法中都是有害的,所以有的家庭现在完全不吃味精了。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2)

东京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Kikunae Ikeda)于1908年发现,味精是谷氨酸盐中最稳定的一种,也是鲜味最浓的一种。

“鲜味”往往与“肉味”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池田的发现之一。他坚信,除了酸甜苦辣这四种基本味道之外,应该还有别的味道存在。

谷氨酸是味精中最具魔力的成分。它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番茄、帕尔马奶酪、干蘑菇、酱油、各种果蔬、以及人奶等。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3)

池田是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的。海带是日本餐桌上的常见菜,用来制作高汤等。向谷氨酸中加入钠——食盐的主要成分之一后,谷氨酸变成了一种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知的谷氨酸钠。池田因这一发明变得非常富有,而味精也从此遍及全世界,出现在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恶名始于1968年。那一年,Ho Man Kwok博士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寄去了一封信,信中描述了他每次在美国的中餐馆用餐后出现的奇怪反应,并给出了可能的解释。他着重描写了脖颈后面产生的麻痹感,并且这种麻痹感会逐渐扩散到胳膊和背部,同时感到周身虚弱,心跳加快。

Kwok认为这些反应可能是由酱油引起的,但他忽略了自己在家做饭的时候也会使用酱油,却不会产生这些反应。他还认为,中餐馆喜欢使用料酒,这可能也是自己不舒服的原因。然后他犯了一个错误:他认为,也许是中餐馆广泛使用味精这种调味料,导致了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其他与食物有关的健康理论一样,他的理论很快就盛传开来,引发了世界性的对于味精的恐慌。窘迫中的中餐馆甚至为此打出广告,说明自己不会在食物中使用味精。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JECFA和EFSA都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美国FDA的一份报告认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针对整体上的味精,他们赞同JECFA的结论。

味精安全,那鸡精如何呢?“鸡精”这个名字起得非常成功,再配以包装上画的大母鸡,给人感觉鸡精是“鸡的精华”。鸡精的销售,几乎取代了味精。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4)

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只是味精是单一的谷氨酸钠,而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40%左右。严格说来,还应该有一些来自于鸡的成分比如鸡肉粉、鸡油等等,来产生鸡的味道。但是,由于来自于鸡的成分比较贵,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可能完全不用鸡的成分。

关于“味精会导致XX”的传言,科学家们努力了很久,也无法证实,这成了一桩悬案。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5)

但至少,中餐馆的拥趸们没那么担心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周末不去中餐馆大吃一顿,就不是完美的周末。

(综合新浪科技,果壳网)

味精的真面目是什么(味精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